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

何小鹏“认怂”变身社会毒打励志哥谁说少年心气只能一炮而红?

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有驾

谁能想到呢?那个曾经在自动驾驶赛道上信誓旦旦要让“老马”(马斯克)找不到北的何小鹏,如今带着点“社畜”色彩,在罗永浩访谈里突然“化身马斯克粉”,嘴里还不忘自嘲当年太年轻,还跟人隔空互喷。啧啧,网友看完只有一个字——服!毕竟在中国“卷王“宇宙里,敢于承认对手优秀的车企掌门人,不说是独一份,也是稀有物种。问题也来了曾经那么“狂飙”的人咋突然转了性?是被生活的铁拳锤醒了,还是车圈“内卷”把人磨圆了?少年心气,是“马云式梦想家”才能随时点燃,还是“社会人”都注定得学会收敛锋芒了?今天咱就扒一扒何小鹏的“自爆成长史”,看看汽车江湖到底是谁成全了谁。

要说何小鹏怼天怼地的日子,也没过去几年。那股“俺不信谁,新能源我就是老大”的气势,哪怕搁现在看也是一整个互联网嘴替附体。什么“我们要世界第一”“小鹏必超马斯克”……但转眼到了2024年,坐在老罗的节目C位,竟然一脸正经跟全网表白“马斯克是我真正佩服的人”。网友一边吃瓜一边炸锅,“这波反转有点大”,有人都快以为小鹏要跟特斯拉结拜了。

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有驾

不过最让人炸裂的,是何小鹏那句“十年前咱都没自信,这两年有点自信过头了。”原本喊着要“干翻传统车企”的新势力大佬,居然公然摸良心说“大众、丰田这些老字号,经营、规模、全球化能力,不是新势力蹦几下就能追得上的。”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瞬间变身“祥林嫂”预备役。这还不算完,小鹏还加码,“中国车企,在德国根本没人混得开,人家市场是彻底对咱开放的,可就没几个能打的。”话说得刻薄又实在,车圈里多少年都没这么敢说话的。这个时候,网友一边骂“矮化自己”,一边又觉着……诶?怎么有点道理?

仔细扒拉何小鹏的成长史,其实每一步都被社会按着头教育过。小鹏G9上市那年被喷出翔,组织结构一地鸡毛,口碑销量一起扑街。哪怕是“天选之子”,也架不住现实来的太快。硬是靠着调整、上市新品、降本增效、加码合作,才把亏损从26.5亿干到11.4亿,销量蹭蹭往上窜,半年时间收入暴涨到340.9亿。但你以为这就能滋生“我真牛X”的自恋吗?错!小鹏老板反手给业绩泼凉水,“今年增幅200%,说白了就是去年太菜!”别家老板遇着亮眼数据恨不得敲锣打鼓,他倒好,先自省一波。要不是亲眼看到,真以为是哪家编外狠人闹乌龙。

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有驾

类似的“社会毒打”并没只降临到小鹏头上。蔚来李斌,前些年被亏损财报和全网倒闭倒数读秒,怼到满脸问号。如今人家也认怂了,采访里谦虚道“我们还嫩着呢,创业才刚起步,没任何资本懈怠”。比亚迪、长城这些大公司,老板都是卷王本王,国企都拎得清淘汰赛五年内定有结果,船票一个也别先给自己留。这心态,不是社会教育出来,是谁长篇大论都讲不明白的。

看着新能源局部市场一片爆棚,不少人真以为中国车企飞天了。但别忘,“胜利”都是外行看热闹,老兵讲门道。比谁都清楚的,正是这些被狠狠上过一课的老板。别的不说,单比规模,大众2024年上半年交付了441万辆,小鹏调整好了半天才蹦到19.7万辆,这差距就像初中生跟体校教练比百米赛一样——别说超越,你得先能跟上人家合影吧!

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有驾

何小鹏还专门提醒咱们,“软件虽然重要,硬件和成本控制不行,再牛X的创意都能被市场按回塑料壳。”G9刚上市时成本比别人高百分之十几,结果咋样?全球化、本地化、服务能力……这些新势力看起来贼厉害的皮毛,在德国市场转了一圈,直接被现实打出原型来。哪有那么容易就做到“碾压”?盲目自信后的落空才是真的扎心。你瞧,这几年一轮轮教训让新势力嘴硬变嘴软,那些“世界第一”的大旗先收起来,“稳着干、学着做”才是主流。

但故事精彩就精彩在这,越觉得尘埃落定,越有大反转。2024年,德系豪强梅赛德斯一口气拿了25项世界纪录。雷军都看得直呼“强的变态”。这下,中国车企的“自信小马甲”不得不放低姿态,动脑筋琢磨彻底学人家的做派。小鹏一方面在反思,另一方面干脆主动“输出”技术,跟大众展开合作。这从“全球要超越马斯克”升级到“我们输得起,也学得起”的自信,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什么叫真成熟?输得起的心态才是真的刚。

从“西方找不到东”到反思自信,中国车企为何小鹏如此转变?-有驾

再看全局,淘汰赛钟声已经敲响。何小鹏直言“五年之后,就剩五六家中国车企能熬下去。千万别以为船票已经拿到。”这话搁两年前说,有人能笑喷“你一定是想当下一个小米手机吧?”但今天行业真敢打包票能笑到最后的,一个都没有。大家都在拼技术、拼服务,拼营销,甚至拼老板跳出来鞠躬道歉的速度。市场翻脸可比小学生踢球换位还快,哪有时间端着“少年心气”的假面?所以何小鹏敢说“谦虚是最大的王牌”,不仅仅是给自己找台阶,更是所有中国新势力老板们共同的“社会备忘录”。

这种“我虚心、我谦卑、我努力”的口号喊多了,其实也有隐忧。表面看着中国品牌们各个姿态放低,学得稳健,可卷到最后剩下的未必是最创新的,反倒可能是“最能挨打的”。有的公司看似冷静,背后可能已经弹药告急,有的表面风平浪静,内部其实快分崩离析了。更要命的是,过头的谦卑和自嘲,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成一种“抱怨式成长”?一种“反正国际大厂太强大,咱自己慢慢学吧”的小确幸?车圈,终归还是得敢拼敢闯的野心,别到航母还没造出就全成了“思考者”?

现在各家面对“全球卷王挑战”——合资、外资都在疯狂反攻,比亚迪一边要守住阵地,一边打国际化,吉利和长城折腾海外市场晕头转向。蔚来、小鹏一边强调“自己还是孩子”,一边又要狂砍成本杀入下沉市场。谁都在找平衡谦逊成长和咬牙闯荡,谁能熬出头?到底最后是曾经的“少年心气”主角重新归来,还是被“时代的锤子”反复敲打后的“社畜式赢家”悄然胜出?没人知道答案。

说实话,何小鹏这波“自爆成长史”,想装“哲学家”又忍不住端出干货,既想当榜样又怕背锅。表面上看是一出“认怂求生”大戏,实际细品,人家是吃透了脸皮这玩意儿,撞见大的不如收着用。让本事说话,比嘴上“自信一万遍”强多了。反正你看隔壁蔚来李斌“菜场买菜式谦虚”,比亚迪卷得吓人,干得漂亮还怕被捧杀。眼下能留在牌桌上的,哪个不是“被社会毒打后长记性”的狠人?

当然啦,也别真把“承认别人优秀”变成“凡尔赛”。今天你服气学别人,明天该收拾你还得下狠手。车圈像极了东北大澡堂啥人都有,谁也别嫌谁脏。何小鹏成长没跑偏,但别让行业都变成“祥林嫂聚会”。咱们希望看到的,是谦逊里暗藏野心,是成长后还能“蹦迪”。太快低头,江湖没地儿给你立招牌;太慢醒悟,只能在历史里当插曲。中国汽车的未来,靠的还得是滚烫少年心气里那点儿不服输。

就问一句,大家觉得何小鹏的“认怂变谦虚”,到底是社会现实下的成熟,还是行业被世界毒打后的无奈?中国“造车新势力”到底是要做鲜衣怒马的少年英雄,还是该收起锋芒学会低头做“谦卑社畜”?是该鼓励拼劲不服,还是劝他们争做“祥林嫂式成长”?车圈的胜利,到底为谁而来?留言区见——谁敢讲真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