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充电排队48小时:我开的不是电车,是电子功德

讲真,每次一到长假,高速公路就不是路,而是大型人类行为艺术展览馆。今年国庆的主题,我愿称之为——“返乡路上的电子灵修”。

所有新能源车企,平时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发布会上PPT做得比天还大,续航动不动就八百一千,好像装的不是电池,是修仙用的金丹。仿佛只要你买了他们的车,就能一步到位,直接从凡人进化到数字生命,实现能源自由,碳排解脱。结果呢?假期高速服务区,直接把这层窗户纸捅得稀巴烂。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在渡劫。

昨天的新闻,简直是典中典。高速服务区上演“抢电”大战,车主们为了一个充电枪头,就差真人快打了。那个画面,让我瞬间穿越到了末日电影里抢夺生存物资的场景。服务区没办法,搞起了“排号充电”,有个哥们拿到了49号。49号是什么概念?这不是你在奶茶店等叫号,这是你在通往绝望的悬崖边上排队。我们来算一笔账,就算快充,就算只让你充到80%,一个车最少也得一个小时。你前面48位道友,就是48个小时。两天两夜,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从北京出发,开到服务区,等你充上电,假期都结束了。你这是回家吗?不,你这是以服务区为圆心,以续航里程为半径,进行的一次短途闭关。

这时候就有人要说了,诶,你傻啊,不会去下一个服务区吗?

朋友,你这就问到了问题的核心。这就是电车最玄学的地方——续航焦虑。燃油车油表亮灯,你心里有底,知道自己还能再浪个几十公里,那是一种“尽在掌握”的从容。电车那个续航,它不是一个物理数值,它是一个心理数值,是一个薛定谔的里程。你开着空调,它掉;你上个大坡,它掉;外面刮阵妖风,它还掉;你甚至多看了它两眼,它都可能因为害羞而掉。你敢赌吗?在只剩最后一格电的时候,你敢相信那个表显还能跑60公里吗?你不敢。因为一旦赌输了,你就不是在开车,你是在盘核桃,一动不动地盘在高速上,成为移动的路障,接受后方所有油车司机的精神洗礼。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开电车长途,本质上是一种修行。你规划的不是路线,是你的“功德”。每路过一个充电桩,都像是路过一个补给点,你得在心里默念,这一站不停,下一站会不会全是人?会不会有坏桩?会不会有油车占位?这已经不是驾驶了,这是在玩一场大型开放世界生存游戏,你的敌人不是路况,是无处不在的熵增。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现状,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大家不是在比谁的产品好,而是在比谁更会“整花活”,谁更敢吹牛。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只是在蛋糕上抢奶油,那现在这帮新势力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高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续航800公里?我喊1000!你搞800V快充?我直接上火箭燃料!反正用户买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通勤,一年也就被长假的高速毒打这么一两次。只要销售的时候我把你忽悠住了,之后你在服务区哭,又关我什么事呢?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的。

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企比作修仙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是靠自己,车企是靠吹牛和PPT。

真正可悲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对技术的“反技术崇拜”。我们总觉得,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超长续航,这些高大上的名词能解决一切。但现实是,决定你回家速度的,不是你的激光雷达有多牛,而是排在你前面的那位大哥,他的车电池有多大。讲真,中国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永远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城乡结合部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三体人的水滴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你了。这才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是任何算法都无法模拟的“道诡异仙”。

国庆高速充电排队48小时:我开的不是电车,是电子功德-有驾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某些品牌的“品牌玄学”。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你会发现,在服务区排队的人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神圣感。他们不在乎等待,因为这种等待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充电慢、续航虚,他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他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环保,是为了未来,是为了人类的火星之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维护的不是一辆车,是自己的身份认同和那个高高在上的信仰。你说他被割了韭菜,他觉得你才是夏虫不可语冰。

国庆高速充电排队48小时:我开的不是电车,是电子功德-有驾

所以,电车到底是什么?它现在就是一个“电子压缩毛巾”。广告里看着巨大无比,能覆盖你所有的出行场景。真到了冬天,真到了长假,被现实的冷水一泡,瞬间缩回巴掌大小,只能覆盖你从家到公司的这点距离。

车企们一个个都“悟了”,它们悟到,造车不如造梦,讲技术不如讲故事。把用户心态拿捏得死死的。加大加大加大!屏幕加大,冰箱加大,彩电加大,续航数字也加大!反正只要不在高速上趴窝,这些东西总能让你在某个瞬间,感觉到自己买的值。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个“金钟罩铁布衫”,平时在城里刀枪不入,结果一上高速这个战场,发现人家用的是穿甲弹,直接给你干懵了。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还能这么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看完国庆高速上的“抢电”大战,你还敢买电车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它预设了买车是个纯理性的决策。但真相是,买车,尤其是买新能源车,早就成了一种立场表达。你选的不是交通工具,你选的是一个标签,一个阵营,一个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的方式。

所以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享受这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快感,如果你热爱这种规划“电子奶嘴”路线的策略游戏,如果你觉得为了一种信仰或者一个标签受点苦是值得的,那你不仅应该买,而且应该买那个续航吹得最狠的。因为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张大型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的门票。

你不是在回家,你是在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高速充电,只是其中的一难而已。阿弥陀佛。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