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两年前还被俄罗斯当成"救星"的中国卡车,如今竟成了被封杀的对象?7月30日,莫斯科一纸禁令下来,东风、福田、一汽解放这些在俄卖得火热的中国卡车,突然被贴上"不合格"的标签,理由是刹车不行、噪音太大、能耗不达标。可这话谁信啊?这些车在俄罗斯跑了好几年,之前咋没说不合格?尤其是俄乌冲突后,西方卡车撤了,还是中国车顶上去解了燃眉之急,现在转头就下狠手,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要说中国卡车在俄罗斯的逆袭,那简直像部爽剧。2022年之前,俄罗斯的马路上基本见不着中国卡车的影子。那会儿人家认的是欧洲品牌,要么就是本土的卡玛斯——那可是苏联时代传下来的"车神",底盘高得能越野,抗冻抗造,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照样跑。中国卡车呢?当时在俄市场份额连4%都不到,说句边缘化都算客气的。
转折点就出在俄乌冲突之后。欧美车企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戴姆勒、沃尔沃这些巨头连夜撤资,俄罗斯的卡车市场瞬间空了一大块。军用后勤要车,矿山运输要车,城市物流更要车,这时候中国卡车扛着"物美价廉"的招牌杀了进来。福田欧曼、东风天龙这些车,价格比欧洲车便宜三成,20多万人民币就能提一辆,还特别能装货,跑长途也靠谱。俄罗斯司机一开始还挑三拣四,试过之后就真香了——毕竟能拉能跑还不贵,谁跟钱过不去啊?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卡车在俄市场份额直接飙到58.3%,意思就是每卖10辆卡车,有6辆是中国的。就说中国重汽的汕德卡,去年在俄卖了1.95万辆,把本土老大卡玛斯都压在了下面。卡玛斯那边惨得不行,销量跌得员工每周只能上四天半班,工资砍了四成,这搁谁身上能不急?
俄罗斯政府的小动作其实早有苗头。去年4月先给中亚转口的车加税,10月又把报废税涨到85%,今年2月干脆以"安全问题"暂停部分车型销售。直到7月30日这记重锤——直接禁售!还说要召回已售车辆。更狠的是8月1日生效的新报废税,不光收基础税,还得按售价和成本的差额再收50%,等于一辆20万的车,平白多交5万税。有车企老板吐槽:"这哪是加税,简直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
网友们吵翻了天。有人说:"俄罗斯这是卸磨杀驴啊,当初求着我们卖车,现在翅膀硬了就翻脸?"也有人觉得:"人家保护本土产业也正常,换咱们自己也得护着国内企业。"其实俄罗斯的心思不难猜:一来,中国卡车太猛,本土品牌快扛不住了;二来,军用卡车和民用技术相通,现在俄罗斯卡车三成零件是中国的,他们怕战时被卡脖子;三来,想逼着中国车企去俄罗斯建厂,把产业链留在当地,带动他们自己的就业和零件产业。
说起来,中国卡车也不是没短板。俄罗斯地广人稀,几百公里见不着个服务站,咱们的售后网络还没铺开,坏了车修起来费劲。而且人家新出的欧V排放标准,给本土品牌宽限到2026年,给中国车的时间却紧得很,明显是故意设置门槛。
不过中国车企也没坐以待毙。福田、东风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在俄罗斯搞本土化组装,争取把本地零件率提到50%以上,这样就能享受税收优惠。说到底,国际市场本来就是打打谈谈,俄罗斯想要技术和投资,我们想要市场,最后能不能找到平衡点,还得看双方怎么博弈。
最后琢磨个事儿:你觉得中国卡车该硬刚到底,还是妥协建厂?这波操作会不会影响中俄其他领域的合作?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