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

前言

今年比亚迪的销量和Q2季度报表出来后,也是如之前预期一般,远超国内其他车企。

新能源国补计划下半年也在有序进行中,尤其是国际油价上升,今年油车的运营成本可是不低,相反新能源汽车二十块蓄满电也是拉了一波仇恨。

原因但是今年奔驰、奥迪、BBA、丰田等车企都不再继续新能源汽车计划,当然销量低也有一部分原因。

你更看好油车还是电车?全球“环保”的重担也是压在了我国头上!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一、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大撤退

奥迪:放弃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未来十年继续生产燃油; 原计划2026年后停推新燃油车

宝马:取消全面电气化承诺,研发大排量内燃机(直6、V8) ,它曾承诺2030年电动车占比50%

奔驰:全系电动车进程放缓,计划2030年实现纯电动转型。

丰田:公开质疑电动车前景,重押燃油/混动,宁买碳积分也不全力投入电车,长期抵制纯电路线。

国际巨头集体战略回调,全球电动化进程遭遇“急刹车”,但是如果说特斯拉因为特朗普对于新能源补贴的停止,放缓了特斯拉对于电车的生产,那么可以理解。

但是其他车企做出这样的行为,真的是在迎合全球市场吗?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二、市场与技术双重博弈

如果说消费是生产的第一动力,那么销量指导生产自然是科学。

这些汽车本土化竞争力缺失,BBA电车在华销量遇冷,定价智能续航被国产车碾压,宝马iX3在华月销不足蔚来ET5三分之一。

但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以及相对极具性价比的价格了,卷不动服务只能卷质量,所以这些车企把目光投向燃油车还有些利润的空间。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宝马升级大排量内燃机,奥迪发挥燃油技术沉淀,毕竟电动化投入高、盈利周期长。

同时抛开销售不谈生产的成本上来看我国已经是一个电力算力的大国,新能源在我国是拥有强大的能源基础的。

但是国际这些汽车的生产国家都手握紧石油资源相比之下,在我国新能源是有未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要远远小于燃油车。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三、产业变局:国产电车成全球环保主力

这些知名头号车企都集体放弃或者放缓全面自动化加速,对于燃油车的技术更替继续扩张销量。当然,他们在内陆的市场已经紧缩,所以他们如果想要破局,必须扩展外部销路。

而相比之下,我国的车企也逐步在新能源领域向国外扩张,尤其是比亚迪的劲头相当旺盛。

对比燃油车跟电车的价格自然是,电车的新车投入成本低,并且除养护成本较高以外,使用成本也是较低的。而燃油车的二手市场是不错的,先对来说保值。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从技术跟安全的角度,更加吃发动机跟电池的配置。

那么从最关键的新能源代表的是环保。

我国一开始被指责为污染大国,因为我国人口多发展,工业化速度较快,但是转型较慢。

而如今我国的能源体系已经得到了重构,更多的是新清洁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大比重,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随处可见。

但是燃油车依旧会持续增加碳排放。从全球叙事的角度上来讲,我国依旧是环保大使。

奥迪、奔驰等国际车企放弃电动化:是干不过国产电车还是内燃机才是未来?-有驾

结语

海外巨头退场留下市场真空,中国电车以“技术+产业链”优势接棒全球减碳使命。

以海外反衬中国崛起,传递 “电动化未来,中国才是主力玩家” ,我国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以后将会精益求精,而在传统内燃机的市场就很难说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