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法拉第未来突然发布FX品牌首款车型——Super One,一辆定位“纯电动中大型MPV”的新车。乍一听,贾老板终于要兑现“为梦想造车”的承诺了?可没过几个小时,各大汽车博主纷纷晒出对比图:这车,怎么越看越像魏牌高山9?前脸改个灯、车尾换标、内饰套壳,就敢叫“Super EAI F.A.C.E.设计”?更离谱的是,官网一度出现“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系统”的描述……这到底是全球首发,还是中国特供?
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Super One的官图时,我还真觉得有点未来感。那个贯穿式前灯带,配上可编程的LED矩阵,官方说是“情感交互灯语系统”,听着挺玄乎。但转头一看魏牌高山9,好家伙,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的轮廓、同样的灯组走向、甚至连D柱的倾斜角度都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是Super One把高山9的“高山”汉字标换成了“FF”字母,前脸多了一条横向灯带,号称“Super EAI F.A.C.E.”,翻译过来就是“超级人工智能脸”。
我问了个做汽车设计的朋友:“这算不算抄袭?”他笑了:“不算抄袭,顶多叫‘高度借鉴’。在汽车圈,平台共享、设计复用太常见了,但像这么赤裸裸‘换标改灯’的,还是头一回见。”
再看车身尺寸,官方没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对比图估算,Super One的长宽高和轴距几乎与魏牌高山9完全一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很可能直接沿用了长城的MPV专属平台——这倒不是坏事,毕竟平台成熟、成本可控,问题是:你得承认啊!
内饰方面,Super One宣称采用“零重力座椅”、“AI语音助手Nomi”、“全车智能生态互联”。等等,Nomi不是蔚来家的吗?哦,原来他们改了个名字叫“FF Nomi”,功能也差不多:语音控制车窗、空调、音乐,还能讲冷笑话。但当我点进官网的内饰图,六座版的中央过道布局、二排航空座椅的扶手造型、甚至中控屏的边框弧度,都和高山9如出一辙。唯一的“创新”是方向盘上多了个“FF”logo,和一块可旋转的副驾娱乐屏——这玩意儿在比亚迪、理想、问界上早就不稀奇了。
动力系统方面,法拉第未来只含糊其辞地说“搭载高效电驱系统,支持800V高压快充”,但具体电机参数、电池容量、续航里程,一概未公布。反观魏牌高山9,明确搭载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355kW,CLTC续航201公里(纯电),综合续航1200公里。更关键的是,高山9确实配备了“智能电四驱系统”和“毫秒级扭矩分配技术”——而这句宣传语,竟然一度出现在法拉第未来的官网上。
这操作,简直是在打自己的脸,还是用别人的手。
网友实锤:这不是“借鉴”,是“复制粘贴”
这几天,不少车友在评论区贴出实拍对比图。一位北京的老铁发了张停车场的照片:“昨天在亦庄偶遇一辆无伪装测试车,车头遮着,但轮毂、侧滑门轨道、后视镜位置,和我姐夫那辆高山9一模一样。”另一位深圳的网友更狠,直接做了个GIF动图,把Super One和高山9的侧面轮廓叠在一起,重合度超过90%。
还有人扒出了专利图:长城早在2022年就申请了高山9的外观设计专利,而法拉第未来今年才提交Super One的申报图。时间线对不上,你说你不是抄的,谁信?
但话说回来,这真的算“抄袭”吗?
从法律角度看,只要不直接照搬专利细节,做些微调就能规避侵权。比如改个灯组排列、换个格栅造型、调整下保险杠线条——这些,Super One都做了。但它没改的是:车身骨架、车门结构、底盘布局、甚至风阻系数(预计0.28cd左右)。这意味着,它的空气动力学表现、空间利用率、NVH(噪音振动)控制,大概率和高山9在一个水平线。
所以,与其说它是“全新车型”,不如说是“贴牌定制车”更准确。
那它到底算不算“中国车”?
这个问题,我得拆开说。
从研发角度看:法拉第未来总部在美国加州,FX品牌宣称“全球研发、中美双主场”。但就目前信息看,Super One的设计、工程、生产,极大概率都在中国完成。长城汽车在保定的工厂,完全具备MPV整车制造能力,而法拉第未来在美国的工厂,至今还在“PPT造车”阶段。
从供应链看:电池可能来自宁德时代或蜂巢能源,电机来自精进电动或华为,智能座舱用高通8155芯片,这些全是中国企业。换句话说,Super One的“三电”和智能化核心,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从定位看:法拉第未来说这是“价格亲民的大众市场MPV”,目标定价低于8万美元(约57.5万人民币)。而魏牌高山9的售价是33.58万-39.58万元。如果Super One真卖50万以上,那“亲民”就是个笑话;如果卖35万左右,那它就是在用贾老板的“情怀”贴牌,卖长城的车。
和谁比?怎么选?
既然绕不开“像高山9”,那就干脆拉出来比一比。
项目 法拉第未来 Super One 魏牌高山9 别克GL8 陆尊PHEV
车型定位 纯电动MPV 插电混动MPV 插电混动MPV
座椅布局 四座GOAT版/六座/七座 四座/六座 六座/七座
续航(预估) 暂无相关数据 CLTC纯电201km 纯电137km
智能化 FF Nomi语音、L2辅助驾驶 咪咕语音、NOA高阶智驾 eCruise L2+
价格(预估) <8万美元(约57.5万) 33.58万-39.58万 36.89万-41.99万
品牌调性 “未来科技”、“梦想” “中式豪华”、“家庭” “商务经典”
看得出来,Super One唯一的“优势”是品牌故事——贾老板的“复仇者归来”叙事。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故事不如续航实在,情怀不如配置管用。
一位试驾过高山9的网约车司机老李告诉我:“这车坐着真舒服,二排腿托能升到135度,跑长途不累。但智能驾驶一般,高速上变道有点迟钝。”
而另一位科技公司高管王总则说:“我买MPV主要是接客户,GL8看着稳重,高山9有点‘新势力味儿’,不够商务。”
所以,如果你在乎品牌溢价和“面子”,GL8仍是首选;如果追求家庭舒适和性价比,高山9更实在;至于Super One?除非它真能用35万的价格,配上L3级自动驾驶,否则很难打动理性消费者。
这波操作,到底是“资源整合”,还是“割韭菜”?
我理解法拉第未来的难处:造车烧钱,自建工厂周期长,找成熟平台合作是捷径。特斯拉早期也用过莲花的底盘,小鹏第一辆车基于比亚迪的平台。合作本身没问题,问题在于“坦诚”。
你可以说“我们与长城汽车深度合作,基于成熟平台打造智能电动MPV”,这叫资源整合;但你不能说“全球首创Super EAI F.A.C.E.设计”,然后被网友扒出是改了个前脸——这叫欺骗消费者。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Super One真是“换标车”,那它的品控、售后、OTA升级,能跟上吗?法拉第未来在美国的用户,至今还在为FF 91的交付问题维权。一个连自己 flagship 都搞不定的品牌,能做好一款走量MPV?
未来会怎样?
从行业角度看,“平台共享+品牌贴牌”可能是新趋势。就像手机行业的“公版设计”,车企可以用成熟平台快速推出车型,降低研发成本。蔚来的“阿尔卑斯”品牌,据说也会用类似策略。
但消费者不是傻子。你可以省成本,但不能省诚意。 如果Super One能在智能化、服务体验上做出差异化,比如OTA更勤快、Nomi更聪明、售后更贴心,那它还有机会。但如果只是“换个标就涨价”,那结局可想而知。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如果你花40万买车,你是选一个“踏实靠谱但没故事”的高山9,还是选一个“故事满满但风险未知”的Super One?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下期专门做个Q&A。
顺便说个花絮:我原本想申请试驾Super One,结果法拉第未来的媒体联系人说:“目前只有工程样车,不对外试驾。”——懂了,连他们自己,都不敢让人开啊。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