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不装了,摊牌了,李云飞老师大手一挥,公布了一组听起来非常赛博朋克的数据:我们家带“天神之眼”智驾的车,已经卖了170多万辆,这些车像勤劳的工蜂一样,每天给服务器贡献1个亿公里的路况数据。
1个亿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你从地球走到太阳,还差大概一半路的时候,比亚迪的数据库就已经更新完了。讲真,这个数字一出来,同行看了都得傻,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把自己的智子锁死,生怕被这种地球蛮力给暴力破解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一堆数据吗,有啥用?诶,这你就不懂了。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战,车圈也一样。你以为比亚迪在造车吗?不,它在修仙,在搞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赛博飞升”。
这170多万辆车,就是170多万个分布在人间的“道友”,每天兢兢业业地在路上跑,其实是在采集天地间的“灵气”,也就是路况数据。然后把这些宝贵的“灵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回云端的“祖师爷”那里。祖师爷拿到了这么多道友的香火念力,日夜修炼,炼成了更牛逼的算法“心法”,再通过一个叫OTA的东西,把新“心法”传授给所有道友。
这是一个完美的修仙闭环。只要道友够多,香火够旺,祖师爷的修为就能指数级增长。什么自动上下匝道、跟车超车,这都是筑基期的小法术。真正要渡的天劫,是什么?是城市里的老头乐。
我跟你说,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马斯克那里,就在中国每一个城乡结合部骑着老头乐的大爷手里。他们的走位,他们的意图,他们的突然刹停和鬼魅横穿,是任何图灵机都无法预测的混沌。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谁的智驾能先一步预判大爷的预判,谁就能第一个得道飞升。比亚迪这套“人海战术”,就是想用170万个摄像头去穷举所有大爷的行为模式,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社会学,是玄学。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智能”设备反复折磨过的中年人,对此感触颇深。我的车位旁边有个消防栓,每次自动泊车,我的车都觉得那个消防栓下一秒就要扑上来咬它,叫得比杀猪还惨。这就是算法的“我执”,它不懂人情世故。比亚迪现在干的,就是用海量的数据去磨平这种“我执”,让AI学会看人脸色。这事儿吧,听起来挺对的。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这套逻辑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让智驾“开窍”,还能让油耗“悟了”。DM-i车型最近OTA,亏电油耗直接干到了2.6L。有车主说,同样一箱油,现在能多跑80公里。这叫什么?这就叫祖师爷看你修炼刻苦,不仅传了你新心法,还顺手给你打通了任督二脉,让你吸收灵气的效率都变高了。讲真,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又感觉异常贴切。
现在整个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究点体面,你出个新技术,我降个价,都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现在比亚迪这种玩法,属于掀桌子式竞争。它不跟你拼单个技术点的优劣,它直接跟你拼规模,拼数据,拼一个让所有对手都绝望的增长飞轮。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现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这种玩法,就问你怕不怕?它几乎是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我的车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我的进化速度是最快的。你今天买到的车,下个月可能就是另一台车。这就像你买了个压缩毛巾,回家一泡水,嚯,变成了一个浴缸。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阿喀琉斯之踵。朋友的汉L,高速上确实省心,但一场暴雨就能让“天神之眼”秒变“凡人肉眼”,乖乖让你接管。市区的电瓶车依然是所有智驾的共同噩梦。这说明什么?说明祖师爷的修为还没到家,面对“水系”和“敏捷系”的攻击,还是会手忙脚乱。那个泊车系统出问题导致事故能包修的政策,听起来是底气,其实也是一种对赌,赌170万信徒不会同时遇到bug。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说白了,比亚迪正在用一种最朴素、最暴力、甚至有点不讲理的方式,去冲击一个由“品牌玄学”和“技术崇拜”构建的旧世界。它不在乎你信不信,它只在乎它的信徒够不够多。当170万辆车变成1700万辆车的时候,每天产生的数据就不是1亿公里,而是一个天文数字。到那时,算法的迭代会快到什么程度?可能你早上上班时车还不会讲笑话,晚上下班它已经开始跟你探讨宇宙的起源了。
所以,最终决定比亚迪这套体系成败的,不是实验室里的工程师,而是每一个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用户,和每一个在马路上随心所欲的老头乐驾驶员。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反正这场大戏,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