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

城市边缘的清晨,阳光斜洒在车身上,理想L9静静停在出发点。这不是一次例行公事的试驾,而是一场关于“家”的移动体验——这台定位为家庭智能旗舰SUV的车型,正准备载着我们穿越城市、驶向山野。连续两天的深度体验,让我对“移动的家”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有驾

外观:沉稳中的科技表达

理想L9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设计语言,却不显冗余。前脸的星环灯带横贯车头,点亮时如一道柔和的光带划破晨雾,辨识度高却不张扬。车身线条以平直为主,4995毫米的车长与2965毫米的轴距,赋予它从容的体量感。不同于追求运动感的溜背设计,L9的车顶线条平缓延伸,为后排留出充裕的头部空间。隐藏式门把手在解锁瞬间轻弹而出,细节中透着克制的仪式感。车尾的贯穿式灯组与前灯呼应,夜间点亮时层次分明。我们试驾的冷光绿配色,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灰绿与银灰的微妙过渡,低调而耐看。

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有驾

内饰:以家庭为核心的空间哲学

打开车门,座舱的布局瞬间传递出明确的信息:这里的一切,都是为家人设计的。中控台采用大面积软质材料包裹,触感细腻,缝线工整。三块15.7英寸的3K屏幕构成视觉中心——仪表屏、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横向排布,界面清晰,操作流畅。车机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语音助手响应迅速,连续对话自然,能准确理解“打开儿童模式”“调低后排空调”这类复合指令。

前排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节,带加热、通风与按摩功能。实际乘坐中,腰部支撑调节尤为实用,长途驾驶时能有效缓解疲劳。第二排是真正的“C位”——双独立座椅配备电动腿托、座椅加热与小桌板,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也便捷易用。头顶的1.7平方米双层镀银全景天幕,配合可开启的遮阳帘,既保证通透感,又避免夏季暴晒。第三排并非应急配置,成年人短途乘坐也无明显局促感。后备箱常规容积达242升,放倒第三排后可扩展至707升,露营装备、婴儿车、行李箱均可轻松容纳。

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有驾

驾驶体验:平顺从容的出行节奏

理想L9采用增程式电动系统,由1.5T四缸增程器与前后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功率330kW,综合扭矩620N·m。城市路段起步轻盈,电驱特性带来即时动力响应。中后段加速依然有力,高速超车时动力储备充足。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0秒,在同级中属于主流偏上水平。

驾驶模式可调,纯电优先模式下,CLTC纯电续航215公里,日常通勤基本可实现零油耗。当电量下降或动力需求提升时,增程器启动,运转声被有效隔绝在驾驶舱外,仅在急加速时能察觉轻微介入感。油电混合模式下,系统自动优化能量分配,长途出行综合续航(WLTC)可达1135公里,跨省自驾无需频繁补能。

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标配空气弹簧与CDC连续阻尼控制减震器。在城市道路,悬挂过滤细碎颠簸能力强,乘坐舒适。驶入山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当,转向手感沉稳,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提供清晰的路面反馈。即便满载五人,车辆在弯道中的姿态依然稳健。

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有驾

智能辅助:让驾驶更安心

试驾车型配备理想AD Max 4.0智能驾驶系统,硬件包含1颗128线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及11个高清摄像头,计算平台为双英伟达Orin-X芯片。在高速公路测试中,NOA导航辅助驾驶能根据车流自动变道、调整巡航速度,进出匝道表现稳定。城市拥堵路段,LCC车道居中辅助有效减轻驾驶负担,系统对加塞车辆识别及时,制动平顺。自动泊车功能支持多种车位类型,实测中一次完成侧方停车,过程流畅。

理想L9试驾记:当家与远方相遇-有驾

结语:为家庭出行重新定义舒适

两天的试驾结束,理想L9展现的是一种务实而温暖的产品逻辑。它不追求极致性能或炫技式科技,而是将空间、舒适、续航与智能化融合,服务于真实的家庭出行场景。无论是接送孩子、周末郊游,还是长途自驾,它都能提供稳定、安心的陪伴。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SUV市场中,理想L9以其清晰的定位和扎实的体验,成为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