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吉利上演双雄对决!中国汽车霸占全球市场,日系品牌名落孙山

全球汽车产业权力结构正在重构,中国车企以“技术-产能-市场”三位一体的战略,重塑百年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

2025年7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1,597,116辆,同比上涨21.22%。比亚迪以31.5万辆的月销量稳居榜首,奇瑞以13.5万辆位列第二,吉利则以9.7万辆紧随其后。

比亚迪吉利上演双雄对决!中国汽车霸占全球市场,日系品牌名落孙山-有驾
#百度带货夏令营#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已升至34%,比亚迪更是跻身全球车企第六位,吉利位列第九。曾经不可一世的日系品牌本田、日产则被挤出了前十名。

01 双雄格局:比亚迪领跑,吉利紧逼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前7个月销量惊人

吉利则展现出极强的追赶势头,成为唯一营收突破1500亿元且增幅显著的自主品牌。2025年1月,吉利甚至以23.99万辆的国内销量,以微弱优势超过比亚迪的23.42万辆,首次登顶自主品牌“内销王”

吉利旗下银河品牌表现尤为亮眼,7月销量达95,117辆,上半年销量接近55万辆,同比暴增232%。吉利已经形成了几何、极氪、银河、睿蓝四大新能源品牌矩阵,实现了多线作战

02 策略对决:两种发展路径的较量

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多元化产品布局保持领先。其垂直整合模式是将刀片电池技术授权给欧洲车企,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跨越

比亚迪的核心底气来自于“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自研电池、芯片,加上年销超300万辆的规模效应,能把插混车价格压到10万级,构筑起对手难破的“价格壁垒”

吉利则采用“加量减价”策略贴身紧逼比亚迪。2024年起,吉利的“星”系列车型像精准制导的武器,直插比亚迪的销量腹地:6.98万起售的星愿,轴距比比亚迪海鸥长出150mm;星舰7瞄准比亚迪的“销量支柱”宋PLUS家族,定价却低了1.2万元

03 海外扩张:全球市场的新玩家

中国车企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国内市场边界。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同比增长超130%,这种爆发式增长源于“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的战略转型

从泰国工厂出口欧洲,到巴西工厂的投产运营,中国车企构建起覆盖亚洲、欧洲、南美三大核心市场的“3+3”矩阵。比亚迪泰国工厂生产的900辆DOLPHIN电动车通过“比亚迪・郑州号”滚装船驶向欧洲市场,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扩张的生动注脚

吉利则通过收购宝腾、路特斯,入股奔驰、阿斯顿·马丁,构建了跨国舰队正在把战场引向海外。其SEA浩瀚架构成为多国新能源车型的基础平台,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建生态”的升级

04 利润之争:赚钱能力大比拼

在盈利能力方面,比亚迪再次展现其规模与成本优势,归母净利润达155.11亿元,是唯一突破百亿大关的上市车企

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净利润均处于50亿至100亿元区间,分别为92.9亿元、63.37亿元和60.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以132.51%的同比增幅位居第一

赛力斯以81.41%的增幅高居榜首,小鹏汽车同比增长56.95%,比亚迪增长13.79%,三家企业成为上半年盈利改善最为显著的代表。这表明中国车企不仅在销量上增长,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05 技术竞赛:智能化决定未来

当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60%,决战将在智能化战场打响。吉利手握魅族车机、自研芯片、低轨卫星,比亚迪有天神之眼、DiLink生态

这种“软件定义汽车”的敏捷性,让中国车企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的迭代速度远超外资品牌。当中国车企已经实现“月月推新车”的节奏时,部分外资品牌的电动化车型仍停留在概念阶段

中国车企早已跳出单一产品竞争,构建起“技术研发-供应链控制-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优势。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注册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这一市场基础培育出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

06 日系退潮:全球格局重新洗牌

与中国车企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系品牌的全面下滑。2025年上半年,本田销量为178万辆,同比下滑5%,从全球第三降至第九名;铃木销量为163万辆,同比下滑2%,从第六跌至第十;日产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约为161万辆,同比下滑6%,跌出前十名

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加征15%关税的政策,对日系车企的销量和利润产生了显著影响。丰田、本田和日产2025财年第一季度均出现净利润大幅减少的情况

在东南亚市场,日系车企也遭遇中国品牌的强烈冲击。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等中国车企已在泰国规划建厂,生产电动车。与此同时,铃木和斯巴鲁宣布将关闭泰国工厂;日产计划在2025年9月前关闭泰国一家工厂的部分运营

07 未来展望: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机遇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6.63%的增长潜力,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车企正在将技术标准、管理经验和供应链模式推向全球,这种“生态输出”能力使海外市场从简单的销量补充,升级为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2025年底投产、吉利欧洲市场布局的深化,海外销量占比将持续提升。《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汽车企业排名的显著提升,印证了这种全球化战略的成功

这场自主品牌的“头名之争”还在继续,而最终的赢家,或许要看谁能先跳出“价格内卷”,找到新的竞争维度4。中国汽车工业正在上演最精彩的攻防战,注定要在中国车企的刀刃相见中,淬炼出世界级的汽车巨头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即将在2025年底投产,吉利也在深化欧洲市场布局。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销量占比将持续提升,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管理经验和供应链模式的全面生态输出

全球汽车产业的百年变局已然来临。比亚迪、吉利的崛起不仅是销量数字的突破,更是产业范式的革命——从机械产品向智能生态的进化,从单一制造向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型

当中国车企的海外工厂开始向欧洲出口“泰国制造”的电动车,当中国电池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中心正在向东转移。这场由中国车企引领的变革,终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