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

人生如车,有人开得风生水起,有人只能坐副驾看风景,剩下的人连副驾都没得混,只能羡慕地拍拍马路边自带反光的宝马。没错,说的就是宝马新世代概念车——那个看着像进击的变形金刚,听起来却像用来安慰中年危机的德式春药。听说,这玩意在广州街头上演了一出广告大片,不费吹灰就把一大票老广男女的手机存储榨得干干净净。可说句实话,这年头连广告都不需要滤镜,还要设计师干嘛?把设计外包给美颜相机算了。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但宝马没有,宝马就是要你看,一辆轿车,一辆SUV,贴着宝马标,停在羊城大马路钻进钻出的,拍个广告都自带主角光环。科幻,这词儿上一秒还在形容火星移民,下一秒就被宝马借来形容车壳,反正只要把几块铁皮拧成你没见过的形状,媒体就能帮你高喊“时代变了”。你要问时代怎么变的,问宝马的新世代长成啥样?敞亮告诉你:只要能接受那张比格栅还勇猛的前脸,你就自动被奖励为未来时代审美的合格公民。要是你接受不了,对不起,今晚回家记得自我检讨,3070年都不配有你的位置。

说真的,这宝马新世代就像青岛的啤酒,外表玩得花哨,能不能喝出时代味儿看个人觉悟。有人说,看着这车,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柯南的下巴——棱角分明,能削西瓜的那种。这个审美,是信仰,是考验,是坠机前的迷恋和落地后的失落。你说好看,那你眼光果然国际接轨。你说难看,那你眼睛肯定还没升级,OUT一整个世纪。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当然,宝马最牛的是什么?是那副辨识度高到脸盲患者都能随手认出的车身轮廓。别人家电车混得再怎么千篇一律,宝马照样能给你做个噩梦清醒剂:看吧,这才叫与众不同。千车一面都快把全家福拍成一根豆芽了,人家宝马用前脸成功劝退一批网友,用身段稳稳拿捏剩下那批。你若是脑子还清醒,就该反思:审美变成灵魂拷问,谁都别想容易过关。

广告里宝马仿佛天降车神,风景不用挑,光线不用布,拍摄只需要把镜头对准车标和那张“敢于挑战审美极限”的脸。拍车场地选在广州,用最真实的都市堵车背景衬托宝马的未来质感,倒也精准:毕竟300马力在三车道红灯面前,也是地表最强静止装置。宝马的新世代,给出的不是破风而去的自由,而是堵在十字路口的高贵寂寞。从此,骄傲的不是方向盘,而是被方向盘狠狠蹂躏的尊严。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宝马爷爷这回厚道,取消滤镜还拉了好几款概念车上街,把广告规格拉得满满当当,好像谁不是为梦想买单,谁就要被押在现实的停车场里清点库存。大街上成百上千条腿,谁都想拱进车门拍一张抖音封面照,然后优雅地在评论区数字游民式地说一句:不喜欢,太科幻。我怎么觉得这是把自己没钱买车的无奈包装得如此体面?毕竟吐槽这车长得诡异远比承认买不起来得有尊严得多。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每款车都像一场心理测试。能否接受宝马新世代,就是你是否配得上新科技、未来社会和宏伟叙事的资格证。你觉得帅,只是审美觉悟高;你觉得丑,大概率还是腰包还没准备好。绕了半天,宝马自己倒成了新一代的心理咨询师,顺带还包办了你“接受自我与世界变化能力”的考核。得分高的直接发放首批购车名额,分数拉胯的,继续加油搬砖去吧,争取下次别被万恶的贫困限制住了审美。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广告片在广州马路一过,舆论瞬间沸腾。喜欢的,仿佛看到了移动的未来装甲,打开评论区先打卡后打钱;不喜欢的,则点了杯凉茶压压惊,顺带把宝马的造型团队全体问候一遍。互联网喷子与跪舔精英罕见达成一致意见——这玩意儿拉风是真拉风,有钱是真有钱,普通人要么自我安慰自己“不喜欢”,要么继续用电驴领略五羊城风情。宝马的设计,就像某些自来水表扬稿,没看懂就是你太浅薄,看懂了只能说一句牛逼。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有趣的是,这类新概念造型明明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范,却偏偏先在广州街头试水。你说宝马是不是信不过自己的变革,先在国内车流密度里预习下堵车体验?还是觉得,羊城人民的包容心宽广,无论什么造型都能试着接受?当然,也可能是觉得花城霓虹比柏林下雨更衬车灯,毕竟宝马的灯带设计,就是要你夜里走大马路也能一眼瞄准新富阶层。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但这年头,追求设计已经成了一种集体运动。宝马隔壁的比亚迪、蔚来、小鹏都在造梦,全国的设计师都在“寻找灵感”,只有广大消费者还在寻找自己的余额和余额宝。什么叫创新?你以为是技术专利,其实是把一堆你今天看不懂的元素胡乱拼在一起,然后瞪你一眼让你闭嘴别质疑。谁敢说不好看?不敢。毕竟新世代的规则早就写明白了:流行不问理由,发行即为真理。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于是我们生动地看到,科技和美学早就滚在了一起炒锅里,你端着脑袋别想分清楚头是头还是尾。宝马的新世代,是给车主看的猎奇收藏品,也是给吃瓜群众的集体话题包。讨论它,是新时代城市人的新型广场舞;吐槽它,是对现实的无声反击。喜欢与不喜欢,这一刻都成了奢侈的情绪浮标。你我都有机会在广告评论区发挥亿点小小的存在感,仿佛自己的意见就能决定宝马明年将生产几台会说中文的未来车。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可真相往往很骨感:宝马的新世代,不是给普通人买的,甚至都不一定给普通人看的。你觉得它拉风,它却连你的视线都不稀罕。它的未来很光明,你的当下却还在等地铁。你羡慕的,是别人的未来和自己的无力,这种隔膜才是时代最深刻的黑色幽默。你说你要追求美和未来感,结果只是广告片里的一声配乐。你看车变酷,钱包变扁,广告变炫,梦想这玩意儿,就像宝马的前脸一样,看起来很新潮,摸起来很冰凉,坐起来很遥远。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现身广州,广告吸睛,网友评论两极-有驾

最后,宝马概念车在广州街头现身,变成一场全民的自我投票:有人丢钱买时代的门票,有人丢脸说“看不上”。但无论你用什么姿势围观,宝马都不会因为你的点赞和吐槽掉一块漆。它仍然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炫耀着高冷的概念美,像个大号的朋友圈背景板,让我们这些活在算法边缘的人类,继续在评论区里DIY一点存在感——倘若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喜欢它,没关系,反正灵魂和月供总要选一个。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