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万元起,还带激光雷达和8295芯片?新款零跑C11这波操作,真把“卷”字刻进DNA了。
没错,就是它——新款零跑C11,刚刚上市,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全系压在15万级,顶配也不到16.6万。最狠的是,它把顶置激光雷达、高通8650驾驶芯片、骁龙8295座舱芯片这些原本只在三四十万车型上才敢想的配置,直接塞进了这个价位。我第一眼看到参数表时,脑子里就一个问号:零跑这是要干啥?答案可能就俩字:性价比,但又不止是性价比。
外观:细节雕花,家族味更浓了
新款C11整体轮廓没变,还是那副修长、稳重的中型SUV身板,但走近一看,你会发现细节处处在“整活”。
最明显的变化是前脸——首次用上了分体式大灯。原来的主灯位置现在是两根错落的日行灯带,像“眉毛”一样挑着,主灯反倒藏在两侧进气口上方,远看有点“眯眼”的感觉,但辨识度一下就拉满了。我试驾时特意在傍晚开了灯,那两道灯带一亮,有种“未来感”的仪式感,不像某些车为了分体而分体,这里是真有设计逻辑的。
车身侧面变化不大,但外后视镜、窗线、侧裙都加了银色装饰条,质感提升明显。纯电版车长还多了30毫米,达到4780mm,轴距2930mm没变,后排空间本来就宽敞,现在更显修长。我身高1米78,坐在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后排靠背还能两档调节(27°和32°),长途坐久了能换个姿势,这细节我给满分。
内饰:减法做对了,科技感拉满
坐进车里,第一个感觉是:清爽。
老款那个副驾娱乐屏没了,我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但开了一圈后反而觉得是对的。一块17.3英寸的2.8K中控大屏+全液晶仪表+AR-HUD,信息集中,交互高效,副驾看手机不香吗?何必非得搞个屏?
中控屏是悬浮式设计,搭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整个中控台看起来特别干净。我试了下语音唤醒,搭载的AI语音大模型反应快、识别准,说“我有点冷”,它直接调高温度+关闭天窗+调低风量,一气呵成,不像某些车还得一句句下指令。
方向盘是双色双辐式平底设计,握感扎实,还带加热。怀挡操作我也用顺手了,省出的空间让副仪表台更简洁——无线充电、隐藏杯架、香氛系统全安排上。对了,香氛还能调浓度和香型,3种定制香型,我试了“森林晨曦”,确实有点那味儿。
智能驾驶:27个传感器+8295+8650,15万级“顶配”?
这才是新款C11最狠的地方。
27个驾驶辅助传感器,包括车顶那个显眼的激光雷达,加上高通8650芯片(200TOPS算力),直接把辅助驾驶拉到第一梯队。我试了它的NAP高速领航,在杭州绕城高架上,变道、跟车、进出匝道都很流畅,系统判断果断,不像某些车犹犹豫豫。
更狠的是CNAP通勤记忆领航和停车场记忆泊车,设定路线后,它能自己上下高架、进出地库,甚至自动泊入车位。我同事试了一把,从公司地库到固定车位,全程没碰方向盘,“比我自己开还稳”。
有人会说:“15万的车真敢用激光雷达?” 我查了资料,零跑从C10开始就在推全域自研,三电、智驾、座舱全栈自研,成本控制能力强,这才敢把高配下放。8295芯片+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开机快、APP不卡、语音响应迅速,“车机如手机”不再是口号。
动力与续航:全域800V,纯电增程全都有
动力方面,新款C11玩的是“双线作战”。
纯电版:最大功率220kW(比老款提升20kW),81.9kWh电池,CLTC续航640km。我在城市+快速路混开,表显能耗16.8kWh/100km,实际续航打个9折,570km左右没问题。关键是基于全域800V平台,充电速度更快,官方说5分钟补能200km,我试了超充桩,从30%到80%用了18分钟,确实快。
增程版:1.5L发动机+200kW电机,41.7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300km。日常通勤完全可当电车用,综合续航超过1000km,跑长途无焦虑。发动机介入时有轻微震动,但整体平顺性比早期增程车强太多。
底盘方面,前双叉臂+后五连杆+FSD可变阻尼减振器,过减速带和坑洼时滤震干脆,高速过弯支撑性也不错。我特意找了段山路,车身侧倾控制得挺好,不像某些电车“船感”明显。
竞品对比:15万级,谁更香?
这个价位,对手可不少。
纯电对手:
宋PLUS EV:起售价也是14.98万,但辅助驾驶是L2级,没激光雷达,车机用的是老款芯片,智能化差一截。
小鹏G6:起售价17.68万,终端优惠后接近16万,智驾强,但价格还是高半级。
海狮07EV:终端价16.98万起,比亚迪的三电稳,但内饰质感和车机体验略逊。
增程对手:
哈弗枭龙MAX:13.18万起,价格低,但智驾系统弱,没激光雷达。
长安启源Q07:12.98万起,性价比高,但品牌力和智能化不如零跑。
比亚迪唐DM-i:终端价17万左右,空间大,但智能化和驾驶质感被新款C11反超。
一句话总结:新款C11在15万级,把“智能”和“舒适”堆到了极致,尤其适合那些想要“半价理想”体验,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为什么零跑能火?不只是便宜
很多人说零跑是“半价理想”,这话不假,但不全对。
零跑能连续四个月拿下新势力销量第一(6月4.8万辆),靠的不是单纯低价,而是“自研+规模+渠道”三板斧。三电自研、智驾自研、甚至工厂都自己建,成本压得死死的。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销量22万辆,毛利率做到14.9%,说明它不光卖得多,还能赚钱。
更关键的是,零跑手握257亿现金,渠道在快速下沉,计划今年覆盖90%地级市。这意味着,你买车、保养、维修都会更方便,不像某些新势力,车买完服务跟不上。
写在最后:它适合你吗?
新款零跑C11,14.98万起的价格,配上激光雷达、8295芯片、640km续航、FSD悬架,几乎把你能想到的好东西都塞进去了。它不是完美的——比如增程版高速油耗略高,车漆质感还有提升空间——但它在15万级,确实给出了目前最强的“综合价值”。
它适合谁?
想要高智能化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日常通勤用电、偶尔长途用油的务实派
看重空间、舒适、科技感的中型SUV买家
但它不适合追求品牌溢价或极致性能的玩家。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在15万级,你会更看重“智能配置”还是“品牌口碑”?如果零跑、比亚迪、小鹏同价位放在一起,你选谁?评论区聊聊。
我这边也开了个问答小窗口,大家有关于试驾、保养、智驾体验的问题,尽管问,老司机我一定知无不言。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