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郊区4S店展厅的灯还亮着。凯迪拉克CT6静静一排,像几个等不到主人的旧皮箱。秋天的风透过展示墙缝隙穿堂而过,把地垫吹卷了一角。落地玻璃上贴着红底大号“28.99万”的促销价,反而显得更像一张尴尬的遗书。隔壁新能源车的展台,销售还在加班喊麦,手机直播的屏幕里挤满了问价的弹幕。这里寂寞得只能数片子上的尘埃。
如果你是店里唯一还没下班的销售,哪怕再积极,遇到CT6客户,大概率也面临一句话:“多少钱,能再降吗?”问代码一样的问题,盯着一串冰冷的数据。可真下了狠折扣,单也不见得能成。这车新款上了,配置花哨了一些:高通8155车机、MRC悬架可以选了、氛围灯增加了、HUD抬头显示也有了。听起来挺未来,实际站到车跟前,发现外观大差不差,还是那副美系大庞然,没有现在哪怕国产高端电车的科幻感,连灯都肉眼可见的“老”。
三款配置,最便宜的砍掉了。其实厂家自知,CT6这定位本来是“你能买得起的豪车”,现在落地价顶到29万,结果主销款都没留出利润空间。发动机、变速箱没换,核心技术是上一代的回锅肉;一堆新功能,不过是市场上“普及装”——360影像、Carplay、语音识别,连五菱新能源车都标配。CT6扮演了一名正装革履的中年经理,但被卷进档口的快餐摊,两边响着百公里三秒破百和自动驾驶的噱头,他却只是“跟风”地掏出了个大屏幕。
同级别窝着一群狠角色。沃尔沃S90看上去年轻点,智能化界面也更讨人喜欢。捷豹XFL外形运动,逼格属于小众玩家。CT6的保有量这些年不断下滑,2025年9月,CT6全国新车上险数才33台。一天卖不过赛力斯、理想、比亚迪的一家门店。证明什么?不是没人买三十万的车,是没人买三十万还没电那味儿的燃油凯迪拉克了。降价有用?二手价早就像自由落体,买完一上牌直接腰斩,车主抬头一看:生活大于面子,面子换不来荷包的幸福感。
凯迪拉克反应慢不慢?他根本没反应。燃油车红利时代结束,电动化“抢人头”。CT6还在讲“美式豪华”,像个点着古巴雪茄的老派归零者,始终念着“我才是正统”,结果正统沦为冷场。奔驰E系、宝马5系会摇身一变——哪怕运动个壳,看起来像电车。CT6连这阵风都没沾上。
销售网络一塌糊涂。一线城市经销商关停并转,有心去看车的人,得先查查最近的门店还在不在。售后体验更别提了,一旦坏了,零配件还得排队。你给三个店打电话才能订到件儿,有点“老美的傲慢”活成地方豪强的自闭感。客户买车,买的不光是铁皮和数据,更要服务和归属感。CT6在这一块,早被后来者甩出几条马路。
说到底,CT6的主力买家三十到四十上下,说难听点,赶了个“不甘心老去”时代的末班车。早期买家喜欢底盘扎实、隔音好、横贯的动力总成。现在人家要的不是这些。车机卡不卡顿,充电能不能半小时满,外形是否够打卡——这仨,CT6一样都不给。还讲什么情怀?情怀卖给谁?年轻人看着怀挡和老气横秋前脸槽点满满,就像你爷爷逛夜店,灯球一照谁都尴尬。
技术上讲,CT6其实不是一无是处。磁流变悬架曾是先驱,2018上车的时候还排在奥迪前头。如今这破天荒的“红利”被彻底消耗——电气化浪潮里,谁还关心你的机械黑科技?哪怕配置上一堆L2辅助驾驶,从体验上跟理想、小鹏的全栈自研差一大截。市场没义务等一个品牌补课,消费者也不会高看谁几眼。特斯拉都把怀挡砍掉玩极简美学,CT6还在做传承。说好听了是坚守,说难听点就是“直面灵车漂移,可劲原地滑跤”。
当然,也别冤枉这台车。老底子还在,底盘架构、空间,真跑高速谁都不服,隔音处理业内都服气。用在机关、公司“最后的教条主义”场景,还能撑场子。奈何,市场不是考古,也不卖复古。电动化铺开的今天,没人愿意为“上一代数字生活”多掏钱。降价逻辑就像给过期牛奶标个特价牌——会买的不是嘴馋,是没得选,或者自带怀旧体质。
买不起,还是不愿买?差别巨大。CT6的销量暴跌,藏着时代拐点的冷峻注脚。靠啃老能走多久?产品缓慢更新,渠道跟不上,油车没补贴,电车抢占高地……市场有时候比法医验尸还绝情。车尸还热,板子已经给你钉好了。
我是旁观的。也许五年内,CT6改不改都无所谓——市场的答案早就给出,留给品牌的只剩一道选择题:要么闷着头当“怀旧老妖精”,要么真心实意和时代聊一聊。你说,如果下次连搞促销的人都不愿搭理它,那它还剩什么?是坚持,还是执拗?市场会笑出声,毕竟没人会为一块过期面包排队。
你要是开着CT6,会等品牌革新,还是直接奔新能源去?这一次,投票的是钱包,不是感情。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