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讲真,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但组合起来看就特别有意思。东风汽车,一个在国内市场突出一个“稳健”,或者说有点“佛系”的老大哥,突然在北非搞起了闪电战。又是突尼斯开新车发布会,又是给埃及发了192台车的“乐高积木”散件。
这操作,典中典。上来就得下一个暴论:所有车企的出海,本质上都是一场“战略转进”,翻译成人话就是,在国内这个新能源斗兽场里实在卷不动了,只能跑出去“渡劫”。
你以为是“国际化跃迁”?不,这是“进ICU之前先去KTV”。
国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硫酸海。价格战打得跟不要钱一样,技术名词一天一个样,友商发布会恨不得直接掏出激光枪把对手毙了。小米把桌子掀了,比亚迪直接把餐厅爆了,蔚来的乐道连隔壁小孩手里的棒棒糖都没放过。在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体面是不存在的,共赢是想太多了。唯一的法则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时候,你作为一个身在局中的玩家,你怎么办?硬刚?头铁娃的下场通常都很惨。降价?你降八千,人家直接降一万八,还送全套家电。讲技术?用户听不懂,用户只关心沙发彩电大冰箱,再加一个看起来很6的自动泊车,能在亲戚朋友面前装个杯就完事了。
所以,东风的操作就显得无比真实且明智。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东风这操作,有点像我当年玩游戏,大号在服务器里被杀得生活不能自理,一怒之下跑去新区开小号虐菜。一样的技能,一样的装备,在新区你就是神。
你看他在突尼斯发布的几款车,Shine、ShineMax HEV、Box,这些在国内只能算标配的铁皮罐头,扔到北非市场,那是什么?那是压缩毛巾遇水膨胀,瞬间就成了五星级酒店的豪华浴巾。为什么?因为那边没见过这种阵仗。他们还在为多个气囊、一个大点的屏幕而欢呼的时候,我们这边已经开始讨论800V快充能不能一秒钟干到80%了。
这就是降维打击。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你跟一群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在篮球场上拼刺刀,你顶不住的。你的经验在绝对的力量和速度面前,一文不值。但如果你抱着篮球跑到隔壁幼儿园呢?你就是乔丹附体,你就是天选之子,随便一个胯下运球都能引来一片惊呼。
东风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儿。国内的竞争烈度,已经让这些老牌车企的心态彻底爆了。他们的体系、他们的决策流程、他们的成本控制,根本跟不上一帮互联网疯子的节奏。打不过,那就跑。这不丢人,这是生存智慧。
再看那个发往埃及的192台KD订单,更有意思了。什么叫KD订单?就是把一辆车拆成1200多个零件,像一盒巨大无比的高达模型,打包送过去,让埃及当地的兄弟们自己动手组装。
这操作骚不骚?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
表面上,这叫“深化战略合作”、“带动当地就业”、“中国智造,惠及全球”。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但你往深了想,这套路的精髓就两个字:绕。绕开关税壁垒,绕开运输成本,绕开各种贸易限制。我不是在卖车,朋友,我是在跟你玩儿拼图,我是在输出技术和管理。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情节,一个高手打不过同级别的对手,怎么办?他不直接硬刚,他开始炼丹、画符、搞阵法。他把自己的力量,用一种对方看不懂、也管不着的方式渗透过去。等对方反应过来,自家后院已经全是我的小弟,人手一把我画的符。
卷,就硬卷,卷出亚洲,卷向世界!
所以别再跟我扯什么“国际化布局”的宏大叙事了。讲真,我有时候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的勇气,虽然这个勇气大部分时候是被逼出来的。国内的车企,有一个算一个,现在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下一个“突尼斯”在哪?下一个“埃及”在哪?
因为在国内,你面对的是一群已经杀红了眼的“道诡异仙”,他们不按套路出牌,他们的逻辑是混乱的,他们的目标是干掉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而在海外,你面对的可能还是一群讲道理的正常人。用魔法去打败普通人,胜算当然大。
这种降维打击能持续多久?不好说。也许很快,当比亚迪、小米这些卷王也开始认真搞“出海”的时候,非洲大陆也会变成下一个修罗场。但至少现在,还有窗口期。能喘口气,能多活几天,能多赚点钱回来在国内继续烧,就是胜利。
是是是,我知道这个逻辑听起来有点犬儒。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你看特斯拉,它在国内被各种围剿,但它的品牌玄学还在,买它的人就是信这个,你跟他说性价比,他跟你聊马斯克的火星梦,这天就没法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东风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海外市场,趁着当地用户对中国品牌还处于“不明觉厉”的阶段,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玄学”。
当第一个突尼斯小哥开着东风Box,在朋友面前秀他那个能看视频的大屏幕时,玄学的种子就种下了。
所以你看,商业的尽头有时候不是技术,也不是品牌,而是地理。只要跑得够远,你的缺点都能变成特点。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不讲武德,只讲物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