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高速走过隧道的人都会深有感触,隧道里的灯光都比较昏暗,开着导航的话也会提示我们,进入隧道,请开车灯。交通法规也规定了,进入隧道灯光变暗,要减速慢行,开启近光灯,保持安全车距,禁止超车,按车道行驶。的确是这样的,特别是晴朗的白天,外面光线很好的时候,在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确实啥也看不清,比较危险。
有人就说了,灯光太暗了,怎么就不能换成亮一点的,减少与外界的明暗差,进隧道不就安全点了吗?在里面行驶也就不用开灯了。其实灯光暗可不是为了省电,这里面有很多门道,人专家早就研究好了,不可能为了省点电费而忽视了行车安全。
很多人以为灯越亮视线越好?这不对,隧道内的灯还真就不能过于明亮。它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冲,让我们的眼睛舒服一点,对眼睛的刺激最少。眼睛跟相机镜头似的,得有个适应过程。从外界很刺眼的道路上,突然钻进隧道中。眼睛原来已经适应了明亮环境,突然就变成了昏暗环境,此时瞳孔得赶紧放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睛,这样才能看得见。
就好比晚上睡觉,刚关灯的一两分钟里,你会看到屋子里非常黑,什么也看不到。当过上五六分钟,眼睛就逐渐适应了这个黑暗,也就能看清一些东西了,就不觉得那么黑了。
跑高速不光是白天跑,晚上也有很多车辆,如果隧道内灯光太亮,那么晚上进出隧道也是一种历险。外面一片漆黑,突然进入很亮的隧道,被亮光刺得睁不开眼睛,同样是啥也看不见,想要调整过来需要更长时间。
刚适应了这个强光,又该出隧道了,出去光线突然变暗,眼睛又看不见了。进去时看不见,出来时还看不见,这不是更加危险吗。隧道内太明亮,如果不是顶着大太阳跑,白天进去也会出现看不清的情况。所以说,里面的灯光不能太亮了,太亮比太暗的危害更大。
里面的灯光专业说法叫渐变照明,就是刚进隧道那一段,隧道口的灯光确实比里面更亮一些,然后慢慢变暗,到隧道中间保持一个稳定的亮度,快出隧道时再慢慢变亮。这就是为了让眼睛有个缓冲,不然从强光突然变弱光,再突然变强光,眼睛根本扛不住。
就跟你从屋子里突然跑到大太阳底下,得眯一会儿眼睛才能看清东西一个道理,隧道灯的设计就是帮眼睛眯一会儿。现在隧道里常用的钠灯,看着黄、显得暗,但光线柔和,穿透力强,尤其对雾气的穿透,还不刺眼,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那如果换成稍微亮点的,是不是就不用开车灯?并不是,隧道中你开大灯,并不是给你自己照路的,因为只要里面有灯,哪怕比较暗,但看清前方的道路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基本不需要给自己照明。它更大的作用是让你被别人看见。
就算隧道灯很亮,你不开车灯,你的车也不是那么明显。就好比晚上你在市区开车,路上都有路灯,同样得开大灯,主要也不是给自己照明,就是为了让后车提前发现我们。晚上四周黑暗,灯光再怎么亮,与白天也是有很大区别。
隧道里空间窄,车又多,要是大家都不开车灯,一旦有车减速,后面的车反应时间就短了,很容易出事。我有次在隧道里遇到堵车,前面有辆黑色小车没开车灯,减速了我差点没看见,还好反应快踩了刹车,不然就撞上了。隧道开车记住三点:一是提前开灯,进隧道前100米就把近光灯打开,别开远光灯,会晃到前车。二是保持车距,隧道里视线不好,跟车距离至少比平时多一倍。三是别变道,隧道里全是实线,本身变道就违法,也太危险,很容易发生事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