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增程版:它治好的不是续航焦虑,是家庭矛盾

小鹏,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工信部一张申报图,像是一封迟到的投名状。小鹏G6,这个曾经顶着800V纯电光环、被认为是“技术理工男”最后倔强的车型,终于要出增程版了。这一刻,不知道多少第一批G6纯电车主,心态有没有一点点崩。就好像你追了很久的独立乐队,突然有一天上了春晚,唱起了网络神曲。你不知道该为他高兴,还是该为自己逝去的青春默哀。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背叛”。一种对纯电原教旨主义的“背叛”。

讲真,之前的车圈,虽然大家嘴上都说“兄弟们一起发财”,但暗地里是分阵营的。搞纯电的,打心眼里瞧不起搞增程的,觉得那是“脱裤子放屁”的过渡技术,是落后,是不够纯粹。何小鹏自己,当年也是纯电路线的坚定捍卫者。但现在呢?不装了,摊牌了。当理想和问界靠着增程把销量卖到天上,把钞票赚到手软的时候,任何关于技术路线的坚持,都显得有点苍白。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门派,天天苦练内功心法,追求正道飞升。结果隔壁的邪派,靠着吸人内力的魔功,一天升一级,三天成掌门。你这边还在筑基,人家孩子都快能打酱油了。这时候你怎么办?是继续坚持你的名门正派,还是偷偷去后山也搞一本魔功秘籍来练练?小鹏的选择是,我全都要。白天我是名门正派,晚上我偷偷练功。

所以你看,小鹏推出增程版G6,压根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生存问题。当下的市场是什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比对手好10%,而是直接把对手存在的根基给扬了。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用户的“家庭需求”这个蛋糕做大了自己吃,那问界就是直接冲进厨房把面粉都给抢了。现在小鹏冲进来,发现蛋糕和面粉都没了,怎么办?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一起从废墟里捡面包渣。

小鹏G6增程版:它治好的不是续航焦虑,是家庭矛盾-有驾

G6增程版,就是小鹏扔向这个餐厅的第一颗炸弹。虽然威力可能不大,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活。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产品本身。增程版G6,外观内饰和纯电版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鸡贼的策略。它告诉市场:你看,我还是那个G6,那个设计前卫、操控优秀的G6,我只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塞了一个“烧油的压缩毛巾”。平时你用不到它,它就是个压缩毛巾。但当你长途奔袭、荒郊野岭、充电桩排队排到让你怀疑人生的时候,你把这块毛巾扔油箱里,它“嘭”一下就膨胀成一个随身加油站。

小鹏G6增程版:它治好的不是续航焦虑,是家庭矛盾-有驾

这他妈才是真实世界!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纯电车主,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纯电车的核心痛点,从来就不是续航里程的数字,而是补能的确定性。节假日高速上,服务区充电桩前那些望眼欲穿的眼神,比任何恐怖片都惊悚。你眼看着电量一点点掉,充电桩上的人还在悠哉地刷着短视频,那一刻你杀人的心都有。而增程解决的是什么?它用一个技术上不算先进,甚至有点笨重的发动机,为你提供了一种近乎无限的“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任何800V平台,任何超快充都给不了的。

因为加油站,它就像一个城市的公共厕所,虽然你平时可能觉得它脏乱差,但当你内急的时候,它就是圣光,就是救赎。

当然,代价是什么?贵。大概率要比纯电版贵个两三万。这笔钱买的是什么?你买的不是那个1.5T的发动机,也不是那套复杂的动力系统。你买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可以随时掀桌子不玩了的权利。一种在所有纯电车主都在为充电桩焦虑时,你潇洒地一脚油门开进加油站的权利。这种权利,这种优越感,值不值得三万块?我觉得太值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当一个产品开始解决用户的心理问题,而不是物理问题时,它的定价逻辑就变了。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饼,而增程车最值钱的,就是那个让你永远不用规划充电路线的“底气”。

至于说G6增程版的竞品,什么理想、问界。说实话,打不过。人家已经把“奶爸车”、“科技豪华”的标签死死贴在脸上了。小鹏现在下场,就像是人家火锅店都开成连锁了,你才在一楼支个摊卖麻辣烫。但小鹏的逻辑可能也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不让自己死掉。纯电G6是用来秀肌肉、拔高品牌的,增程G6是用来走量、换救命钱的。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左手理想,右手现实。

讲真,我现在开车最怕的不是没电,是导航突然把我带到一条只能过一个人的小巷子里,进退两难,血压拉满。这和小鹏的处境很像,纯电这条路走着走着,发现越来越窄,前面都是巨头,后面都是追兵。掉头?太丢人。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增程,就是旁边突然出现的一条岔路,虽然路况不好,但好歹能开出去。

小鹏G6增程版:它治好的不是续航焦虑,是家庭矛盾-有驾

所以,小鹏G6增程版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它证明了小鹏终于开窍了,终于从一个偏执的技术宅,变成了一个懂得看市场脸色的生意人。这不丢人。商业的本质,就是活下去。先跪着把钱挣了,再站起来谈理想,典中典。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多花三万买增程版G6,到底值不值?

我的结论很简单。如果你充电方便,90%的场景都在市区内通勤,买纯电,省下的钱干点啥不好。但如果你一年有超过两次以上的长途刚需,或者你压根就不想为充电这件事费半点脑子,别犹豫,直接上增程。

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贵的东西,是跟家里人解释为什么你们大过节的被困在高速上。那场争吵的成本,远不止三万块。

你买的不是车,是家庭和睦。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