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7下线51秒一台,订单还是排到4-8周,我的车怎么还没来?”
直播间的准车主估计已经眼巴巴刷弹幕催交付了。这次央视新闻的直播,尼格买提跑到比亚迪钛7的生产工厂,带大家见识了啥叫“中国智造”:从冲压、焊装到涂装、总装,就跟玩儿实况模拟一样,完全不用人工拧螺丝,全是一水的机械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率拉满,连误差都控制到1.8微米(差不多是头发丝的1/40),生产效率简直逆天。
不过效率高归效率高,交付需求还是压得产线“脚打后脑勺”。新车每小时能下线70辆,单月交付量都破万了,但首月4万订单还是供不上,很多准车主还得等4到8周,急得够呛。有人说,“我都能想象我的车正淋着雨接受测试,或者已经在港口码头准备发车了。”
但要说,等归等,品质的严谨确实让人服气。别的不说,光是钛7身上用的材料,就能让安全感直接拉满。车身关键位置比如A柱、后纵梁,用的是五层护甲结构,从热成型钢到超高强度钢再到填充物,每层的设计都考虑到碰撞防护,确保不折弯不变形。这不仅是冲压环节死抠精度,每批冲压件都有专门检测,误差控制得比你打游戏调整灵敏度还精准。
而焊接环节更有一种未来工厂的感觉:上千台工业机器人,6500个焊点自动化焊接,全程层层检测保障,这连你怀疑机器出差错的机会都不给。而涂装更是细致到色漆里含铝粉、蓝浆材质,不仅能防腐,还有特殊的保护功能。
还有总装和检测环节,简直就是新车的“毕业考试”:灯廊里一项一项测漆面动态,5公里路试模拟25种路况,连雨水都拿来淋测试车辆的密封性,能通过这一整套“酷刑”,是真正的颜值、性能双在线。
这次直播不仅展示了一个钛7长得好看、跑得舒适,更展现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布局+智能化设备+详细检测,就是把车辆品质打磨到极致的底气。比如核心零部件DM 5.0发动机和电机的产线,检测配置严谨到比你做高考模拟题还难。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产线即使效率高,还得排队交付。准车主们确实急,但看到生产环节的严谨,估计也更能耐心等一等了:“交车晚停一站,路试准才说稳,来晚但不敷衍。”
再多说一句:钛7的订单只会涨,未来还会推出6座、7座版本,甚至还有纯电车型的计划。对于大五座科技SUV这个定位,比亚迪这波确实稳得很。期待你的钛7能早点“上线”,也期待“中国智造”能更快更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