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UV和硬派越野,这俩你真别轻易混淆,各玩各的套路,谁也不服谁。
但最近有辆车扎着“军车范儿”悄悄潜入了都市丛林——猛士M817。
这名字一出场,自带一种“退役特种兵穿西装去写字楼应聘”的画风,让人琢磨半天:智能科技加持的硬派越野,真能秒杀城市用户的心吗?
这么玩,是不是有点拼?
当“泥地小霸王”遇见“5G人生”,会不会擦出啥火花?
咱不急着下结论,先来细品猛士M817到底靠啥立身,再聊聊它到底有多“猛”,有没有猫腻。
说起猛士M817,绕不过它和华为这段“联姻”。
不是那种走过场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真刀真枪的技术深度绑定。
猛士科技直接拉上华为玩深度定制,挂上百分百乾崑智能系统——一句话,不是贴标,是倒腾了根子。
据说,车上的自动驾驶、车机到通信模块,全都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看家本领”。
有些科技圈朋友用调侃方式来形容这局面,猛士的底盘和动力是“猛男健身房”,华为则负责脑子和网速。
把肌肉和智商打包卖,真是挺新鲜。
具体说起来,猛士M817把自己的定位定在了“硬核越野插混+智慧驾驶”双线高能出击。
这可不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动力方面,1.5T发动机配大号电机,组出今晚主角505千瓦的综合输出,实打实的百公里加速能做到5.2秒左右。
这成绩都快跟高性能轿车掰腕子了——不愧是“猛”字当头。
而且它还敢宣称,插混还能纯电跑15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上下。
简单说,不用着急找加油卡,也不怕电池焦虑,功力兼备。
要说越野,这车也把底给亮出来了。
九种驾驶模式,空气悬架调到极致,离地间隙一拉就能从45毫米直奔105毫米,可谓“跷二郎腿都不怕褶皱”。
甚至官方说涉水深度直逼900毫米。
听着就让人想下班后直接去河里漂移,也不怵雨天沙坑。
外观那块,猛士M817继续走猛士老祖宗的硬朗戏路。
车长就是个“大块头”,足足5米1,轴距直逼3米,压马路就是“出门就是主角”。
前脸发光车标,LED灯带,保险杠结结实实地怼在那儿,能和城市SUV秀气前脸形成鲜明对照。
尾部弄了外挂备胎,十字尾灯,堪称“越野武器库的打卡圣地”。
六种配色取名都跟地理课挂钩——秦岭绿、昆仑白,带点“地理奥赛冠军的自信”。
侧面方方正正,轮眉壮实,上公路胎还是越野胎,看你出门想不想“撒野”。
门把手大家本以为能逼格点儿,但厂家就是来个机械式,理由是“不整虚的,靠谱最重要”。
有一说一,这点挺接地气。
说到内饰,猛士也没玩花里胡哨。
三种内饰配色,方向盘做成两幅,仪表盘尺寸10.25寸,中控屏直接15.6寸,能当沙发小影院。
钢琴键式按键,加个抬头显示、后排控制屏,细节收拾得挺齐。
车机系统搭的鸿蒙5,手机互联、语音控制、投屏啥的安排到位,能手机控就不用怕找不到功能菜单,
官方吹一波用户满意度特别高,不过具体多少分目前没交代,属于“有待网友实测”系列。
智能这话题,猛士和华为下了“大本钱”。
自动驾驶系统整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全都给你装齐,号称能高速、城市、越野一条龙辅助驾驶。
功能上,自动泊车没跑,高速上能自己刹停到130公里。
还说有专门识别异形障碍的硬派越野功能,甚至爆胎也能稳当保持状态,连远程监控都给你安排了。
听起来像是“老司机带娃上学全套保险”,但实际有没有车。友会反应,一切等时间给答案。
通信模块也不差事,华为的鲸鳍天线出道,信号据称能覆盖偏远地区,你要真跑到开发区山沟里搞野营,估计不用掉线找人,号称“有信号就是硬道理”。
四驱系统还能“变身”,纯电、插混、增程模式随便切。
空气悬架有六挡高度,最小转弯半径5.2米,还能开出原地掉头3.5米的“小钢炮”姿态。
对就是那种,一大块头想在胡同里掉个头,不用后悔钻进来了。
说到价格这块儿,相比猛士M917和市面上一些豪华越野标杆,猛士M817直接拉低门槛。
31.99万到34.99万,属实亲民不少,和坦克500、比亚迪仰望U8这些主流越野比起来,确实优势明显。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选装包和售后政策目前都没细讲,大家关注的“后期维护费用”暂时还悬着一口气。
不过从现有资料来看,基础配置算比较实在——电动踏板、隐私玻璃、多模式四驱统统给安排了,这点对“用车精英”来说也算少点担心。
内外配置和细节说得差不多,智能和越野的结合算本车的最大噱头。
猛士以前军用底子,路子走得是“硬刚户外不服城市”,如今转型瞄上民用圈子特别是高端都市用户。
跟华为联手,明显不是来混个脸熟,鸿蒙系统不用多说,只要你喜欢用手机互联,直接一键搞定旅行计划,甚至能现场生成旅行视频,号称“智能旅行伴侣”。
对年轻一代、喜欢户外拓展、摄影玩家来说,这波操作颜值和功能可能真有点吸引力。
但问题也在这儿。
你说30万,买个硬派越野,还带全套智能系统,是不是会有“反向担忧”?
实打实地开到烂泥地、荒山或者暴雨天,雷达能不能稳准快?电子系统会不会和机械部分闹脾气?
比如空气悬架,厂家说行程150毫米,涉水深度900毫米,数据很好看,可实际经验还是没法一口说死,都是等用户用上一两年再见分晓。
大家都明白,纸面参数只是开胃菜,实地开车才是主食。
猛士虽然拼了转型,但越野市场变化本就够快,各路新秀“你方唱罢我登场”,压力一点不比城市SUV小。
这车主打的是科技与越野的双生花,但也避免不了老问题:智能系统会不会在极端天气出BUG?软件升级是否及时?硬件保养算不算方便?这些都是不少人聊起时绕不开的话题。
要说厂家态度倒挺诚恳,宣称是首款华为深度整合的越野产品,还许诺以后还会推更多同路车型,但具体能不能像坦克500那样稳坐市场,还要问用户的钱包和口碑。
举个明明白白的小例子吧,就像前年一批新势力智能SUV,上市头一个月各种花式安利,半年后APP升级跟不上、传感器断联、售后堪忧,还是被一众老司机“吐槽批发”,搞得厂家后来都不敢轻易说自己“智能领先”。
如今猛士携华为硬技术来敲门,难保不会碰上类似问题,大家都盼望这次能有所突破。
另外,猛士M817的个性化需求虽然不算极致,但已经算入门门槛够低,六种外观配色、三种内饰方案、可选公路胎越野胎,看你是想“下班越野”、还是“节日冒险”都能安排。
不过选装包目前没个说法,后期服务多半也得等官方详细披露。
话说回来,好多人买越野车图啥?
不就是想要“下得了泥地,上得了高速,偶尔还能拐去郊区拍个照片”么?
这批次的新猛士其实瞄准的,就是那一拨又想越野又舍不得丢智能科技的都市青年,主打一个“成年人要啥都有”。
现在M817刚刚上市,后续真实口碑未见端倪,说实话,对那些真正在乎越野性能和科技融合的用户来说,猛士到底能不能演好“科技硬汉”,不光看纸上参数,还得体会用车的真实感。
目前电池续航和油耗数据看着漂亮,能否经住日常用车和极限路况的考验,还得看时间煮出来的答案。
另外,城市用户会不会真的接受“硬派军车”加智能系统,这也是要打问号的。
换句话说,猛士既要让爱冒险的野路子车友满意,又不能丢掉年轻消费者对智能的期待——这事有点像同时哄好老丈人和女朋友,左右逢源,怕是没那么轻松。
回头一看,猛士举着军用底盘的旗,联手华为上“猛士智脑”,开价比竞品低不少,面子里子都试图照顾。
但车买的是体验,不是冷冰冰的参数单,实际能不能“不虚城市,更不怯野地”,还得等时间、用户和路况来验证。
如果真能把智能和硬派越野桥接起来,指不定以后会成为细分市场的新“大哥”,可要是每个环节都出点小差错,那就是“科技越野的年度惨案”。
用户选它,到底是看重猛士的军工血统,还是更相信华为的智能系统——有人买为了情怀,有人看重性价比,更多人估计还在等等看。
说真的,猛士M817这波“硬汉智能组合”想打破行业壁垒,不光是产品本身,还得看供应商配合、售后服务、用户耐心和舆论引导一起帮衬。
科技和越野能不能同步升级,不是一场发布会就能决定,有的软件“踩雷”、硬件“掉链子”,可能就是品牌生死分水岭。
市面上不是没人做过类似尝试,但要真做成行业颠覆,这条路没那么平顺。
扒拉到底,现在最实用的建议,其实还是“看用户怎么活用,看厂家后续怎么升级,看媒体和网友怎么一起‘验货’”。
这个圈子,不炒噱头、不看广告,看实际体验才是真理。
你会买吗?
你更看重越野性能,还是智能体验?
猛士M817能不能成城市和野外的两头通吃,把“硬核越野”变成“智慧伙伴”?
留言聊聊你怎么看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