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揣着小二十万去挑台B级车,那感觉跟渡劫差不多。
走进合资品牌的店,销售笑得比花还灿烂,拉开配置单,我差点以为自己坐时光机回了2015年。
辅助驾驶?
全靠一个孤零零的摄像头在那儿“望天打卦”,就差给你配个CD机了。
行吧,那我去看新能源,科技感总该有了吧?
好家伙,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宣传海报上印得比车还大,结果一问,全塞在顶配里当“吉祥物”,入门版就是个“丐中丐”,明摆着让你在“要科技”和“要钱包”之间做个了断。
这套路,简直就是去面馆点“豪华牛肉面”,端上来一碗清汤,老板指着墙上小字说:“牛肉,需另购。”
就在大伙儿都快被这种“二选一”折磨到麻木的时候,领克07 EM-P这小子,直接揣着家伙冲进来,把规矩给砸了。
9月25号,一个“限时价13.98万起”,顺手把以前三十万级车主才能在朋友面前吹牛的激光雷达、8295旗舰芯片,给你整成了全系标配。
这哪是降价,这分明是冲进B级车市场,对着那些还在“挤牙膏”的大佬们喊话:“各位,还搁那玩儿呢?天亮了!”
聊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很多人觉得离自己挺远。
我跟你说,成年人的心态崩盘,往往就是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晚上,你前面的车尾灯糊成一片,你根本看不清它离你多近。
那一刻,你多希望你的车能有双“火眼金睛”。
我那哥们的凯美瑞,纯靠摄像头,上次雨天高架就差点上演“激情追尾”,吓得他到现在开车都跟前车保持着社交距离。
激光雷达就不一样了,管你大雨倾盆还是浓雾弥漫,它靠激光脉冲探测,稳得一批。
可这玩意儿之前是真贵。
你看卖得火热的比亚迪汉DM-i,想体验带激光雷达的智驾?
行,先上到19.98万的领航版。
领克这一手“掀桌子”,直接把门槛干到了13万多,让普通人也消费得起这份“雨天安全感”,这才是真的实在。
硬件是基础,软件才是灵魂。
领克的无图NOA(导航辅助驾驶)也挺有意思。
什么叫无图?
就是它不像某些品牌,开个智驾还得看城市“脸色”,只解锁了几个一线城市。
领克这套,理论上只要导航能到的地方,它就能用。
上次去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全程开着它,自动跟车变道,识别红绿灯,那感觉就像请了个开了二十年出租的老师傅在旁边帮你开,稳得很。
还有停车,简直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福音。
我见过最绝望的场景,是我朋友开着他的帕萨特,在商场那个九曲十八弯的地下车库里,来回倒腾一个斜角车位,急得满头大汗,后面堵了一长串车,喇叭声此起彼伏。
我这边呢?
慢悠悠地点一下屏幕上的“自动泊车”,看着方向盘自己在那儿打转,几十秒,车稳稳当当停进去了。
那一刻,我朋友透过车窗看我的眼神,复杂极了,大概是在思考人生。
再说说那块8295芯片,这玩意儿现在就是车机界的“当红炸子鸡”。
很多车的车机,你同时开个导航、放个音乐,它就卡得像是在用2G网上冲浪。
领克07 EM-P这块8295,算力冗余得厉害。
我试过导航、音乐、后排屏幕给孩子放动画片,三线操作,来回切换,比我的手机还流畅。
这种顺滑,对于每天都要跟车机打交道的人来说,体验感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车子不能光看“智商”,还得看“体格”。
领克这套EM-P混动,也挺有说头。
纯电能跑126公里,家里有充电桩的,日常通勤基本就是个电车,一周充一次,电费比喝奶茶便宜。
真要出远门,满油满电1400多公里的续航,直接让你忘了服务区充电桩长啥样,彻底根治“续航焦虑症”。
亏电油耗也低到3.72L,比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混动还能省,一年下来,省的油钱都能搓好几顿大餐了。
所以你看,领克07 EM-P这波操作,几乎是拳拳到肉,每一项配置都精准地打在了当下B级车消费者的痛点上。
它没跟你扯什么虚无缥缈的品牌故事,就是把最硬核、最实用的科技,用一个极具诚意的价格端到你面前。
这已经不只是一台车的事了。
它像一个信号,告诉整个市场:那个靠品牌和“选装包”就能让消费者乖乖掏钱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而对咱们这些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的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呢?
你说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