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

最近这几天,但凡是关心点汽车消息的朋友,可能都被一条新闻给刷屏了:一辆奔驰的电动跑车,在赛道上连续跑了24个小时,总里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479公里。

这个数字一出来,不光是车迷们炸了锅,就连小米集团的创始人雷军,一个正在全力造车的大忙人,也忍不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感叹,说这个成绩“有点变态”。

很多人看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懵的,电动车不是最怕跑长途吗?

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能跑了?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厂家在吹牛?

这背后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名堂?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聊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5479公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跑出来的。

这可不是咱们平时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悠哉悠哉地跑。

这是一场标准又严苛的24小时耐力测试,地点是在封闭的专业赛道上。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汽车的“马拉松极限挑战赛”。

在这24小时里,车子几乎不能停,除了必要的充电和更换车手,其他时间都是在以很高的速度飞驰。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这种测试对车辆的每一个零件都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电动车来说,电池的续航能力、电机的持续高功率输出能力、以及整个电控系统的稳定性,都会被逼到极限。

在奔驰这次刷新纪录之前,纯电动车24小时耐力赛的世界纪录是由保时捷的明星车型Taycan创造的,成绩是3961公里。

这个成绩在当时已经被认为是电动车耐力的一个高峰了。

可没想到,奔驰这次直接把这个纪录提高了1518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1518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北京开车到上海的全部路程。

也就是说,奔驰在原来世界纪录的基础上,又多跑了一个京沪高速全程,这进步的幅度确实大得有点吓人,也难怪会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那么,创造这个奇迹的主角,这台名为奔驰AMG GT XX的概念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分析。

首先要明确,它叫“概念车”,意思就是它还不是我们能在市面上买到的量产车,更像是一个汇集了厂家最前沿技术的“实验室产品”,它的任务就是探索技术的边界,为未来的量产车铺路。

这台车之所以这么能跑,核心秘密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它拥有一套极其强大的“心脏”系统。

它用了三台奔驰AMG自己研发的特殊电机,叫做“轴向磁通电机”。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专业,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下。

我们现在大部分电动车用的电机,在结构上有点像一个“甜甜圈”,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

而这种轴向磁通电机,结构更像一张“大饼”,非常扁平、紧凑,重量也轻得多,但它能爆发出的力量却一点不小,功率密度极高。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这种技术最早是应用在F1赛车上的,因为赛车内部空间极其宝贵,需要用最小的体积实现最大的动力。

现在奔驰把它用在了这台概念车上,三台电机加起来的总功率超过了1360匹马力,动力非常恐怖。

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电机在高速巡航时效率很高,能耗更低,通俗点说就是“跑得快还省电”。

第二点,也是电动车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电池和充电技术。

我们平时开电动车最担心的就是电池过热和充电太慢。

这台AMG GT XX在这两方面都下了大功夫。

它的电池用了一种叫做“电芯直接冷却”的技术。

打个比方,普通电动车的电池散热,就像是给一整箱鸡蛋的外面吹风扇,外层的凉了,里头的可能还热着。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而奔驰这个技术,相当于给每一个“鸡蛋”(也就是电芯)都单独安装了一根小小的“冷却管”,热量一产生就立刻被带走。

这样一来,就算车辆一直在高速飞驰,电池也能始终保持在最舒服、最有效率的工作温度,不会因为过热而出现性能下降或者安全问题。

而在充电方面,它更是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速度。

得益于8.00伏的高压架构,它的平均充电功率超过了850千瓦。

我们现在在外面能用到的公共快充桩,大部分也就100到200多千瓦,850千瓦的速度是它们的数倍。

根据官方数据,这台车充电5分钟,就能增加40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个速度,基本上已经和我们去加油站加满一箱油的时间差不多了,这对于解决电动车的“充电焦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第三点,是一个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空气动力学。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空气。

车子越“滑溜”,穿透空气的能力越强,也就越省电。

这台车的外形设计得极其流畅,像一颗来自未来的子弹头,它的风阻系数低到了0.198。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现在市面上很多以低风阻为卖点的家用轿车,能做到0.23左右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更绝的是,它的轮毂上还设计了可以活动的叶片,在高速巡航时,叶片会闭合起来,让气流更顺畅地通过,进一步降低风阻;而在需要刹车减速时,叶片又会张开,像一个小小的“空气刹车”,辅助散热和制动。

正是这些在细节上不计成本的极致追求,才共同造就了它超强的耐力表现。

当然,咱们也得理性地看待这件事。

奔驰这次的壮举,更多的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展示,就像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告诉全世界它在电动化领域的深厚储备。

电动车耐力赛刷新纪录,奔驰AMG GT XX跑5479公里,雷军直呼变态!-有驾

这台概念车上的很多技术,比如那个850千瓦的超高速充电,短期内还很难普及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家用车上,因为它对充电桩本身的要求太高了。

但是,这次测试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纪录。

它向我们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电动车的潜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电动车“天生缺陷”的短板,比如续航短、补能慢、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在技术面前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这对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当奔驰这样的百年汽车巨头,在电动车这条新赛道上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实力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竞争的激烈性和机遇。

我们不能只看到对方的强大,更要看到我们自己的进步。

近年来,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和易四方平台,从安全和操控上给出了中国方案;蔚来的换电模式,则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用户的补能焦虑;还有像华为这样深度参与到汽车制造中的科技公司,用它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为汽车赋予了全新的价值。

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已经不是单靠某一项技术就能取胜的了。

奔驰用它的概念车在赛道上画出了一个技术的高峰,而我们中国的车企,正用数以百万计的量产车,在真实的道路上不断积累数据、迭代技术,用更贴近市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来参与竞争。

这场竞赛还远未到终点,未来的汽车市场,必将是全球品牌同台竞技、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