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电动车出口需办许可证;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征求意见;奇瑞港股上市 9月车事月报

车友们,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政策调整、技术升级、企业动态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 作为关注汽车行业多年的老车迷,我发现这个九月特别有意思——既有影响我们购车决策的指标政策调整,也有关乎行车安全的强制标准出台,还有中国车企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表现。

说到影响咱们买车用车的政策变化,北京这次放了个大招。 普通小客车指标可以不限次数切换购置燃油车或新能源车,这个政策真是太贴心了。 我有个朋友之前一直在纠结,既想尝试新能源车又担心以后换回燃油车麻烦,现在彻底没这个顾虑了。 这种灵活性确实能促进更多人选择新能源车,对推动绿色出行很有帮助。

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截至8月底全国充电桩已经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超过50%。 这个数字让我想起去年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经历,现在情况应该好多了。 不过充电桩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希望接下来能在布局上更合理些。

关于汽车安全的新规这个月也有重要进展。 辅助驾驶强制国标正在征求意见,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也要出台强制性标准。 这些都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 我试驾过不少带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发现不同品牌的系统差异很大,有个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实是好事。 车门把手看似小事,但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就是生命通道,这个标准来得太及时了。

说到新能源车,明年起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需要办理许可证了。 这说明咱们的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需要更规范的管理。 想想在慕尼黑车展上,上百家中国企业参展,从整车到零部件,中国制造正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

明年起,电动车出口需办许可证;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征求意见;奇瑞港股上市 9月车事月报-有驾

车企方面的大新闻当属奇瑞终于在港股上市了。 从2004年首次尝试到现在,整整21年,七次冲击资本市场,这份坚持令人佩服。 这次募资91.4亿港元,是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看来资本市场对中国车企还是很有信心的。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保时捷居然宣布要重新重视内燃机车型,延长现有燃油车和混动车型的生命周期。 这在全面电动化的浪潮中显得特别另类。 看来即便是高端品牌,也要面对市场现实的考验。

在行业规范方面,六部门联合开展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很及时。 现在汽车圈的网络水军、恶意炒作确实该管管了。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质量进行专项抽查,这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很有必要。 毕竟买车是大事,质量安全不能马虎。

还有那个“天账期”承诺,17家主流车企都表态要落实。 这对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很重要,供应商能及时收到货款,才能保证零部件质量,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国际市场上,美国开始对欧盟汽车征收15%关税,这对欧洲车企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代汽车的罢工事件也提醒我们,汽车行业的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挑战。

说到智能化,中汽中心在天津投资近20亿建设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2028年建成。 这意味着我们在智能网联领域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禾赛科技在港股上市,成为全球激光雷达最大IO,这些都说明中国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看着这些变化,我不禁在想,现在的汽车行业真是处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 从政策到技术,从国内到国际,每个环节都在快速演进。 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跟上时代步伐,也要保持理性判断。 毕竟买车是件大事,既要考虑眼前需求,也要着眼未来发展。

车友们,你们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 在选车时会更关注哪些方面? 是更看重智能化配置,还是更在意安全性能?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