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兄弟还有个大叔,两个都骑着摩托。兄弟骑的铃木125,我骑着本田cg125,隐隐约约就想,也许可以玩点速度与激情。其实我一直觉得,真正的速度不是一味冲,更多时候是一种技巧和节奏的把控。这天刚开始,我还是慢悠悠悠悠的骑着,心想走着瞧,反正路这么平我也不用太拼。
刚开始在后视镜扭头看,那兄弟骑的铃木125,明显比我快,他在路上跑得挺利索的。我心里其实还挺喜欢跟他比比,毕竟比静止不一样,跑起来才知道差距在哪。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切到了运动档,按下档杆,手里握紧油门,冲鸭。这车虽然是弯梁,三档操作的升档挺顺,动力在70码左右还能keep得住,不至于顿挫太厉害。摇下车把,调节好呼吸感,感觉这引擎发出嗡嗡的声音,还挺有趣的。
说实话,走直线铃木125是能稳压我的,可一到弯道,情况就变得微妙了。铃木125和我技术差不多,但它毕竟比我光明正大追我,跑到弯多的地方,谁技术都得发挥出来。偶尔会有人问,我那弯梁车比力轻,操作得更灵敏,是不是一定能赢?其实不一定,虽然轻巧让转弯更快,但直线加速的差别还挺明显。这个还得说,估算下,这两个车,百公里油耗在3.5到4升之间,保值率大概能到50%左右吧,按理说挺平衡。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车平常用的比较多,偶然看看数据,平时开到110公里,感觉都还挺稳的。可是当时我就知道,我的最高速度极限其实在90以内——这是因为这车最大动力输出限制了,不能只靠车子追得上铃木125。那天特别明显,铃木125用的那台小发动机,虽然比我大嘴巴,那转速能飞到11千转,但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个档位,跑到70-80之间还挺轻松,冲到90就开始觉得有点吃力。
每当我提速,感觉发动机在叫,但其实也挺温顺。和前几天我朋友说,他修车那会儿笑说:你这车,开起来就是个老实人,不耀眼,但很能跑。这是一点,他说的没错(当然还得帮忙说说,毕竟我这车没有那些花哨配置,简单得很)。你我这些年骑车,练了不少弯道技巧,尤其是快速变线避障,都练得挺溜。可这次跑着跑着,就发现其实技术还真不是万能的,比如说在高速上,刹车协调、身体倾斜角度控制,都是得靠细节。
路上还遇到个大叔,他骑的是本田CG125,年纪估计在五六十岁左右,腿脚还挺利索,跟我们差不多跑了几公里。你说巧不巧,他吹了个口哨,示意我们兄弟俩,来点速度嘛。没想到大叔一听就明白,马上一点点提速,跟上来,我还真一度觉得他会追上来。其实看他动作挺稳的,不像我们折腾了半天,她动左腿、右臂,整得跟老江湖似的。
到后来,他就一直在我们后面吃灰,可能觉得这两个年轻人还挺拼吧。偶尔看见他微微一笑,说:你们这车,没我那老本事啊,你们追不上我,但我得说,这速度还差点味。我心里暗想:你还真不愧是老手,要是我两年前骑这车,肯定得跟你差不多快。跑着跑着,突然想到,咱们这车,最高时速其实也就90左右。虽然可以达到100多,但要长时间保持不下来,要不然发动机就开始打滑。
大约跑到最后的直路,距离都快两三公里了,我就开始头疼。知道自己的极限,痛快不了。那天的天气还用句调侃的话说:天还算晴,但我这车在70码以上就觉得有点吃力,跟铃木125那股力太不一样,真得看心情跑。我估算了一下,或者这天的油门调校不到位,或者我对引擎动力理解还不够深,反正就是觉得自己还差点意。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是玩速度的最佳点?毕竟,赛车电影里面那种飙高速,谁都想试试,但实际上,能把控好技术,心里坦荡,才是真本事。那天我没找到那个最佳点,只能在速度极限附近徘徊,慢慢收兵。
对了,说到车的持久战能力,我突然想到,平时百公里油耗大概在3.8升左右吧(别当真,没实际测过),而且这个车的残值还可以算,能到50%左右,算是个平衡点。可实际上,这些数据背后,隐藏了不少我们没注意到的细节。
你说,平时跑城里的时候,车子是不是更像老朋友?它不会突然抛锚,也不会让你尴尬地在路中间哎哟一下。倒是,路上遇到车祸或者突发的情况,反应快慢还是很关键的。就像这次,如果我手中的油门调得再顺一点,说不定还能再快点追上铃木125,那种感觉真复杂。
让我也跟你聊个题外话——你们觉得,骑车的技术是不是更多是一种感觉上的积累?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经验的总和,还是有天赋(我心里暗自嘲笑)?可能前辈们都说,练得多了,心就沉淀出一套套路。我倒觉得,骑车其实也是一种心情的调节,心里越放松,操作才越得心应手。这不禁让我想,骑车也像在跟自己较劲,什么时候才能找准那个点上。
不知道你们觉得,下一次,是否可以试试用不同的路线竞技?比如绕远点或者调换车速,或者换一辆新玩意来试试。这大概才是骑车的乐趣吧,不在乎结果,而在于那份过程中的微妙。
这思路,暂时就到这儿,你们觉得真正的车技,是只比速度,还是在那些细节中体现?我还挺好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