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玩性能车的,谁心里没个“M”字情结?宝马M系列,那可不只是个字母那么简单,它是速度、操控、赛道基因的代名词。从街头上的一声咆哮,到纽北赛道上的风驰电掣,M就是无数车迷心中的信仰。最近,RM苏富比拍卖行搞了个大事情——“Best of M”收藏系列即将上拍,22台横跨53年的传奇M车型,几乎把宝马M的高光时刻全打包了。重点是,很多车里程数低得吓人,说是“准新车”都不为过。你猜打包价多少?约420万美元!这价格听着是有点“天塌了”的感觉,但对真正懂行的收藏家来说,可能反而觉得“真香”。
这可不是随便凑几台M3、M4就叫收藏系列。咱先从头捋一捋,1975年的2002 Turbo,那可是M部门的“开山鼻祖”之一。涡轮增压在当年可是黑科技,配上狗腿变速箱,驾驶感直接上头。现在看它那复古轮毂,再加上低矮的车身,简直就是“出片利器”,走在街上回头率绝对“走路摇头晃脑”。
再往后看,1980年的M1,这车现在可是“神车”级别的存在。红紫蓝三色拉花,中置后驱,线条流畅得像艺术品。预估能拍到70万美元,贵吗?对普通人来说当然劝退,但想想它在宝马历史上的地位,这价格反而显得“支棱起来”了。M1之后,E30 M3登场,这可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2.5升Sport Evo版本,轻量化、动力猛,操控精准,至今还有无数粉丝拿它当“驾驶玩具”来改装。而敞篷版?那更是一种情怀,想象一下夏日午后,顶篷打开,直六发动机的声浪直冲天灵盖,这感觉,谁开谁知道。
到了90年代,Z1那下沉式车门设计,现在看都觉得很前卫,简直是“车界网红”鼻祖。而E36 M3,虽然被很多人认为不如E30经典,但S50发动机的潜力巨大,后期改装空间顶呱呱。特别是那台英国赛车绿的GT版本,低调中透着狠劲,预估价格居然是达喀尔黄的两倍,看来“装逼”还得靠内敛,太张扬反而不值钱?
进入21世纪,M的玩法更多了。E46 M3 CSL,轻量化到极致,碳纤维车顶,后轮驱动,操控感直接拉满,被誉为“最后的纯粹M3”。还有那台Z3 M“Clownshoe”(小丑鞋),名字搞笑,但性能可一点都不开玩笑,V8发动机塞进小车身,推重比惊人。而E90 M3 CRT,四门轿车还能用碳纤维强化,全球才67台,这台才跑168公里,你说它值不值?这已经不是代步工具了,这是会动的艺术品。
现代车型里,2016年的M3 GTS和2023年的M4 CSL也来了。M4 CSL,百公里加速不到3.7秒,轻量化车身,赛道化调校,简直就是为纽北而生。它的风阻系数优化得极好,空气动力学设计相当激进,一看就是冲着圈速去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么极致的车,日常开会不会有点“硬核”过头?毕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想在赛道上“劈弯”。
但有意思的是,这么一套“Best of M”收藏,居然也有“槽点”。没有3.0 CSL?这可是M部门的灵感来源之一啊。当年那台赛车在欧洲赛场叱咤风云,奠定了M的运动基因。少了它,整个系列总觉得少了点“灵魂”。更离谱的是,居然一台M5都没有! M5可是“西装暴徒”的鼻祖,四门轿车里最快的那一批。从E34到F90,哪一代不是让对手“气得蹦起来”?特别是E60 M5,V10发动机的声浪,现在听录音都能让人起鸡皮疙瘩。没有M5的M收藏,就像火锅没有辣锅底,总觉得差点意思。
说到这儿,咱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要是把这套收藏和保时捷的GT系列比,比如911 GT3 RS收藏,谁更值?保时捷的GT车型更专注于赛道性能,技术迭代快,但宝马M的多样性更胜一筹,从紧凑轿跑到四门性能轿车,再到限量超跑,覆盖面更广。相比之下,奥迪的RS系列虽然动力猛,但总被人说“少了点驾驶乐趣”,像个“油老虎”版的家用车。而奔驰AMG,以前是“买发动机送车”,现在电动化之后,V8声浪越来越少,情怀也在打折。这么一比,宝马M的机械感和驾驶参与感,确实“支棱起来”了。
再看电动化时代,宝马也推出了i4 M50、iX M60这些电动M,性能是不差,百公里加速一个比一个猛,但老粉丝总觉得“不对味”。少了发动机的轰鸣,少了手动挡的参与感,M还是那个M吗?这就像吃火锅,以前是炭火铜锅,现在改用电磁炉,温度是够了,但那股烟火气没了。所以,这套“Best of M”收藏,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致敬那个“纯燃油、纯机械”的黄金年代。
说到底,这22台车,不只是交通工具,它们是宝马M 53年历史的缩影,是性能车迷的精神图腾。每一台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段里程都承载着驾驶者的激情。你可能会觉得420万美元太夸张,但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梦想清单。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你来补全这套收藏,你会加上哪一台M车型?是3.0 CSL?E60 M5?还是F80 M3 Competition? 又或者,你觉得这样的传奇收藏,值不值这个价?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