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随便走走,能发现比亚迪的车几乎随处可见。公交站边,一辆辆电动公交安静进站;马路上,私家车飞快驶过,车尾不再冒黑烟,几乎是零排放。
这几年,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特别快。在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车已经有126.9万辆,占所有机动车的28.6%。更惊人的是,2024年新上牌的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接近77%。说到新能源车,比亚迪无疑是这里面最闪亮的名字。
比亚迪的故事要从1993年讲起。那一年,王传福从北京来到深圳,担任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深圳那股拼劲和闯劲感染了他,让他也决定在这里干点大事。1994年,比亚迪正式成立。那时候私家车才刚兴起,新能源汽车更是没多少人听说过。但深圳电子科技底子好,加上特区鼓励创新,比亚迪就这样扎下了根。
刚开始,比亚迪是从电池做起的。那时候“大哥大”正流行,王传福判断电池需求肯定会爆发。1994年底,他带着20个人就开始干,连营业执照都还没办下来。没有自动生产线,他们就靠人工拆分工序,硬是做出了第一条镍电池生产线,后来还研发出了锂离子电池并实现量产。但光做电池还不够,得找一个更大的舞台。于是比亚迪把目光转向了汽车行业。2003年,他们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拿到了造车的“门票”。
2005年,比亚迪第一款量产车F3上市,卖得特别火,14个月销量就突破10万辆,2009年更是拿下全国轿车销量冠军。2007年,坪山基地建成,成了比亚迪汽车的总部。虽然燃油车卖得好,但比亚迪一直没忘记新能源的初心。早在2004年北京车展,他们就展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插电混动F3DM;2010年又发布中国首款量产纯电动车E6。不过那个时候,新能源车还没被大众接受,销量一直不高,2009到2019年,每年基本只卖3、4万辆,被人调侃是“比3万”。2019年利润还大跌40%,差点没撑下去。
但比亚迪没有放弃。2020年,他们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同时比亚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彻底停产燃油车,全面转向新能源。结果2022年销量186.85万辆,增长超150%;2023年突破302万辆;2024年更是达到427.2万辆,同比增长41.26%,这很好的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比亚迪的成功,深深影响了深圳。经济上,它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让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2024年,比亚迪帮深圳稳坐“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而且它的车还卖到了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让“深圳制造”走向世界。
最重要的是对环境的影响。以前汽车尾气是深圳的一大污染源,现在满街跑的新能源车,尤其是比亚迪的电动公交和出租车,让公共交通的燃油消耗减少了95%以上,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数据显示,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之后,一年的碳排量减少85.6万吨,这相当于6个梧桐山景区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