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的那句经典说法,暂时不见踪影啦。
8 月 25 日,在鸿蒙智行智界和问界的新产品发布会上,虽然屏幕上多次出现了宝马、奔驰、特斯拉还有小米的产品作为比较,但他的讲话里基本上没怎么提到这些竞争对手的名字,尤其是小米。他还说:“之前他们(同事)准备的视频是跟其他几个竞争品牌做对比,我觉得这样不好。”
这次「低调」的发布会,余承东直接公布了3款车型,涵盖15个不同的SKU价格,还提前透露了九月份会推出的3款新产品。
如今,鸿蒙智行旗下的五「界」品牌,完成了从 16 万元 -110 万元价格区间的全覆盖。而且越是贵的产品,越不愁卖:
不过呢,也有另一种情况:到目前为止,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的 90 万辆车中,有 75 万辆属于“问界”这个品牌。
因此,怎么把五个品牌都卖得漂亮,成了现在摆在余承东和各“界”品牌面前最值得琢磨的一个硬核问题。这个答案不光跟产品有关,还和团队、效率、协作等紧密挂钩。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次发布会的焦点,得算是“智界双七”啦。
从产品角度出发,这次升级其实没啥大幅度变化。这次用户最明显能感受到的升级有:在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上加入了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感知装置;还新增了几款新的外观配色,以及“智驾小蓝灯”的加入;另外,还有隔窗对话等新功能亮相。总的来看,这基本算是年度的小改款啦。
在价格方面,智界 R7 的主推型号(就是那块大电池增程单电机版本)起价降低了3万元;另外,智界 S7的各个型号和之前的2025款(也就是旧款)相比,价格都调低了3到4万元。
智界 R7 的新推出了极光绿的配色,图片来自智界汽车。
就连余承东都玩笑地说:“尹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这次是真的下狠心‘掏心掏肺’了。”
市场端的压力促使了这种变化。实际上,智界 R7 自去年九月上市以来,前四个月一直维持着每月销量破万的“火爆”局面。不过到了今年春节之后,智界 R7 的销量开始下降。根据智界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智界全系车型(包括 R7 和 S7)累计交付量达到了46,600辆。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激战正酣,新兴品牌们为了吸引用户,不光是在配置和价格上下功夫,还得拼质量、销售以及服务体系和组织能力的整体水平。
从这个角度考虑,这次发布会更像是智界的正式亮相,不是‘双七’的发布,也不是临时出现的品牌大使刘亦菲,而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产品展示前的发言。
尹同跃宣布智界品牌迈入 2.0 时代,图片由极客公园提供。
尹同跃说,奇瑞和华为的合作要升到 2.0 阶段了,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加上5000人的团队,还特别强调这是“由华为公司全面掌控的纯血鸿蒙时代”。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奇瑞打算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公司,意味着智界这个品牌的地位和自主权会变得更强。
另一件事挺关键的,奇瑞专门为智界组建了独立的设计和研发团队,还准备打造专属的智界用户中心。
现在,鸿蒙智行五界一共在售的车型有10款(包括预售车、同一车型的纯电和增程版都算在内),普通的“鸿蒙智行”门店根本没法全部展出这些车型。每个品牌自己搭建个专属的用户中心,倒是能把销售资源集中一些,服务也更贴心。
而且,独立运作也确保了智界的销售目标不会跟奇瑞内部其他车型线产生冲突或者一些微妙的关系。之前,有个小红书上的朋友说过,在智界的某个门店直播时,有销售员给客户推荐奇瑞的其他车型。尹同跃也提到,现在奇瑞集团的全部资源都要向智界项目倾斜,让路,也鼓掌支持。
因此,鸿蒙智行的运作方式不仅仅是华为“推出规范”车企“代工”那么简单,还得双方投入大量资源并密切配合。这次调整也显示出奇瑞内部正在进行一次“熵减”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鸿蒙智行的模式。
尹同跃在发言最后说:
听华为的建议确实靠谱。
上市不过24小时,智界就公布了销量单:「双七」新款的订单总量已经突破了1万台。
在这次发布会上,还推出了问界 M8 纯电车型。
除了六座版的入门纯电比其他版本贵了1万元,问界 M8的纯电和增程版本的价格差不多,完全一样。“油电同价”这策略,基本上是为了从增程市场拓展到纯电市场时,保持价格一致的套路。
除了这些外,关于 M8 的亮点也不算特别多。一些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等功能的演示,也是以 M8 纯电车型为主角,余承东还强调“问界全系开启 ADS4”——这意味着之前的车型也会通过 OTA 升级,逐步推送最新的智能驾驶系统。
得说,过去几年里,余承东为了把问界这个品牌推向市场,搞出了不少令人记忆深刻的发布会场面。而如今,不用再费劲大呼小叫,问界的新车和智界“拼”场合的发布会,也照样能火爆——上市快一个日子,问界 M8 纯电版的订单总数就破万。
问界 M8 纯电版,是由鸿蒙智行提供图片的产品。
对于价格在30到50万这个区间的买家来说,问界这个品牌已经赢得了他们的信赖。
问界 M8 增程版现在每周销售突破5000台,M9长期稳居50万以上销量的冠军位置,这就是问界最有力的宣传。也难怪余承东常说:要是能用一个品牌卖出所有车型,那就不用反复从零开始做五遍“界”的事情了。
鸿蒙智行五界的 Logo 设计,全都是围绕着「六边形」这个形状来的。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要知道,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好感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或者一种“身份”的认同就能搞定的。问界经常强调自己在NPS(净推荐值)方面排名第一——如果车的质量或品控总出岔子,车主绝对不会愿意把它推荐给朋友或家人。
在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曾说过:“按照华为的标准,某些车企一台车都难以顺利出货。”这话听起来像是在针对竞争对手,但实际上,对内部团队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挺有意思的事,问界品牌下一款要推向市场的改款M7,居然也是采取“拼盘”式的发布方式。说实话,在某种程度上,比起在增程这块的对手理想,问界反倒提前达到了李想自己一直想追求的那个宣传效果:不用开发布会,直接开卖,销量照样不错。
在发布会快结束时,享界带来的全新旅行车享界 S9T,以及跟华为和上汽合作打造的「尚界」也相继亮相,登场亮相。
享界 S9T 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结合了轿车的操控感和 SUV 的载货空间,而且还用上了 CDC+空悬等黑科技,提升了越野表现。官方说,自从预售启动后,这款车的预订量已经突破了 20000。
尚界的第一款车型 H5,预售价格定在 16.98 万元,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行业内众多热议。考虑到正式售价通常比预售价高出一到两万,这次华为似乎想把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拉到15万以内,好像有这个打算。
还算是行业里的第一个答卷嘛|出自:鸿蒙智行
余承东说,尚界会配备ADS4系统,涵盖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等各种情境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且还装有192线激光雷达(大概率放在高配车型上面)。
目前在 15 万到 20 万元的价位区间里,零跑和小鹏这两家新兴力量都稳居月度交付榜的前列。零跑以增程为主,7 月的交付量突破了 5 万台,而以智能化为卖点的小鹏则提升到了 3.6 万台。新晋品牌尚界的第一个答卷是:仅用 18 小时,预订量就超过了 5 万。
不光这样,今年年头,比亚迪以“全民智驾”为主题,推出了旗下天神之眼的三款智能驾驶方案,曾引起关于“啥叫高阶智驾”的激烈争论。而如今尚界的首款产品一亮相,估摸着也会让现在的新能源老大感受到不少压力吧。
尚界H5预计在十月国庆之前交付,消息来自《36氪》,说他们已经向供应商传达了年销40万辆的备货计划,这下子,大家伙儿可得抓紧准备了。
现如今,鸿蒙智行旗下的五个品牌,已经涵盖了从16万元到11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全部市场。有的品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的还在努力追赶,还有的刚起步就打算成为爆款。不过,整个过程其实挺曲折的,鸿蒙智行的这些品牌和产品,可不仅仅是挂上个“华为”商标那么简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