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

最近朋友圈晒露营、自驾游的照片里,总有一台方盒子造型的SUV? 没错,它就是比亚迪方程豹钛7。

这款车上市21天销量破8000辆,国庆假期新增订单1.4万辆,准车主宁愿等车两个月也不换品牌。在德国市场,比亚迪9月销量暴涨2225%,连汽车发明国的用户都开始抢购中国车!

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有驾

一、价格屠夫还是价值标杆? 17.98万起的“降维打击”

钛7的起售价仅17.98万元,却提供了近5米的车长、4.5秒破百的性能、4.9L的亏电油耗。 对比同价位合资车,比如起售价近30万的汉兰达,钛7全系标配真皮座椅、通风加热、智能辅助驾驶等配置。

这种“低价格高配置”的策略,击穿了中大型SUV的市场底线。85%的用户选择了21.98万元的顶配四驱Ultra版,说明消费者愿意为激光雷达和城市智驾功能买单。

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有驾

二、精准定位:如何让年轻家庭“既要又要”?

钛7的用户画像十分清晰,30-39岁群体占比64%,有孩家庭达70%,换购和增购用户合计占80%。 这群“顾家又浪漫”的消费者,既想要硬派越野的造型,又舍不得城市SUV的舒适性。

钛7用“方盒子造型+五感静谧座舱”解决了这一矛盾,后排座椅放倒后可变成1880L的“超级大床”,同时配备智能冰箱、20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

方程豹总经理熊甜波在发布会上刻意淡化技术参数,转而强调“家庭快乐”的用车场景,反而引发了广泛的口碑传播。

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有驾

三、央视镜头揭露的“智造”实力

当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走进比亚迪深汕工业园时,生产线正在国庆假期全速运转。 工厂自动化率高达95%,采用一体式压铸工艺将70个零件缩减至2个。

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每60秒完成一辆车的焊接,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与预瞄系统的配合,让车辆经过坑洼路面时自动调整悬架硬度。 这些细节背后,是比亚迪20年造车经验和10万工程师的技术积累。

四、从“技术直男”到“用户闺蜜”

比亚迪过去的营销总爱强调三电参数,方程豹团队换了打法。 总经理熊甜波的社交媒体账号每天更新工厂交付进度,甚至亲自演示如何用车机点咖啡。

研究院院长李跃在国庆期间回复网友关于“外放电功率”的提问,用数据打消用户对露营用电的顾虑。 这种高管对话用户的方式,让品牌形象从“冰冷技术流”转向“贴心伙伴”。

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有驾

五、德国人为什么转向中国车?

2025年1-9月,比亚迪在欧盟销量达11818辆,同比增长560%。 在法国,比亚迪销量涨幅239.9%;在澳洲,海狮车型首次冲进销量前十。

德国媒体分析认为,中国电动车在智能网联和性价比上的双重优势,让本土品牌难以招架。

例如钛7搭载的DiPilot智能驾驶系统,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可实现自动变道超车,同等功能的欧洲车型售价高出近一倍。

比亚迪钛7的2.4万订单!央视新闻探比亚迪工厂,直击现场造车四大工艺-有驾

六、车不再是车,是“移动客厅”

钛7首次落地“车家互联生态”,通过BYD Pad控制智能家居、无人机拍摄旅途视频,甚至与好孩子联名开发可监测宠物状态的智能座椅。

这些功能看似小众,却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对“第三空间”的需求。 一位用户反馈:“孩子能在后排平板上写作业,我还能用车载冰箱存母乳,这哪是车? 分明是带轮子的家。 ”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