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

讲真,最近刷到个舒马赫开着奔驰SLS在隧道里上下翻飞的老视频,一下给我干沉默了。

那感觉,就像你以为自己已经戒了,结果前女友半夜给你发了张自拍,还带一句“睡了吗”。

坏了菜了,道心不稳了。

奔驰SLS这台车,就是车圈的那个“前女友”,你明知道跟她过日子不现实,费油费钱还腰疼,但你就是忘不了。为什么?因为它不讲道理,它是一种纯粹的、暴力的、充满了古典主义仪式感的机械美学。

而经典,从来不是为了让你舒服的,经典是用来让你记住的。

聊SLS,就必须聊它的祖师爷,300SL。这事儿就很魔幻。

1954年,奔驰一帮工程师说要搞个赛车,轻一点,再轻一点。结果用力过猛,直接整出来一个管状车架,那玩意儿硬得跟老太太的膝盖一样,常规的车门根本没地方装。

怎么办?总不能让车手从天窗爬进去吧?

于是这帮日耳曼老哥一拍脑门,不装了,摊牌了,门往上开。

一个纯粹的工程妥协,结果歪打正着,搞出了一个叫“鸥翼门”的图腾。这就像你本来想修个仙,练了半天发现走火入魔了,结果魔道功法天下第一。

这扇门,就是SLS的精神原子弹。

快进到2009年,AMG这帮肌肉猛男终于拿到了话事权,决定把老祖宗的这套“魔功”给复活了。

SLS出世,那对翅膀一张开,整个法兰克福车展的聚光灯都得一个趔趄。

但它不是简单的cosplay,这帮人是真把SLS当成一个现代战争兵器来造的。全铝车身,比祖师爷还轻。最骚的操作是“前中置”布局,把那个巨大的心脏塞到了前轴后面,变速箱扔到屁股上,中间用一根黑色的神经,也就是碳纤维传动轴连起来。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这么一折腾,前后配重不多不少,正好50:50。

什么叫德国人的强迫症?这就是。为了这个完美的比例,他们能把车给你拆成乐高再拼一遍。这种布局,后来成了无数超跑的抄作业范本,大家都在学,但没几个能学到精髓。

因为精髓不在于布局,而在于那颗不讲道理的心脏。

那台6.2L的V8自然吸气发动机,AMG内部代号M159。

车迷都管它叫“6.3”,这是一种情怀上的四舍五入,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图腾崇拜。就好像你明明只有一米七,但你对外永远说自己穿鞋一米七五。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这颗心脏,是AMG“一人一机”玄学的巅峰之作。每一个工程师在组装完之后,都会把自己的签名刻在上面。这哪是签名,这分明是道士画符,给这台钢铁猛兽注入灵魂。

这台机器的数据,571马力,650牛米,零百3.8秒。

现在看,这个数据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随便一台电车都能在红绿灯教它做人。

但问题是,电车给你的,是PPT上的数据,是压缩毛巾,一泡就大,但软塌塌的。

而这台V8给你的,是金钟罩铁布衫,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内力。

怠速的时候,那声音像是头巨兽在你胸腔里打呼噜,低沉,但充满了压迫感。油门稍微深一点,呼噜立马变成咆哮。转速过了5000转,那已经不是声音了,那是一种物理攻击,是能穿透你隔音耳塞,直接跟你天灵盖共振的次声波武器。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所谓性能车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涡轮增压给你的快感,像是喝了一杯高科技调配的果汁,甜,爽,但你知道那是香精。而大排量自吸给你的,是直接啃一整个熟透了的菠萝,带着纤维的粗粝感,汁水四溅,甚至有点扎嘴,但这他妈的才是水果啊!

那种线性,那种随着你脚踝角度变化而层层递进的暴力,是涡轮车永远无法模拟的。速度上了200,你只要敢继续踩,它就敢继续给,仿佛它的力量没有尽头,它的丹田里藏着一个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台车,这么一个行走的艺术品,怎么就在2014年说停就停了?

官方说法是产品周期到了,要给继任者AMG GT让路。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

真实原因就一个字:亏。

这玩意儿卖不动。

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品牌本身。大部分买奔驰的人,要的是豪华,是舒适,是“老板,里面请”的那个面子。他们需要的是S级,是迈巴赫。而SLS,它太纯粹了,纯粹到有点不近人情。它的悬挂硬得能把你早饭颠出来,它的变速箱在低速时蠢得像个实习生。

一台停产10年的奔驰,为什么是献给这个时代最优雅的中指?-有驾

买它的人,不是在买一台奔驰,而是在买一台AMG的图腾。这是一种信仰。

但信仰,终究是小众的。资本家不关心你的信仰,他们只关心财报。当一台车的研发成本高到离谱,销量又撑不起利润的时候,停产就是唯一的结局。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上古神兽,强是真强,但耗蓝太猛,在末法时代根本养不活。反而是那些会“苟”的,懂得吸收天地间稀薄灵气的,才能活到大结局。

那个时代的C63,用的也是这颗心脏的亲戚,但它终究还是台C级。后来呢?四缸了。

整个汽车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修仙界,正在经历灵气枯竭。涡轮增压、三缸、混动、纯电,就是在灵气枯竭时代,大家想出来的各种“聚灵阵”和“丹药”。

而SLS这种上古大能,最好的结局,就是自我封印,成为一个传说。

所以现在SLS的二手价格为什么这么离谱?

因为它不是一台二手车,它是一件“古董”。

全球几千台的产量,最后的大排量自吸AMG旗舰,没有涡轮,鸥翼门,这些标签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近乎宗教的“洁癖”。

会买它的人,就是喜欢它本身。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意识形态,一个对抗这个无聊时代的宣言。

讲真,我每次想到这种车,都会想起小时候玩的四CRV,那时候加个龙头凤尾就觉得天下无敌了,现在想想,消费主义的陷阱真是从小就挖好了。

但你看着SLS,又觉得这种陷阱,好像,也挺美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工业品说得跟修仙法宝一样,可能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玄学吗?

这台车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跑多快,而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计成本、不计后果,为了纯粹的机械梦想而all in的可能性。

它就像一个信号,告诉后来者,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时代,发动机的缸数比你家房子的房间数还多,声浪是衡量一台车价值的重要标准。

所以,它的价值为什么高?

因为它是一个 monument to inefficiency,一个献给“低效率”的纪念碑。

在一个所有人都追求性价比,追求最优解的时代里,如此华丽、如此大声、如此理直气壮地浪费资源,本身就是最高级的奢侈。

它不是投资,它是对你所有开电车的朋友,竖起的一根优雅的中指。

见一次少一次?废话,这种玩意儿,本来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它应该停在博物馆里,旁边立个牌子,上面写着:

“看,那个烧汽油的时代,曾经也挺酷的,对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