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变轻、续航多、加速顺?镁在车身 动力 底盘里的作用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换了新车,兴奋地跟你分享驾驶感受,说得你心里直痒痒。 前阵子我就遇到了这么一档子事,一位老友刚提了纯电SUV,见面就滔滔不绝:“以前我那燃油车加满油跑高速顶多600公里,现在这车轻了不少,满电居然能多跑50公里! 油门响应也快,一点不‘肉’。 ”我好奇追问车子变轻的秘诀,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销售说用了不少镁合金部件。

这让我对“汽车轻量化”这个听腻了的词重新产生了兴趣。 为了弄明白镁在汽车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查了不少资料,还特意拜访了修车二十多年的周师傅。 经过一番钻研,总算摸清了门道,今天就跟各位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车变轻、续航多、加速顺?镁在车身 动力 底盘里的作用-有驾

说到镁合金,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轻得有底气”。 这可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而是在减重的同时还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对汽车来说简直是天作之合。 周师傅告诉我,现在不少车型都在三个关键部位用上了镁合金,每一处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驾驶体验。

先从车身说起。 座椅骨架、方向盘骨架、仪表盘支架这些藏在内部的部件,传统上都是用钢铁制造。 换成镁合金后,重量能减轻不少。 我那位朋友就深有体会,他说新车调节座椅比老车灵活多了,以前调靠背角度得使点劲,现在轻轻一推就能到位;方向盘也轻巧了,他爱人开长途再也不抱怨胳膊酸。 行业内的测算数据显示,镁合金替代钢铁制作这类部件,普遍能实现30%的减重效果。 可别小看这个数字,整车轻量化带来的油耗和续航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朋友那辆车,市区百公里电耗大概13度,而同小区另一位开同款但轻量化做得不够彻底的车主,电耗要到14度左右。 按一年开1万公里算,能省下100度电,电费能省60多块钱。 积少成多,几年下来也是笔可观的数目。

动力系统里,镁合金同样大显身手。 发动机的散热器、缸盖、曲轴箱这些关乎散热和动力传递的部件,现在也逐步采用镁合金制造。 周师傅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镁合金的导热性能特别出色,导热系数能达到150-200 W/m・K,而钢铁只有45-50 W/m・K,散热效率足足提高了三到四倍。 用在散热器上,热量散发得更快,发动机过热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 这让我想起以前开老款燃油车的经历,夏天开空调跑高速,水温表时不时就往高处窜,总让人提心吊胆。 后来试驾了一款采用镁合金散热器的车型,夏天跑长途水温始终稳如泰山,再也不用担心“开锅”的问题。

更让人惊喜的是加速体验的变化。 镁合金制造的缸盖、曲轴箱减轻了发动机的负担,动力响应更加直接。 同样是1.5T的车型,没有轻量化设计的车,踩下油门总感觉慢半拍;而用了镁合金部件的车,轻点油门动力就紧随而至,完全没有那种沉重的拖沓感。

车变轻、续航多、加速顺?镁在车身 动力 底盘里的作用-有驾

底盘悬挂系统是镁合金另一个大展拳脚的地方。 悬挂连杆、齿轮箱壳这些影响操控的部件,用上镁合金后效果立竿见影。 周师傅解释说,底盘部件轻量化后,车辆的灵活性会明显提升,特别是在过弯和变道时。 我亲自试驾过两款同价位的紧凑型SUV,一款明确标注使用了镁合金悬挂部件,另一款还是传统的钢铁件。 经过同一个直角弯时,用镁合金的那款车身侧倾更小,方向盘回正更快,没有丝毫晃晃悠悠的感觉;而钢铁件的那款,过弯时总感觉车身反应慢半拍,不得不提前减速。

镁合金还有个不常被提及的优点——抗腐蚀能力强。 不像钢铁部件,用上三五年就可能生锈影响操控手感。 周师傅根据他多年的修车经验告诉我,多数情况下,镁合金悬挂部件即使用上六七年,外观依然保持得很好,不需要频繁更换。

看到这里,估计有车友要问了:镁合金这么好,为什么不全车都用呢? 这就涉及到材料的局限性了。 首要问题是成本,周师傅透露,目前镁合金的价格大约是铝合金的1.5倍。 如果全车关键部件都用镁合金,车价可能会增加不少。 以15万左右的车为例,可能要贵出1到2万元,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需要掂量掂量。

高温强度不足是另一个制约因素。 发动机缸体工作温度能达到400℃以上,镁合金目前还难以承受如此高温。 所以现在主要用在缸盖、散热器这些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 想要在更高温的部件上使用,还得依靠合金化技术的进一步突破,这也是行业正在努力攻克的技术难题。

不过镁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相当乐观。 部分行业机构预测,镁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可能会从现在的70%左右提升到85%。 到时候,车门、发动机罩这些大型部件也很可能用上镁合金。 咱们国家作为镁资源大国,全球约88.6%的镁产量来自中国。 国内不少镁合金企业已经和主流车企展开合作,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成本很有希望降下来,让平价车型也能享受到轻量化带来的好处。

结合周师傅和我那位朋友的经验,我总结了几条选车用车的实用建议,供车友们参考:

选车的时候,别被“轻量化”这个笼统的概念糊弄过去,要主动向销售询问细节:车身和底盘具体用了哪些轻量化材料? 有没有镁合金部件? 很多车企不会直接标明“镁合金”,需要我们主动去问。

试驾时要特别留意两个感受:一是加速时有没有轻快感,二是过弯变道时车身稳不稳、会不会晃得厉害。 这些实际体验比参数表上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车变轻、续航多、加速顺?镁在车身 动力 底盘里的作用-有驾

开燃油车的朋友可以算一笔经济账:同排量的1.5T车型,没有轻量化设计的百公里油耗大概8升,用了镁合金的可能只要7到7.5升。 一年开1万公里,能省下50到100升油,按照现在的油价,能节省300到600元,长期开下来相当划算。

新能源车主可以重点关注续航差异。 一般来说,车重减轻10%,实际续航能提升5%到8%。 比如官方标称500公里续航的车,轻量化做得好的,实际能多跑25到40公里,相当于多了一次市区到近郊的往返。

维修时要特别注意镁合金部件。 如果不小心磕碰到悬挂、方向盘这些可能含有镁合金的部件,尽量找有经验的正规维修店。 因为镁合金的焊接和修复工艺与钢铁不同,普通小店可能没有专业工具,修不好反而影响行车安全。

不必盲目追求“全镁合金”,毕竟成本摆在那里。 只要座椅、散热器、悬挂这些核心部件用上了镁合金,就能感受到轻量化带来的好处,没必要为了“全镁”多花冤枉钱。

说到底,镁在汽车里的作用很纯粹:帮车辆减重,同时不牺牲性能。 无论是降低油耗、提升续航,还是改善操控性,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开车更省心、更经济。 当然它也不是万能药,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未来能否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还要看技术和成本能否取得突破。

我打算下次换车时,专门找几款明确使用镁合金部件的车型好好试驾一番,到时候再跟各位分享更详细的驾驶感受。 话说回来,车友们在实际选车过程中,会更看重车辆的哪些特性呢? 对于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车型,你们愿意为之买单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