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车真的完胜燃油车?长途驾驶“真相”揭示它的甜与痛!》

你知道吗?我压根没想过,我这次的第一次长途驾车,居然会沦落到在服务区傻等充电。事情得从头说起。我前阵子一冲动,卖掉了陪了我五年的宝马3系,置换了一台所谓“智能”又环保的电动车。平时跑市区 ,倒还挺得劲儿。但上周回老家北京到沈阳,整整1100公里,我是真在电子屏幕前崩溃了。网上不都说电车如何方便吗?那些夸得天花乱坠的话,跟我刚经历的噩梦比起来,都是笑话。

《智能电车真的完胜燃油车?长途驾驶“真相”揭示它的甜与痛!》-有驾

走之前,销售小哥拍着胸脯跟我说:“您放心!充电随时随地,500公里续航跑高速不要太轻松!”可现实是啥,懂行的都清楚——别说500公里,你得跑路程折半的心理准备。事实证明,我的新车在高速上一脚油门踩到120码,跑到280公里就开始叫嚷“低电量啦赶紧去充电呀”。这是什么概念呢?你朋友开油车一箱油可以跑700公里,我的电车呢?跑到一半不到还发愁服务区停车位够不够,扛不住啊!

你还别说,我这次一路四趟充电,时间加起来起码废了3.5小时。你说正常加箱油五分钟解决战斗,换电车,充电为啥就至少得40分钟?我站在服务区充电桩边上,都感觉自己像在排队做核酸。服务区那会儿我也遇到了一位别的车主,小伙子开的是燃油车。他慢悠悠地加满油吃完一顿饭,我车刮蹭一下才充到80%。那会儿看他消失在高速上的背影,我真心都是羡慕嫉妒恨了。也甭提碰上一堆人排队,还得肉疼地等四十分钟才能够上去接个头。这日子,这场景,我说句大白话“啥啥都不是”。

《智能电车真的完胜燃油车?长途驾驶“真相”揭示它的甜与痛!》-有驾

最要命的,还是大晚上半路电量告急的那种感觉——我记得太清了,那会儿车上就剩15%的电,APP死活告诉我再熬50公里就能到下一个服务区。朋友们,这种状态下,人基本得绷着脸开慢点,空调都不敢开,就怕仿佛下一刻车速慢下来停在荒郊野外,真能把自己吓原地飞起!如果是冬天,续航直接再折掉20%,这就是把命豁出去给这车续电啊。我只能感慨一句:燃油车车主真的是无福消受这种体验。

经济账呢,我也算了一通。销售都跟我嘚瑟说“一度电一块钱,老省了!”实际呢?满打满算下来,高速充电钱每度平均居然到1.8元,比家用电贵了三倍。我这趟花了550块来充电,不错是比油车便宜了200块。但是额外3.5小时的充电时间和那些服务区吃的饭?加上休息的开销,通盘算下来,我不但没省钱,还多花了四百块。咋整,你说?就只能放下包袱继续熬着呗。

《智能电车真的完胜燃油车?长途驾驶“真相”揭示它的甜与痛!》-有驾

不能光说缺点,我也必须承认,智能电车确实有它高级的地方。比如我选的这款车,用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实在太好用了。高速上让它帮我自动跟车和变道,双手轻轻地放着就可以开。我开了800公里下来,感觉得劲多了,整个人都没像以前开燃油车那么累。再比如它的车舱静音效果也特别牛,不管是在市区还是高速上,车外的噪音都被降得很低。那次我用车载蓝牙跟老家亲戚视频聊天,他们居然听不出来我边开车边和他们说话,这低噪这效果,确实值个赞啊。

但不完美的地方也很显然,例如导航突然卡顿,或者自动驾驶莫名其妙就失效。都得第一时间手动调整,否则稍不留意,车子就可能直接让你搞砸。我做了心里建设,告诉自己“再等等,纯电动时代不会差。”而且旁边还有个老司机传授经验,说高速最好就是充到60%,速度快还能少掏钱。电车车主有点像一群自成一派的“修行者”,每个新手上路的都得一次次栽跟头,中级卡关后再进化大彻大悟。

《智能电车真的完胜燃油车?长途驾驶“真相”揭示它的甜与痛!》-有驾

现在我特佩服自己的这趟1100公里电车长途行。从北京跑到家,我算是彻头彻尾体验了电车那些花钱买了体验的坑。别的不说,电动汽车确实有进步像智能驾驶这点,那些小毛病虽然硬伤不少,但毕竟刚刚开始。城市里开开当然香,但长距离要做全套规划真得低头琢磨。最后一句,电车的优缺点各摆在这儿,您自个儿品。如果像我一样,平时通勤城市代步为主,体验当然不会差到哪去,但做长途旅行时,真的得打醒十二分精神。买之前三思,别一时冲动,后悔可真就是对着车发呆眼泪哗哗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