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

最近这几年,你要是关注新闻,肯定会发现汽车行业的热闹劲儿,一点不比过年差。

各种新牌子、新技术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说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谁要是跟不上,就得被淘汰。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咱们国内的老牌车企广汽集团和科技巨头华为,联手搞了个大新闻,他们要一起推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名字叫“华望汽车”。

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有驾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广汽自己不是已经有传祺、埃安、昊铂这些牌子了吗,怎么又弄个新的出来?

还有华为,不是天天说自己不造车,只帮别人造好车吗,这“华望”到底算怎么回事?

是真要动真格的,还是又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项目?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里里外外给大家说明白。

首先,得从广汽这边说起。

广汽作为一家大型国有车企,家底厚实,技术也不差,但在如今这个变化飞快的市场里,他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以前是燃油车的天下,大家按部就班地研发、生产、销售就行了,可现在新能源车一来,玩法全变了。

为了不在新一轮竞争中掉队,广汽内部制定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叫“番禺行动”。

这个计划的目标很实在,就是要到2027年的时候,广汽自主品牌的年销量要达到200万辆。

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有驾

这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的数字,为了实现它,广汽可以说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进入了全面备战的状态。

他们旗下的传祺和埃安,就像是部队里的主力军,负责稳住基本盘;而高端品牌昊铂,则像是冲锋陷阵的尖刀部队,负责向上突破。

可光有这些还不够,广汽觉得,要打赢这场硬仗,还需要一支能够出奇制胜、灵活机动的特种部队。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华望汽车。

在广汽内部的动员会上,已经明确把华望定位为“番禺行动”的关键一环。

这就意味着,华望从一出生就不是来凑数的,而是被寄予厚望,要承担起攻坚克难的重任。

接下来,咱们聊聊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华望汽车的股权结构。

按常理说,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广汽肯定得把控制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华望刚注册成立的时候,广汽是百分之百控股的。

但没过多久,广汽就做了一个让很多人看不懂的决定。

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有驾

他们先是让旗下最火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投资了6个亿,拿到了华望大约28.57%的股份。

但这还只是第一步,广汽对外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伙伴,最终的目标是让广汽集团加上广汽埃安持有的股份,加起来要低于40%。

这个操作就很有讲究了。

低于40%就意味着广汽主动放弃了绝对控股的地位。

这就像一个家长,把孩子辛苦养大,却对他说:“你以后自己做主,家里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一把,平时别什么事都来问我。”广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这背后是很高明的考虑。

他们非常清楚,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节奏快得吓人,传统的国企那种层层上报、开会研究的决策方式,根本跟不上趟。

要想让华望这个“新兵”跑得快,就必须给他松绑,让他像一家创业公司一样,能够快速决策、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放弃控股权,就是最彻底的松绑方式。

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方便以后上市融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更受欢迎;第二,可以吸引更多有实力、有资源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有驾

广汽自己并不缺钱,根据财报,他们账上趴着四百多亿的现金,他们缺的不是钱,是能带来新思路、新技术的“战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逼着华望自己快速成长,不能总想着背后有靠山,必须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学会游泳。

说完了广汽,就必须得提华为了。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华为不是已经跟好几家车企合作,搞出了问界、智界这些车了吗?

这个华望汽车,跟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其实,区别非常大。

如果说华为之前跟其他车企的合作模式,像是在组装一台高性能电脑,华为提供最厉害的芯片(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车企提供机箱、主板和电源(车身、底盘和三电系统),大家把最好的零件拼在一起,性能很强,但这终究是“拼凑”起来的。

而华为跟广汽合作的华望模式,更像是苹果公司自己造手机,从芯片到系统再到外观设计,所有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研发的。

用专业点的话说,前者是“物理耦合”,后者是“化学融合”。

具体来说,在华望这个项目里,从最开始的市场调研、确定产品方向,到后来的研发、测试,广汽和华为的团队都是深度融合在一起工作的。

广汽把自己最成熟的一套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体系都搬了过来,华为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

华望汽车崛起,士兵突击式逆袭,国产车市新黑马-有驾

这种从根上就在一起的合作方式,理论上能够打造出软硬件结合得更好、用户体验更完美的产品,这正是华望最大的不同之处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当然,蓝图画得再好,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销量说话。

华望汽车虽然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它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异常残酷。

它的产品定位在30万元级别,这个价位区间里,有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有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新势力,个个都是不好惹的角色。

所以,华望从一亮相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快速把销量做起来。

市场给它定的及格线是月销量要超过一万辆,如果能做到两万辆以上,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来说,这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

但华望没有退路,它必须一炮打响,用实实在在的销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为广汽的“番禺行动”贡献关键的力量。

根据目前的消息,华望汽车预计在今年年内就会正式发布品牌和亮相新车,到2026年,将会是它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

到时候,这个由传统汽车巨头和科技巨头共同孕育出的“新物种”,究竟能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掀起多大的浪花,我们都拭目以待。

总而言之,华望的出现,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汽车品牌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广汽和华为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试图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闯出一条不一样的新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