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吹的牛,全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上破了产

十一长假,高速堵车,电车渡劫。这已经不是新闻了,这是每年一度的保留节目,属于大型线下真人RPG,主题是《我在服务区修仙》。每一个堵在路上、看着续航里程一格一格往下掉的新能源车主,脸上都写满了“我不理解”,心里默念着“毁灭吧,赶紧的”。他们以为自己买的是未来,结果在高速上活成了过去。

讲真,把所有车企的发布会连起来看,你会觉得充电自由早就实现了,别说充电,飞天都快实现了。但现实狠狠地给了所有人一巴掌。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就是检验车企PPT成色的唯一指定考场。在这里,所有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都会被打回原形,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辅助驾驶,在“没电”这个天罚面前,众生平等。你唯一的念想,就是那个在50公里开外,可能坏了,可能被油车占了,可能排着长龙的充电桩。

这场面,堪称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找到一个桩,结果是坏的,这叫“开盲盒”。找到一个好桩,前面排了十辆车,这叫“服务器宕机”。好不容易排到了,发现充电费翻了倍,这叫“节日限定皮肤,加钱”。最绝的是,你眼巴巴地看着一个空桩,上面停着一辆燃油车,司机大哥在里面开着空调刷抖音,你去敲窗户,他比你还委屈。这叫什么?这叫“物理外挂,最为致命”。整个过程,典中典了属于是,突出一个糟心。

你以为这是技术问题?是充电桩数量不够?是是是,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核心不是。核心是,我们试图用一套非常文明、非常理想化的技术方案,去解决一个极其混乱、充满人性弱点的现实场景。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食堂打饭排队,总有人能插到最前面,道理是一样的,几千年都没变过。你指望在节假日几十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时候,人人都能温良恭俭让?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在现实中的投影。车企们在牌桌上互相喊着“我跟了”、“我加注”,什么800V高压快充,什么1000公里续航,一个比一个喊得响,好像明天就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呢?用户上了高速,发现桌子还在,菜没了。因为建桩的是另一批人,管电网的是另一批人,维护桩的又是另一批人,大家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KPI。车企只管把车卖出去,把牛吹上天,至于你能不能开回家过年,那是你需要自行克服的困难。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且这个充电桩的分布,本身就是一门玄学。长三角珠三角,充电桩多得跟便利店似的,恨不得你上个厕所都能顺便充个电。那是资本热土,是故事最动听的地方。但你把车开到中西部试试?服务区之间隔着万水千山,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四个桩,两个坏的,一个油车占着,剩下一个是慢充。这已经不是东西部差距了,这是两个次元。长三角服务区充电,是科技朋克;中西部服务区充电,是废土朋克。一个是“赛博修仙”,一个是“凡人修仙”。你以为大家都在一个国服,其实早就分了服务器,甚至都不是一个游戏。写到这里,我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过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

我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过特斯拉,现在天天看各种新势力的中年人,早就悟了。节假日开电车出远门,本质上就是一场苦修。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参加一场关于续航、人性和膀胱容量的极限挑战。你的对手不是路况,而是“人性”这头永远无法预测的巨兽。你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服务区的“充电奶妈”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赌博。

当然,总有人会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多建桩啊!加大加大加大!但问题是,充电桩公司也要活命啊。一个桩的成本十几万,常年没人用,就指望节假日噶一波韭菜,平时亏得底裤都不剩。这生意模式,比我炒股还刺激。所以你看,很多桩就成了“僵尸桩”,通着电,但就是用不了,因为它背后的公司可能已经心态崩了,不装了,摊牌了,不维护了。

发布会上吹的牛,全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上破了产-有驾
发布会上吹的牛,全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上破了产-有驾

诶,好像又有救了。他们说,未来有超充,充电跟加油一样快。还有移动充电车,像外卖一样随叫随到。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超充对电网的冲击有多大?一个服务区几十个桩同时超充,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旁边的村子可能都要跟着蹦迪。移动充电车呢?一辆车背着个大电池去救另一辆车,这不就是压缩毛巾泡水嘛,本质上还是能量的搬运,成本高到离谱。说白了,这些都是给现有体系打补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发布会上吹的牛,全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上破了产-有驾

最搞笑的是那个终极方案,叫“车网互动”(V2G)。理论上,你的车在电网波谷时充电,在波峰时可以反向给电网输电,你还能赚钱。听着就跟“元宇宙”一样性感,一样虚无。每辆车都变成了移动储能站,大家手拉手共建和谐电网。实际上呢?你堵在高速上,手机还剩2%的电,续航还剩30公里,这时候国家电网给你发条短信:“尊敬的车主,电网波峰来了,请您为国家贡献一度电,我们将返利五毛钱。”就问你怕不怕?这不就是赛博版的水浒传,逼上梁山吗?简直就是耍流氓!

所以,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不在技术,不在桩,而在于我们对“出行”这件事的预期被技术无限拔高了。车企告诉你,我的车能跑一千公里。电网告诉你,我的桩遍布全国。但他们都没告诉你,这两个承诺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这堵墙叫“极端情况”。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L4级自动驾驶就得当场宕机。同样的,充电自由的关键不在于桩有多少,而在于长假期间,人性会把所有技术滤镜都撕得粉碎。

那到底怎么办?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的意思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能根本不是技术层面的。

而是,节假日别出门。

真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