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固态电池终于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了!!
从工信部《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推动全固态电池标准制定,建立从材料到系统的完整规范体系。
到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3 亿港元加码研发广汽昊铂、蔚来 ET7 等车型计划 2026 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续航突破 1000 公里。
未来8家固态电池将全面取代传统电动车和燃油车!
机构预测预计今年我国固态电池出货11GWh,到2030年暴涨到600+GWh,接近60倍的增长空间!
上海洗霸—— 氧化物电解质产业化唯一龙头
技术壁垒:全球唯一实现LLZO 氧化物电解质量产(吨级)的企业,良品率超 98%,供货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2025 年产能扩至 1500 吨 / 年。
专利布局:主导制定《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国标》,专利覆盖界面修饰技术,解决氧化物与锂金属负极的兼容性问题,循环寿命超1250 次(1C)。
唯一性:国内唯一通过车企认证的氧化物电解质供应商,技术路线与中科院深度绑定,成本较进口降低50%。
赣锋锂业—— 全产业链闭环的技术独裁者
技术覆盖:全球唯一贯通“锂矿 - 硫化锂 - 电解质 - 电芯” 全链路的企业,硫化物电解质(LPSC)离子电导率 3mS/cm,锂金属负极厚度达 3 微米。
量产能力:重庆基地5GWh 混合固液电池投产,500Wh/kg 级 10Ah 产品小批量量产,与国际头部车企联合开发装车验证。
资源掌控:锂资源自给率超70%,硫化锂产能 20 吨 / 年(规划 100 吨),主导行业标准制定,构建材料 - 制造 - 应用的生态闭环。
孚能科技—— 硫化物路线的 A 股先锋
技术领先: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2025 年交付),第二代产品(500Wh/kg)采用锂金属负极,适配低空经济与高端车型。
量产进度:0.2GWh 中试线年底投产,半固态电池成本仅比液态高 5-10%,已获广汽、东风等车企 GWh 级订单。
场景卡位:阿联酋Autocraft eVTOL 电池独供商,人形机器人领域送样头部企业,技术迁移能力领先行业 1-2 年。
宁德时代—— 全技术路线的终极竞争者
专利霸权:固态电池专利超2000 项,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11mS/cm(超行业 30%),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
量产节奏:2027 年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2030 年规模化应用,供应链成熟度需 3 年周期,但技术储备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全路线。
生态优势:绑定奔驰、宝马等国际车企,通过投资先导智能、天华新能掌控设备与材料端,构建“研发 - 量产 - 回收” 闭环。
先导智能—— 设备端的隐形冠军
设备垄断:全球唯一提供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涂布- 热压 - 封装)的企业,市占率超 70%,获宁德时代、比亚迪产线订单。
技术突破:干法电极设备通过车规验证,磁性异物控制达20ppb,单 GWh 设备价值量超 2 亿元,支撑行业量产工艺升级。
盈利弹性:2025 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预计超 50 亿元,净利润增速或达 448.52%,成为行业放量最大受益者。
东方锆业—— 氧化物电解质锆源全球霸主
技术垄断:全球最大固态电池用氧化锆供应商(市占率超50%),高纯度纳米氧化锆(用于 LLZO)产能 2025年达1万吨,纯度≥99.9%,离子电导率>5×10 S/cm,成本较进口降低 40%。
量产能力:已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签订3 年长协,锁定 60% 产能,2025 年 Q2 投产 500 吨纳米氧化锆产线,毛利率达 40%-50%(传统产品仅 25%)。
技术延展性: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全路线固态电池原料供应,与中科院合作开发无锗硫化物配方,适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技术路径需求。
当升科技—— 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唯一量产者
技术壁垒:国内唯一量产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Ni≥95%)的企业,适配全固态电池界面需求,循环寿命超 2500 次,能量密度突破 400Wh/kg,双相复合技术解决固固界面阻抗。
客户验证:与SK On 签订 13 万吨正极材料订单,供货辉能、清陶、卫蓝等头部固态电池厂商,配套上汽、长安等车企固态车型,2024 年全球固态正极市占率达 28%。
专利霸权:前驱体原位掺杂及表面包覆技术专利覆盖,技术储备领先同行2-3 年,芬兰 6 万吨高镍材料产能直供欧洲市场。
科森科技—— 固态电池封装领域全球唯一
技术唯一性:全球唯一量产铝塑膜- 金属复合封装结构的企业,气密性达航天级标准,适配 500Wh/kg 以上高能量密度电池,热失控风险降 90%,循环寿命超 2500 次。
量产能力:与清陶合资成立科森清陶(持股81%),承接其 30%-40% 封装订单,2024 年车规级认证通过,良品率 99.8%,支撑比亚迪汉 EV 改款续航突破 1200 公里。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欢迎点赞、转发,推荐;
老向愿意与更多朋友一起洞察智能制造大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