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错失问界——爆款产品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去4S店看车,试驾了好几款,回家纠结了半个月,最后下定决心要买的那天,却发现心仪的配置已经没货了,或者优惠活动刚刚结束。 那种捶胸顿足的滋味,想必不好受吧?

广汽错失问界——爆款产品-有驾

广汽集团最近就尝到了这种滋味,不过他们错过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时代。

还记得去年我试驾问界M5的那天,车子刚开出门店不到五百米,就被它流畅的鸿蒙座舱惊艳到了。 那感觉,就像第一次从功能机换到智能手机,明明外观都是屏幕加几个按钮,内在的体验却天差地别。 和我一同试驾的还有一位开了十年燃油车的老司机,他盯着中控屏愣了半天,然后喃喃自语:“这车机,比我家的平板还流畅。

这种流畅,本可能属于广汽。

几年前,华为伸出橄榄枝时,广汽不是没有动心。 但就像相亲市场上条件优秀的男女,总担心对方图自己什么。 广汽当时担心的是什么? 是怕失去自己的“灵魂”。 这个听起来很玄乎的词,说白了就是品牌主导权和核心技术能力。 广汽担心用了华为的智能驾驶、鸿蒙系统,自己就沦为了“代工厂”。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时机错了。

记得我和一位问界车主聊天,他说选车时根本不在乎这车是华为造的还是赛力斯造的,“我买的是体验,不是工厂的名字”。 这句话点醒了我——消费者要的是好产品,不是谁的“灵魂”。

回过头来看,广汽的担忧确实有些多余。 你看现在的问界车主,有人会因为华为深度参与而觉得赛力斯没有灵魂吗? 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华为赋能带来的卓越体验。 就像没有人会觉得用了高通芯片的手机就是高通的代工厂一样,在智能汽车时代,供应链的合作本就该如此开放。

广汽当时做出这个决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家的埃安卖得正火。

那段时间,广汽埃安的销量节节攀升,表面上风光无限。 但经常研究车的朋友应该知道,埃安的销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B端市场,特别是网约车。 我家小区门口就经常停着几辆埃安,十有八九是网约车司机的车。

广汽错失问界——爆款产品-有驾

B端市场固然能带来销量,却很难建立品牌忠诚度。 你会因为经常坐埃安的网约车,就决定自己也买一辆吗? 恐怕大多数人不会。 这和问界形成了鲜明对比——问界的车主很多都是被朋友推荐购买的,那种自发形成的口碑,才是品牌最坚固的护城河。

等到广汽回过神来,市场已经变了天。

去年年底,广汽终于决定重新牵手华为,但这次的合作已经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新的合作不再是华为介入最深的“鸿蒙智行”模式,这意味着广汽的新车将无法进入华为强大的线下门店销售。

车友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华为的线下门店可是问界成功的秘诀之一。 我上次去华为门店,本来是去买手机的,结果出来时竟然预约了问界M9的试驾。 这种流量优势,是传统4S店难以比拟的。

广汽错失问界——爆款产品-有驾

更让人遗憾的是,华为的“四界”格局已经定型,明确表示不会新增“第五界”。 这就好比一场派对,广汽来晚了,最好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了。 问界、智界、享界、傲界,这四个品牌将瓜分华为最顶级的资源倾斜和品牌背书。 广汽的新品牌,只能从零开始打造知名度。

现在的智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蓝海。

我上周末去逛车展,新能源区域人山人海,各个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 比亚迪的展台永远围满了人,理想L6前排起了试驾的长队,小米SU7旁边不少年轻人在拍照。 那种感觉,就像走进了周末的购物中心,每个店铺都在抢客。

在这种环境下,广汽要如何突围? 靠什么让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多看它一眼? 这些问题,恐怕广汽自己也还在寻找答案。

说起来,广汽的犹豫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诺基亚。

广汽错失问界——爆款产品-有驾

诺基亚不是没有看到智能手机的趋势,也不是没有技术储备,就是在转型的路上走得不够坚决。 等它下定决心全面转向智能系统时,市场早已被苹果和安卓瓜分殆尽。

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往往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既想保住现有的江山,又怕错过下一个时代。 这种纠结完全可以理解,但市场从来不会等待任何人的犹豫。

与广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赛力斯。

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车企,凭借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一跃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新贵。 我认识一位赛力斯工厂附近的朋友,他说这两年眼看着工厂周围的配套越来越完善,工人的待遇也水涨船高。 “一条合作,改变了一个企业的命运。 ”他这样感慨道。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车企都应该完全依赖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 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勇敢拥抱变革。

比亚迪走了全栈自研的路,同样很成功;理想、蔚来也在探索自己的技术路线。 广汽的埃安其实也有不错的技术积累,只是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它本可以走得更快一些。

车友们,你们选车的时候,会更看重车的智能化体验,还是更在意品牌的自研技术呢?

在我看来,普通消费者其实不必纠结于技术是谁研发的,车的本质是服务人的工具,好用才是硬道理。 就像我们用电不会关心发电厂是谁家的一样,开车也不必过于纠结代码是谁写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每次我在车友群里讨论这个问题,总能引发激烈争论。 有人坚持认为核心技术必须自研,有人则认为整合资源才是未来趋势。 这种争论本身没有对错,只是反映了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广汽的故事,给我们每个普通人也提了个醒。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过于纠结“完美选择”而错过时机,往往会导致更大的遗憾。 这不只是选车,更是选工作、选房子、选人生方向时都会面临的困境。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勇气,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毕竟,机会窗口不会永远敞开,它只对那些敢于把握的人微笑。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企业决策者,面对类似的合作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呢? 是像广汽一样谨慎观望,还是像赛力斯那样全力投入?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Model Y减配版便宜10%,真香还是真坑?
叫我嘉嘉
买凌志plus前必看:省60%成本的大空间神车,真的适合你吗?
油耗计算机
邵武汽车流动补胎,附近24小时换轮胎救援电话教程,变量3变量4完整指南
心三亮v
01:02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吉利帝豪底盘大面积生锈,这谁受的了?
永恒说车
01:24
二手车出口非洲价格表
甜甜剧瘾社
米体曝伊布新购!再添法拉利,价值超 360 万欧
非诚勿挠eJ
00:51
福建霞浦阿维塔轿车着火事件,一个神网友说她找到了原因!看完让我大吃一惊啊,他觉是因为车子充的电有问题。说因为充了劣质电,还分风电水电高纯度、火电杂质多,这脑洞也太大了!先不说电根本没有纯度这说法,电网里的电早混在一起输送了,根本没法挑来源。更离谱的是七天无理由退电,这纯属瞎编乱造。山西火力发的电就不建议用,污染大,杂质多,用多了还得去清洗电箱。这原因当真是厉害,我默默的竖起了我的大拇指点了赞大伙觉得这是起火的原因之一吗?我看完这个新闻,脑子嗡嗡的,感觉这哥们儿思路太跳跃了。记得我去年买了辆电动车,那天晚上充电,插上插头就躺沙发上看剧了。电线嗡嗡响,手机显示充着呢,我还想,电不就是电吗?怎么可能分高低纯度?后来我查了查,电网电都是混一块儿的,全国各地通过高压线来回调配,谁家用风电谁家用火电,早搅和成一锅粥了。真要分来源,那得是实验室里玩的把戏,现实中开车充个电,车子可不管电从哪儿来,只要电压稳就行。说起这个着火事件,我想起前阵子自己开车去超市,半路空调坏了,车里热得我直冒汗。新闻里阿维塔车着火,可能是电池短路或啥机械故障吧。那个网友说充劣质电会污染车子,还得清洗电箱,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
茁昭泳鸦蔡峙
高端老年代步车选哪个牌子好?邦邦车老年代步车必买!
数码测评官
F1历史上车队总冠军争夺白热化,McLaren凭借本赛季提前夺冠实现10冠里程碑,昔日霸主地位重新引发车迷激烈讨论
逍遥游渊
00:34
上汽大通v80短轴低顶床车,下地库商务接待,一家人周末出去游玩
悬崖舞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