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新手男司机上路,导航一关,那简直就是移动路障,我不是开玩笑。有次我和几个上海同学从苏北去上海,一个新手男司机非说自己认路,结果开了六个小时,还迷路跑回同学家小区门口。副驾驶的我们,早已困得团团转,他却死活不肯打开导航,最后还是我们睡醒硬催他。回家他请了顿饭,大家也没敢多说,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导航。这种状况不全是性别导致的,更多是心态和自尊作怪。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我曾写过类似的事儿,几年间见过不少新手男司机的认路戏码。他们上车,不许看导航,不准开口问路,副驾一句好像该转弯了立刻遭遇别吵,我认识路的怼脸回应。然后就坚定地往错误方向开,后视镜里都能看到高架出口了,他偏不想承认错,这种事儿往往让乘客哭笑不得。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猜,男司机尤其新手怕自己不行,内心里把找对路当成个面子活,就好像把车开错路比承认自己笨还难受。熟路照样开导航的老司机多得是,可新手就愿意咬死我知道这里怎么走,宁愿绕路,也不能认输。
这让我想到一个比喻,汽车研发就像做一道复杂的菜,供应链就像找各种食材供应商。每个环节都必须紧密衔接,否则成品味道就变了。新手男司机不愿意开导航,其实像是厨师不愿意用手里的菜谱,只靠自己的记忆做菜。结果味道怎么会总是差一些呢?这不完全是技术不够,而是心态和沟通出了问题。
说起沟通,我发现女性乘客常常想帮忙,这本来挺暖心。但有时候表达不够简洁高效,告知方式反而打扰了司机的注意力,甚至变成帮倒忙。我一个女性朋友曾经抱怨:我明明只是想说下一个路口右转,他偏头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多绕了十几公里。其实我觉得,这方面男司机和女乘客都可以改进。不只是男司机不让看导航,也要学会适当接纳信息。尤其是对新手来说,有时对话简明一些,导航声音静音,有些提示比人声更容易接受。
我得承认,上次说新手男司机开车成移动路障这话有点绝对了。还有个更尴尬的事,遇上女司机路痴那真是另一个戏码,开错几次路后,导航依然得看,谷歌高德不停响,情况也不比男人轻松。原来这和新手关系更大,跟性别没必然联系。那你们觉得呢?是性别差异,还是社会角色、教育、心理自尊综合作怪?
还有个小细节,我朋友修车的师傅曾经说过,新司机里最难调教的就是那种死要面子不认错的,不管车技多差,绕路绕几十公里都得演一会儿专业人士,谁让这面子事儿挨不过人呢。记住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蛮有感触。其实这跟研发流程里的反馈环很像,越迟反馈错误,调整成本越高,越犯难。
我也翻了下之前的相册,有张在高速路边停车的照片,旁边就是新手男司机满脸苦笑的样子,说导航坏了,咱得靠感觉,我心里直嘀咕:难道就不能打开手机地图?不过说来也怪,我自己也不太爱开导航,特别是熟路。长途除外,我宁可听CD,断了蓝牙,反正开车心情一好,导航的您已偏航语音提示我都要关了。炫技加速错过出口也不要紧,反正自己会找到回家的路,这是很多老司机的自豪。新手村的男司机也差不多,宁愿多绕几圈,时间长点,他们觉得得过且过没意思,越跑越勇。你们有没有类似经历?是不是觉得他们能多跑一会儿,好像就在练功似的?
这让我想起上面那个上海同学的事,虽然司机硬刚了六个小时,但男人那种通过找路获得的自我认同感,可能是女司机花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体验。有没有可能,其实导航是个工具,但人们心里更需要的是掌控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感觉,也只有亲自摸索、出错、纠正才能养成。你们怎么理解这层关系?
对了,还有个数字,虽然是我自己估算的,新手司机开车绕路多了,油耗至少高出10%到15%,时间成本也白白增加不少。且不说车子磨损,单是时间成本这块就挺坑人。不过也有朋友说,没用导航这种硬吃的经历,反倒练出了路感和耐心。算下来,反而给了自己一种不同的自信。你们觉得到底是导航方便快,还是偶尔绕路更有价值?
最后想问问,你们坐副驾时,遇到这类死认路的司机,通常怎么忍?多嘴劝说,还是睁眼闭嘴让他犯错自己承担?我也有时候挺嫌麻烦,特别是晚上迷路,旁边吵来吵去真心烦。但有时候又觉得,这种找路的仪式感对男性来说,不知不觉成了他们开车的一个修炼场,不管结果对错,经历了总归是自己的。你们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