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新车频现故障,老高八戒维权无果疲惫卖车

五千公里,一台新车,能修到让人怀疑人生,这不是段子,是现实。有时候买新能源,真有点像买彩票。昨晚刷到“你好老高我是八戒”那期视频,弹幕里“退车没戏”刷屏,气氛比世界杯点球大战还紧张。八戒最后把那台享界卖了,真不是作秀,纯粹是“修累了”,你要没经历过,可能体会不到那种心理阴影——每次下雨,雨刮像拿块抹布糊玻璃,副驾一响,心里一跳,前轮异响像悄悄给你提个醒:你还在修车路上啊兄弟。

有人说国产新能源发展快,成长的烦恼难免。可你看他们那十几条毛病清单,福州修了几个月,技术员都快成亲戚了。最后板车拉去上海,换个环境,毛病照旧。结果呢?4S店那句“咱可以上报,能不能退真不好说”,比冷笑话还冷。八戒那无奈,透着一股成年人的疲惫,像是在办公室里憋屈了一天,回家还没地儿发泄。

享界新车频现故障,老高八戒维权无果疲惫卖车-有驾

有意思的是,享界s9这名字,刚出来那会儿圈里都当宝。鸿蒙智行、北汽、余承东——听上去像铁三角,谁能想到副驾脚底那倾斜,坐一会儿脚麻得跟踩了石子路似的。你问销售,他还一本正经地说“您又不坐副驾”,那语气,仿佛你多事。前面铺天盖地的广告,背地里细节拉胯,互联网世界又不是没记性。谁还不知道首发批的新能源基本是“测试小白鼠”?早千百回在车友群里吐槽过。

享界新车频现故障,老高八戒维权无果疲惫卖车-有驾

你以为八戒和老高是头一波?想多了。想想前几年某品牌新车上市,明星站台,首批车主天天修车像打卡,热搜都刷麻了。售后服务电话拨到熟,修理工见面都能聊家常。享界的遭遇也不算稀奇,只不过八戒这次把真实感带到了镜头前,才让大家终于忍不住一起吐槽。成年人都懂,这年头真没什么圣诞老人,只有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说到这,数据不能不提。2024年国产高端新能源销量破百万,首批用户成了行业磨刀石。大家都明白,买新车像开盲盒,能不能抽到“无毛病体验”,全靠运气。可问题不是偶尔掉链子,而是厂家的态度。你买车是图个省心,结果修车成了日常,售后服务还一脸理所当然。咱中国人最怕啥?怕当冤大头。售后修不出来,厂家还总爱讲故事,用户的忍耐,哪天才是个头?

享界新车频现故障,老高八戒维权无果疲惫卖车-有驾

八戒视频里那种疲惫感,镜头底下多少人有共鸣?真不是矫情。你修着修着,心态从“问题快点解决”变成“算了,能卖就卖了吧”。买车时朋友圈配图,俩字:开心。几个月后再看照片,恨不得删了重来。行业里谁不是“先出车、后升级”,用户买单,厂家成长。可成长的代价,凭啥总让用户买单?

偶尔刷到评论,有人觉得八戒“事儿多”,说国产车进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你要是花几十万买了个成天修的车,还能笑得出来?批评归批评,咱也不是“恨铁不成钢”。就是气不过那种“出了问题你就忍着吧”的态度。你修车修到最后,发现“退车”成了奢侈词汇,谁还敢做首发韭菜。

享界新车频现故障,老高八戒维权无果疲惫卖车-有驾

细想下来,享界这事儿不只是车的问题。你看数据,2023年新能源车投诉量同比增长了27%,退车难成了行业公认的槽点。汽车圈的江湖,谁都想做掌门,谁都怕当韭菜。厂家想要口碑,用户要体验,售后想少惹事。现实呢?三方拉扯,最累永远是掏钱的那一个。

有时候我也纳闷,国产新能源就非得踩在用户肩膀上成长?首批车主是白老鼠,返修成了日常,售后像念经,厂家只会公关。说到底,车不是你买来修的,谁也不想天天跑4S店。你在车友群里一问,十个人八个都劝你“别买第一批,别当小白鼠”。数据、反馈、视频,都是活生生的教训。

八戒最后把车卖了,像极了一场硬仗打到弹尽粮绝的撤退。不是认命,是现实。毕竟,在这赛场上,笑到最后的永远是厂家。你我不过是球场边那个不停买票的观众,偶尔上场,偶尔被晾在替补席。

说到这儿,评论区留给你们。谁修过最离谱的车,谁有过“退车无门”的闹心经历?新能源时代,谁还不是边修边吐槽。余总要是路过,建议多看几眼,毕竟用户的吐槽,比广告更真诚。下次买车,你还敢首发吗?我反正要三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