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

2025年10月1日凌晨一点多,湖南某高速服务区,天还没亮,空气里全是咖啡和泡面的味道,电车主们围着充电区坐一圈,像老旧医院挂号那会儿,谁都不敢睡,怕错过自己那号。

有人问,“你是第几个?”答,“47号。”有个人指着屏幕问服务员,“怎么还没到我?”服务员摊手,低头继续扫地,没人理会,这一夜,几乎没人离开队伍,大家都怕,怕充不上电,怕耽误回家,怕成为社交网络上的下一个“倒霉蛋”。

我在现场看了一会儿,一个穿着棉拖鞋的中年男人,小声嘀咕,“这玩意儿比春运还难搞。”没人笑,大家眼神都很空,偶尔有几个年轻人刷着短视频,评论区全是“排队五小时,绝了”的字样。

去年同样的假期,充电难题已经在新闻里刷过一轮,没想到一年过去,牌面没什么变化,反倒“叫号”这词火了,像是自嘲,也像是认命,2025年了,新能源渗透率据说快追上油车,现实却是一到节假日就高压,充电桩成了“景点”,有人调侃,“下车先抢号,剩下的随缘。”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在北京西南方向的某服务区凌晨两点,排队表上已经写到“59”,有人抱着孩子坐在地上,孩子哭,大人也没脾气,偶尔有人跟工作人员起了争执,吵了几句,又沉默,没人真敢撒泼,因为大家都知道,电桩就这么多,骂了也没用。

我问一个小伙,“你为啥不提前规划?”他笑,“规划了,导航说这里车少,结果导航骗人。”另一个年轻人说,“反正大家都堵,谁不是赌一把。”现场没有理智的分工——有的车主甚至自发搞起了微信群,互报进度,有点像股市里的韭菜互助会,谁都不服输,但谁也改变不了什么。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换个角度,数据摆在这里,2025年国庆,全国高速充电桩利用率超过96%,有的服务区能撑,但有的直接瘫痪,技术员凌晨赶来抢修,修不好,大家就干等,部分地区电网“限流”,导致快充变慢充,气氛一度接近爆点。

某地的新能源车主直接晒图,充电桩旁边有三辆燃油车占着车位,没人管,警察来了也只是劝退,没罚,大家叹气,谁也没精力再争这个理。新闻里说,明年要新增数万个充电桩,现场的车主只会说,“等它建好,我估计车都换了。”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现场有个大妈,拿着保温杯,问我,“你说,油车是不是更适合长途?”我一愣,没法反驳,现实面前,理想没啥说服力。旁边有个增程车主,吹着牛,说自己一路不用等,大家都看着他,没人搭话,羡慕也罢,嘲讽也罢,反正电车主们都在同一个坑里。

城市里的充电体验其实早就分化,有人说,“在自家楼下充电,方便得很。”但高速公路是另一个世界。高速充电场景,永远比城市复杂,流量忽高忽低,投资回报周期长,服务区的运营负责人也在抱怨,“平时都闲着,假期一来全爆了。”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现场有个技术员边修设备边吐槽,“这桩子其实没坏,就是带宽不够,电网不给力。”我想,技术进步和现实,总是有一道被低估的鸿沟。换句话说,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节奏,永远赶不上新能源车上路的速度,就像永远有人在等,永远有人插队。

一位车主凌晨四点发朋友圈,“等了两小时,前面还有八辆,快崩了。”评论区有人支招,“下高速找民营充电站。”有人回,“导航全红,堵得厉害。”一切都像是无解的死循环,没人能说清楚,下一个假期会不会还这样。

另有一个点,充电接口标准依然没法统一,快充慢充混着来,有些老车主干脆放弃,“以后不长途自驾了。”有的年轻人嘴硬,“下次提前两天走。”理性和妥协,在充电桩排队区不断碰撞。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今年国庆,新能源车主的朋友圈,少了晒风景,多了晒“叫号”的无奈,时间像被拉长,愤怒被压在脸下,没人大闹,却都心知肚明,这种尴尬还会继续。

充电排队难题,电动车用户苦等时长,出行效率亟待提升-有驾

有人说,等桩子建够,技术再进步,这一切都会好起来。这话听着有点像安慰自己,也像是没办法的自洽。结局怎么样,谁也不敢下定论,毕竟下一个假期还在路上,谁知道会不会又要“等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