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

最近大家聊车,可能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广汽集团发布的上半年成绩单。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估计都得揉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报告上白纸黑字写着,2025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负的25.38亿元。

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就是这家家大业大的汽车巨头,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不仅一分钱没赚,还亏进去了二十五个多亿。

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平地一声雷,让不少人都感到意外和不解。

广汽作为国内汽车行业里的老牌劲旅,旗下有丰田、本田这样的合资常青树,还有传祺、埃安这些名头不小的自主品牌,怎么就突然陷入亏损的境地了呢?

这背后到底是市场太残酷,还是企业自身出了问题?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来看看这份财报里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从销量上看,广汽集团上半年总共卖了75.53万辆车,比去年同期少了12.48%,差不多是每卖八辆车就少了一辆。

更让人有点想不通的是,现在明明是新能源车的天下,可广汽的新能源车销量也跟着下滑了6.08%。

不过,有个亮点是节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动车型,卖得还不错,增长了13.43%。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赚钱能力大幅下滑。

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有驾

营业收入少了将近8%,而净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盈利15亿多,直接跳水到了亏损25亿多,这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毛利率,今年上半年是-1.73%,通俗点讲,就是卖东西连本钱都没收回来,还在往里贴钱。

这一连串冰冷的数字,确实给广汽的2025年开了个不太顺利的头,也难怪外界会为它捏一把汗。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其实,广汽今天的局面,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外部的市场环境实在是太激烈了。

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能用“内卷”来形容,简直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各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纷纷举起价格屠刀,你降一万,我就敢降两万,恨不得把车价打到“骨折”。

这种以价换量的打法,直接把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都压缩到了极致。

广汽身在其中,自然无法幸免。

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有驾

过去,广汽集团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依赖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这两家合资公司,它们凭借着皮实耐用、省油保值的口碑,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

但现在时代变了,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消费者对传统日系品牌的信赖度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这两家合资企业的转型步伐确实显得有些慢了。

当曾经的“利润奶牛”产奶能力减弱,集团的财务压力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再来看内部原因。

广汽的亏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场主动变革所付出的代价。

从去年开始,广汽集团内部就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作“番禺行动”。

这场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过去固化的体系,重新激发企业的活力。

比如,在自主品牌方面,广汽把埃安、传祺和新推出的高端品牌昊铂进行了更明确的划分,让它们各自在不同的赛道上发力。

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可以让品牌定位更清晰,集中资源办大事。

但任何改革都会有阵痛期,分品牌运营初期,必然会涉及到资源重新分配、销售渠道整合、团队磨合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在短期内对销量和效率产生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有驾

可以说,广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自我手术,而财报上的亏损,就是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血”。

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也公开表示,广汽要进入“战时状态”,这本身就说明了企业面临的挑战有多么严峻。

当然,如果我们只看到亏损的“悲”,而忽略了其中的“喜”,那也未免太片面了。

这份看似难看的财报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广汽为未来布下的几步重要棋子。

首先,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广汽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积极应战。

昊铂品牌推出新车型,传祺也发布了新的旗舰级产品,埃安的新车也在路上,这些都表明广汽正在用实际行动,通过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来稳住阵脚。

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些利润,但保住了市场份额,就保住了未来的希望。

其次,合资板块也并非无动于衷。

广汽丰田推出了全新的“铂智”品牌,开始正儿八经地在纯电市场发力。

这不仅是丰田在压力之下的转型,更是广汽作为中方合作伙伴,积极推动和影响合资方顺应中国市场变化的成果。

广汽半年报发布,悲喜不相通,业绩冰火两重天-有驾

这说明广汽的“稳合资”策略正在起效,过去的“利润奶牛”正在努力学习如何适应新草料。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汽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在国内市场卷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无疑是一条明智的出路。

今年上半年,广汽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超过了5万辆,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半。

如今,广汽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有效地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

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实力,也是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所以,综合来看,广汽集团上半年的亏损虽然刺眼,但更应该被看作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它既有被市场大潮裹挟的无奈,也有主动求变、刮骨疗毒的决心。

这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必然会伴随着阵痛,但阵痛过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健康、更具竞争力的广汽正在孕育之中。

目前,广汽仍在持续推进为期三年的“番禺行动”,聚焦“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这三大任务。

所有这些正在进行的努力,都在为广汽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