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作为一名汽车博主,这几年我前前后后换了三台车,试驾过的车型更是数不过来,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十几万的家用车到三十多万的“豪车”,算是踩过不少坑,也攒下了一些经验教训。
国内汽车市场这几年真是热闹得像过年,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新车上市跟下饺子似的,消费者看着眼花缭乱,选车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冤种”。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的血泪教训,总结出换车路上绝对要避开的“5不买”,宁可多花点钱,也别让自己后悔得想撞墙!
第一种,小众品牌和高危新势力的车,坚决别碰!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车企们都在拼销量、拼技术、拼价格,稍微一个不留神,品牌就可能被市场淘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品牌,或者已经传出财务危机的造车新势力,买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比如前两年有个品牌叫道朗格,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买了车没多久,4S店关门,保养维修都成了大问题。还有哪吒汽车,去年到今年一直深陷危机,销量断崖式下跌,渠道都不稳定。买这种车,表面上是图便宜,实际上是赌品牌能不能活下去。一旦品牌崩盘,修车找不到地方,配件买不到,车就成了“孤儿”,你说冤不冤?
第二种,不高不低的中配车型,买了容易后悔!
很多小伙伴买车的时候,预算卡得死死的,既不想买最低配,又觉得高配太贵,于是就选了个“不上不下”的中配,以为性价比最高。燃油车时代,这种思路可能还行,毕竟很多配置可以后期加装。可到了新能源时代,中配车型就是个尴尬的存在。
智能驾驶、座舱系统这些核心硬件,买的时候没选高配,后期想升级也加不了。比如我有个朋友买了某款新能源车的中配版本,智能驾驶功能残缺,OTA升级也没法补全,每次看到高配车主炫耀新功能,他都气得牙痒痒。
要我说,买新能源车要么咬咬牙上高配,硬件一步到位,后续OTA更新也能跟得上;要么直接买低配,图个省钱,反正不指望啥智能体验。中配?花了钱还得不到想要的功能,纯属给自己添堵!
第三种,低价豪车,看似香,实则坑!
这几年豪华品牌的价格一降再降,宝马5系跌到二十多万,路虎揽胜极光十几万就能入手,乍得不少人心动,以为自己圆了“豪车梦”。可买了才发现,豪车便宜的背后全是套路!首付低,贷款利息高,月供压得你喘不过气;车价降了,保养维修费用可没降,换个零件动不动就大几千。
我有个粉丝买了辆降价后的某豪华品牌SUV,修了一次前保险杠,花了快一万,气得他直呼“修车比买车还贵”!
豪华品牌的维保费用,普遍比普通品牌贵一倍甚至更多,买之前不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买回来就是给自己挖坑。所以,低价豪车听起来诱人,实际用起来可能让你心力交瘁,普通人还是悠着点!
第四种,400V平台纯电车和短续航插混、增程,买了用着窝心!
新能源车这几年技术迭代飞快,但市面上还有不少“落后货”。比如400V平台的纯电车,充电速度慢得像乌龟爬,遇到800V车型抢快充桩,功率还会被分流,充一次电能让你等得怀疑人生。
我之前试驾过一款400V的纯电车,标称30分钟充满80%,实际在第三方充电桩上足足等了快一小时,体验差到爆!还有那些纯电续航只有几十公里的插混和增程车型,乍一看价格便宜,实际用起来才发现,纯电跑不了几步就得充电,亏电状态下油耗又高得离谱,日常通勤都费劲。
想买新能源车,纯电就选800V以上平台,充电快、效率高;插混或增程至少选100公里以上续航的版本,用起来才不糟心。否则,买车省的那点钱,全在充电和加油的麻烦里还回去了!
第五种,OTA升级“假大空”的车型,买了等于买了个半成品!
现在新能源车都标榜能OTA升级,听着高大上,实际差别可不小。有些车型的OTA升级只更新车机系统,导航好点、界面漂亮点,核心的动力系统和智能驾驶压根不动,买的时候啥样,用到报废还是啥样。
我有个朋友买了某品牌新能源车,宣传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一年过去了,OTA升级就更新了个音乐播放器,智能驾驶还是“原始人”水平,气得他直骂娘。
买新能源车前,建议去论坛看看,哪些车型OTA频次高、覆盖广,动力、智驾、座舱都能升级的,才是真“智能”。否则,买了个“假OTA”的车,新功能跟不上,车没开两年就落伍了,那种感觉比买老款还憋屈!聊到这儿,我还想多说两句。买车这事儿,归根结底得看自己的需求和钱包厚度。
如果一年开不到5000公里,车放着落灰,保险费、保养费照掏不误,真不如打车来得划算。我有个邻居买了辆车,平时上班坐地铁,车一年开不到2000公里,电池都亏电了,车机系统还卡得跟老年机似的,修一次花了好几千,肠子都悔青了。
反过来,如果你真有通勤、接送小孩或者自驾游的需求,买车确实能让生活更方便,但也得擦亮眼睛,别被低价冲昏了头。给大家算笔账:一台15万的家用车,每年保险费3000,保养费两次2000,油费或电费按跑1万公里算大概4000,再加上停车费一年2000,固定开支就得小一万了。如果车买回来不开,这些钱等于白扔!
所以,买车前先问问自己:这车我一年能开多少公里?真有刚需吗?如果答案模糊,建议先缓缓,别急着下手。
国内汽车市场现在是真热闹,价格战打得眼花缭乱,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乘联会的数据说,2025年4月底全国乘用车库存高达350万辆,创了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啥?
不少车企为了清库存,降价促销还会继续,买车可能越来越便宜,但风险也越来越大。那些体量小的车企,说不定哪天就撑不住了,买了他们的车,售后没保障,维修找不到门路,车就成了“烫手山芋”。
所以,买车宁可多花点钱,选大品牌、选靠谱配置,也别图一时便宜当冤种!最后,分享个我自己的教训。2022年我花38万买了辆新能源车,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不到三年,二手车价直接腰斩到18万,相当于亏了一辆Model 3!
这事儿让我彻底醒悟:买车不能只看价格,品牌、技术、售后、用车体验,哪一个都得掂量清楚。希望大家看完这篇,能少踩点坑,买车的时候多长个心眼,千万别像我一样,当了回“大冤种”!
你呢?买车踩过啥坑?或者有啥选车心得?欢迎留言分享,咱们一起聊聊,帮更多小伙伴避开那些“坑里藏钉”的车!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不要忘了文末点赞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