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

问一句,你还敢骑“超速小电驴”吗?

新国标落地,上海街头骑电动自行车的小伙伴们,这两天估计心里都咯噔一下。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路上风驰电掣的那批电驴英雄,如今可要注意点了。

最近传得沸沸扬扬,说超速自动断电,旧车不合规是不是要下岗?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带着这些问号,咱今天来解个谜。

咋想都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打开朋友圈、刷刷微博,上海电动车新规已经火到首页。

今天这新规正式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这串数字一出来,就像给小电驴加了“紧箍咒”。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先别急着吐槽,咱们往下翻翻细则——看看这9条变化,到底是哪根筋卡住了你我自由骑行的魂?

第一个爆点,时速能不能超过25公里每小时?

新国标直接下了死命令:“设计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超过自动断电。”

你想飞,电机它不配合了。

这一条,堪称“限速天花板”。

以前还有人爱鼓捣限速器、换电池搞改装,现在好了,电机一检测到超速立马怂了,不给你动力,谁也跑不快。

有点像手机上锁屏限制你刷抖音,一切都在“被动中止”,骑手也只能乖乖变慢。

翻开第二条,喜欢改装的发烧友恐怕得歇歇手了。

新规把防篡改做成了体系,连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都设了“反科技”机制,六种检查办法,不让你动歪脑筋。

非法改装“历史名词”预定,谁还敢在朋友圈炫自己的暴力电驴?

以前那些小作坊变魔术,换电池、改马达、爆改速度,如今都被一纸新规一刀切,大家都变老老实实的普通骑手。

有的人马上就嘀咕了,脚踏还要保留吗?

答案也出来了,新标准只要是电助力车型才要求配脚踏,纯电驱动车就不强制必须有了。

直到这儿,骑电动车的“仪式感”都变了。

脚踏那些年,风雨兼程,现在能用电力就电力,懒人小福音啊。

说到电池问题,这也是一大家子人的心头痛。

老国标“轻于55公斤”限制让铅酸电池只能装迷你版电池,续航感人。

新国标总算松口气,铅酸整车上限拉高到63公斤。

没记错吧?能扎扎实实多撑几公里。

不过锂电那些“别的类型”车还得乖乖55公斤,不给你加码。

这一招等于是在铅酸市场和技术升级之间,留了道门缝,国产电动车厂商是不是能“放开手脚”还真不好说。

别以为塑料永远那么友善。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新规直接卡个比例,塑料用量别超过5.5%。

这是在和燃烧风险“死磕”。

某宝买车壳“能多便宜多塑料”那路子,现在基本走不通了。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安全感多了点,但也怪不得车价水涨船高。

北斗模块也来了个小升级。

想跑物流、租赁啥的,务必装北斗。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家里买回去上下学、买菜用的小电驴就看你自己心情,选装模式,自由掌控。

生产企业今后还得在铭牌和合格证上注明建议使用年限。

这下,不管谁买车都有个“到期提示”,再也不是“能骑就骑,想废就废”那种随心所欲了。

制动距离也是个小巨变。

在雨天,双闸的最大制动距离从9米缩到5米,单后闸也从19米掉到10米。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这个“刹车盘升级”直接翻了一倍,谁还敢抱怨电动车刹不住车?

新规最后还特别鼓励后视镜和转向灯,好家伙,骑电动车都快和骑摩托一线接轨了。

后视镜、连接杆“高度啥的不计入标准”,意思就是谁在意安全谁多装点,小白随意选配。

这些变化,扣分加分一起来,用一句话形容:你以为电动车依旧是那个“电瓶小钢炮”,其实它早已等你更新玩法。

听了这么一圈,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旧车还能上路不?

这就说到用户焦虑了。

2025年9月1号后,所有新生产电动车都得严格新国标。

但老用户别紧张,已经买的不符新标的车,不会强制“下线”。

地方政府会结合本地实际,柔性推“以旧换新”政策,鼓励你早点升级。

上海就已经撒开了补贴,这波“更新潮流”一直持续到今年底,谁家有心换车早点入局。

还有买新车的同学,选车门槛一下拉高。

看认证,看合格证,这两关缺啥都不让你畅骑。

得确认CC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实名”在身,型号啥的一样才能认。

这个环节已经比买手机还卷,路边随手买怕是不行了。

有意思的是,上海这回行动比谁都快。

上线“电子警察”,抓拍系统24小时待命。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超速、闯红灯、逆行……统统纳入监管,网友晒单直接说被拍了——最高那位被抓时速接近50勺,远超非机动车道的15勺限制。

据交管部门说,这一波管控就是和新规“对齐”。

电子眼抓拍直接AI识别号牌和人脸,“实名通缉”,抓到就是实锤。

徐汇、静安都已试点,“十秒抓拍”,违法信息直接推送到手机APP,还能短信通知。

闯红灯、逆行之类严重行为,扣信用加罚款,一个顶俩。

天天看数据,上海人骑电动车都能挤成一条河。

保有量已经破千万,日均骑行量说什么也得两千五百万次。

这阵“电子警察+实时预警”组合拳一打,想跑偏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有点像当年看路口电子监控轰炸,骑电动车的小伙伴那点“马路自由”都快悄悄溜走了。

骑电动车这事,原本图个方便。

但这新规,像给“自由”安了把锁。

有人觉得,安全性提高了,这是好事儿。

但也有人感叹,原来的激情不复存在,再也没有那种风一样的速度。

其实怎么说呢?

一车一证、一标一限、一眼一抓拍,骑电动车的门槛已经比想象中高不少了。

以前电驴手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在面对法规,谁敢对着电子眼“刚”到底?

倒也是现实需要。

速度没了,起码安全多了。

每一次转弯、超速、闯灯都有影像存证,违规成本不再模糊不清。

而且看着“建议使用年限”,说不定哪天你的车就该“退休”了。

厂商、监管、用户三方博弈,谁也不是绝对赢家。

再说了,老旧电动车之所以还能骑,就是给大众一个缓冲期,毕竟“一刀切”换车有点残酷,大伙生活压力不是谁都能扛。

但话又说回来,市场规则一严,假证车、暴改车很快就被甩开。

有的早起老板可能会说,电动车变贵了,禁塑料、限制重量,这买车还得看钱包。

而家用、物流、租赁三大用户群在新规下分化明显,有兼职送餐的还能装北斗,家用市民就看你愿不愿意升级。

总之,上海这轮新国标,说是“革命不彻底也彻底了大半”。

骑车的人,速度、安全、合规都得兼顾,谁都别幻想一脚到底。

每个城市有每座城市的秩序,每条马路也有自己的尺度。

骑电动车,原本是快与慢的较量,现在却变成了合规与罚款的较劲。

别问现在骑旧车还能不能躲新规,现实永远比段子狠——一旦电子警察启动,以前的模糊空间都没了。

想问问大家,你怎么看这波新国标?

新规实施后,电动车到底是“更安全更合规”,还是“丧失自由不如不骑”?

安全感和便捷性,哪一个你更看重?说说你的观点!

上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严控限速改装,电子警察同步上线-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