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江离职比亚迪:轮岗四个月后的职业转折
十六年功勋战将,为何突然转身?
十月的汽车圈,被一则人事变动搅动了。比亚迪老将赵长江正式离职。官方说法是个人原因。但外界都在追问真相。毕竟,他刚在七月经历轮岗。从腾势调往方程豹。不到四个月就选择离开。这太突然了。
轮岗是契机还是过渡?
表面看这是一次正常人事调整。赵长江从缔造腾势D9神话的掌舵人。转战方程豹负责直营业务。但时间线值得玩味。四个月太短了。短到很难做出成绩。也短到让人怀疑这是否真是计划内的轮岗。
或许轮岗本身就有深意。腾势在D9之后陷入瓶颈。N7月销仅百辆。Z9GT半年六千辆。75%销量靠D9独撑。作为销售负责人,赵长江压力巨大。轮岗是否是一种缓冲?
被架空的销售负责人
更核心的问题或许是话语权。赵长江曾在内部会议上直言。建议放慢节奏打磨产品。但声音似乎未被重视。在比亚迪的体系里。销售负责人更多是执行者。产品规划、研发设计等核心权力仍在集团。这种束缚对一位战功赫赫的销售老将来说。难免感到憋屈。
王传福曾公开指出腾势的问题。技术与用户价值转化不畅。但当产品定义权不在销售负责人手中时。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个人的选择与行业的缩影
赵长江的离职是个体事件。却折射出行业共性。在快速迭代的新能源赛道。职业经理人的困境愈发明显。既要对销量负责。又缺乏对产品的掌控。这种矛盾在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尤为突出。
他的下一步备受关注。虽然辟谣了加入鸿蒙智行。但业界仍在观望。这位擅长打硬仗的销售悍将。会选择哪里作为新战场?
启示与思考
赵长江的十六年比亚迪生涯。是一部中国汽车人的成长史。从基层销售到最年轻销售总经理。他见证并推动了比亚迪的崛起。他的离开提醒我们:企业需要给真正的人才以足够的空间和权力。否则再辉煌的过往。也难抵现实的无奈。
对于正在快速扩张的比亚迪和其他中国车企来说。如何平衡集团管控与人才激励。将是比推出新车型更重要的课题。
赵长江的微博签名还留着“不忘初心”。他的初心是否还在比亚迪?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