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

只有开过插混和增程,你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电上瘾”。

我身边有位老铁,去年咬牙上了台30万级的增程SUV,说是为了“没焦虑”。结果上个月他跑来问我:“兄弟,现在有没有纯电续航800公里以上的车?我想换。”我问他为啥,他苦笑:“自从提了车,油箱加满就没动过,半年了才跑了不到2000公里,电用得飞快,可每次充电都像在“还债”——桩难找、充得慢,20度电的电池,快充功率还卡在40kW,一杯咖啡没喝完,隔壁纯电车已经充了200公里,我这边才充了50。”

这不是个例。最近一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插混、增程、纯电三条技术路线并行,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很多人只有真正开上了插混和增程,才会心甘情愿地转向纯电。

一、为什么插混和增程成了“纯电启蒙车”?

我们先说个反常识的真相:插混和增程的技术逻辑完全不同,但对用户的心理作用却惊人一致——兜底。

插混(PHEV)是“双驱动”,发动机和电机都能直接驱动车轮,结构复杂但效率灵活;增程(EREV)是“纯电驱动+燃油发电”,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参与驱动,驾驶质感无限接近纯电。

可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些技术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电用电,没电用油,短途通勤不烧油,长途不怕趴窝。

这听起来很完美,对吧?所以很多原本对纯电有续航焦虑的人,最终选择了这种“妥协方案”。但问题来了——一旦你开始用电,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试驾过一款主流增程SUV,纯电续航200公里(CLTC)。车主告诉我,他每天通勤60公里,一周充两次电,半年下来油箱只下去了1/4。他笑着说:“我现在是‘伪纯电用户’,可充电的体验,却让我越来越想换真纯电。”

为什么?因为电驱动的静谧性、响应速度、低扭表现,是燃油车根本没法比的。 起步那一瞬间的丝滑,刹车能量回收的线性,车内几乎听不到噪音——这些体验一旦尝过,谁还愿意回到发动机轰鸣、换挡顿挫的年代?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二、插混和增程的“甜蜜陷阱”:充电慢、续航短、用油亏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你越喜欢用电,就越依赖充电。而插混和增程在充电能力上,往往是“先天不足”。

我们来看一组真实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及第三方评测):

某热门增程SUV:纯电续航200km(CLTC),快充功率40kW,从30%充至80%需35分钟。

某主流插混轿车:纯电续航150km(WLTC),快充功率仅25kW,充到80%要近1小时。

对比某纯电轿车:800V平台,5C充电,10分钟补能300km,15分钟从10%充至80%。

差距一目了然。插混和增程的电池小,本意是“短途用电”,但用户实际使用中却“高频用电”,导致充电频率高,而充电速度又跟不上,体验直接打折扣。

更讽刺的是,很多车主高速出行时,宁愿去充电站补电,也不愿意启动增程器。 为什么?因为增程器启动后,噪音大、油耗高、平顺性差,尤其是高速巡航时,电机效率本就高,烧油发电反而更费钱。

我认识一位理想L系列车主,他说:“我跑高速前都会把电充满,宁愿多花10分钟充电,也不想听那台小发电机嗡嗡响。结果你猜怎么着?服务区充电桩越来越多,国网、星星充电、华为、理想超充站……西北一个服务区都能看到四家桩,充电比加油还方便。”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三、纯电的“逆袭”:充电网络+800V平台,正在消灭焦虑

很多人担心纯电车“半路趴窝”,但现实是:新能源大趋势已不可逆,充电基建正在疯狂补课。

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870万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超90%。很多城市5公里内必有快充站,“充电比加油方便”正在从口号变成现实。

而技术层面,800V高压平台+超充电池,正在彻底改写充电规则。

比如小米SU7,搭载800V平台,5C充电,15分钟补能510km;智己LS6,6C超充,10分钟充入378km;比亚迪即将推出的“兆瓦闪充”技术,峰值功率高达1000kW,理论上5分钟充满。

这才是真正的“续航自由”——不是电池越大越好,而是补能越快越安心。

相比之下,插混和增程的“可油可电”优势正在被稀释。你愿意花30万买一台“充电慢、用油亏、体验打折”的车,还是花差不多的钱,买一台“充电快、续航长、质感纯电”的车?

四、真实用户故事:从“增程真香”到“后悔没上纯电”

我采访了三位车主,他们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张先生,35岁,比亚迪DM-i车主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买车时觉得省油,市区用电,高速用油。结果一年跑了2万公里,纯电里程占了75%。问题是,我住老小区,没家充桩,每次去公共桩充电,看着隔壁特斯拉30分钟充满,我这边2小时才充到80%,心态崩了。现在看蔚来,换电3分钟,真香。”

李女士,28岁,理想L7增程版

“我喜欢增程的静谧感,但最烦的是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有一次堵车,发电机一直响,孩子都被吵醒了。后来我学会提前充满电,尽量不让它启动。现在我老公说要买纯电SUV,我不反对了。”

王先生,40岁,燃油车换增程,现考虑纯电

“我开过15年燃油车,觉得增程是过渡。但开了两年,我发现我根本不想用油。电车的驾驶质感太舒服了。现在我看小鹏G9,800V+4C超充,市区通勤+周末远行全搞定,后悔当初没一步到位。”

五、横向对比:插混/增程 vs 纯电,谁更值得?

我们拿三款热门车型做个简单对比(数据来源:官网+懂车帝实测):

车型 类型 纯电续航(CLTC) 快充功率 补能效率(10分钟) 用户痛点

比亚迪汉DM-i 插混 200km 25kW ~30km 充电慢,用油体验差

理想L7 增程 210km 40kW ~50km 增程器噪音大,高速费油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小鹏G9 纯电 702km 4C(约240kW) ~300km 依赖充电网络,但补能极快

结论很清晰:

如果你有家充桩,插混/增程确实省心;

但如果你依赖公共充电,纯电的补能效率和驾驶质感,完胜。

六、未来趋势:纯电才是终极形态?

我始终认为,纯电是新能源的终极方向。 插混和增程是技术过渡,也是用户心理过渡。

就像智能手机刚普及时,很多人还带着功能机备用。但用久了,谁还愿意回去?

现在的纯电车,已经不是“能不能跑远”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快充”的问题。 而800V平台、超充电池、换电模式,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3-5年,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充电网络更密、充电速度更快,“续航焦虑”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所以,我理解那些因为焦虑而选择插混和增程的朋友。但我也想说:别怕,充电已经没那么难了。与其在“过渡车”上花冤枉钱,不如一步到位,拥抱真正的电动时代。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是已经从插混/增程“毕业”换纯电了?

还是依然觉得“可油可电”最安心?

你最关心的是续航、充电速度,还是用车成本?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体验。

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会挑几个典型问题,在下期视频里专门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上个月我去西北试驾,路过一个服务区,看到理想、华为、星星充电、国网四家充电桩并排而立,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电动时代的基础设施,已经悄悄铺好了。

我们缺的,可能只是一点勇气。

根本拦不住!多数人开过插混增程才愿换纯电-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