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一间房子摩旅?本田PCX150出房车了?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一辆踏板摩托车,车尾驮着个四四方方、带窗户的小“房子”,活像从童话里跑出来的移动小屋。乍一看,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朋友的创意手工作品,结果一查,广东一家新能源技术公司还真给它申报了外观专利!而且看起来,底盘和前脸分明就是以本田PCX150为基础魔改的。这操作,别说普通车友,估计连本田本田的设计团队看了都得愣三秒:这也能行?
先说清楚,这不是本田官方发布的新车型,也不是PCX的量产改款。目前这台“PCX房车版”仅停留在外观专利申报阶段,更像是某个创意团队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种大胆设想。但从设计细节来看,它还真不是随便画个草图就交差的,每一处改动都藏着“小心思”,值得咱们车友好好拆解一番。
先看整体造型。最抓眼球的当然是那个车尾的“房体”结构。它不像传统踏板车那样收窄车尾,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把后部空间横向、纵向都大幅拉宽,形成一个接近立方体的封闭箱体。从比例上看,这个“房子”高度约80-90厘米,宽度接近60厘米,别说成年人,就是个10岁小孩也很难完全坐直。所以别幻想能钻进去睡觉了——但它确实有“窗”,而且是双侧对称设计,配上类似通风格栅的装饰线条,氛围感直接拉满。
那它到底是干啥用的?我琢磨了一下,大概率是个“超大号储物舱”。你想想,普通PCX的座桶最多塞一顶全盔加一双手套,而这台“房车版”,如果内部空间合理规划,塞下两个20寸行李箱、露营装备、甚至一只中型犬的航空箱都绰绰有余。对于喜欢摩旅但苦于储物空间小的车友来说,这简直是“空间焦虑终结者”。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大个箱子挂在车尾,骑起来稳吗?我虽然没实测过这台车(毕竟还没量产),但从物理角度分析,这属于典型的“高重心+大风阻”组合。普通PCX的整备质量约130公斤,重心集中在中下部;而这台车,光是那个“房子”估计就得增加20-30公斤,且重心明显后移、上移。低速挪车时,单脚撑地扶正车身的难度会陡增;等红灯时,稍微一歪,可能就得靠两条腿硬撑。更别提侧风一吹,那感觉,怕是像骑着一块迎风飘的广告牌。
再看细节设计。原厂的尾灯、刹车灯、挡泥板全被“房子”遮住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巨大的方形LED灯组,安装在“房体”后壁两侧。这种设计虽然视觉冲击强,但是否符合现行机动车灯光法规,得打个大问号。毕竟国内对灯光位置、亮度、闪烁频率都有严格规定,这么“任性”的布局,上牌估计都难。
有意思的是,专利信息显示这是一台电动摩托车,可图片里却清晰可见排气管。这说明什么?极有可能是设计方直接拿了一台燃油版PCX做外观建模,压根没考虑动力系统的实际布局。如果是真电摩,电池放哪?电机怎么匹配?这些核心问题都没解决,更像是“先画个酷图,技术后面再说”。这在行业内其实挺常见,很多概念车都是“外观先行,工程滞后”。
那这台车,真有人会买吗?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个摩旅爱好者,愿意为多30升储物空间,牺牲一半的操控灵活性和通过性吗?走山路时,车尾宽出一截,稍不留神就蹭到树枝;停车时,普通车位停两台PCX,你这台得占一整个车位;进地库,限高2米,你这“房顶”一不小心就撞了。实用性与便利性之间的平衡,显然没调好。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魔改”背后的设计理念,其实挺值得点赞。它戳中了踏板摩托车用户的一个真实痛点:储物空间小,长途骑行装备带不全。市面上也有不少加装尾箱的方案,但大多是外挂式,影响美观,且容量有限。而这个“一体式大储物舱”的思路,本质上是在探索“城市通勤+轻度摩旅”的融合形态。如果能把“房子”做得更流线、更轻量化,比如用碳纤维或高强度塑料,重心下移,再配上电动助力转向,或许真能走出一条新路。
咱们不妨横向对比一下同类车型。雅马哈NMAX 155,储物空间优秀,但车尾依旧紧凑;标致Django 150,复古造型加分,但实用性一般;自家的本田Vespa系列,颜值在线,但载物能力甚至不如PCX。没有一款车敢像这个“房车版PCX”一样,把储物空间做到如此极致。当然,它们赢在平衡——动力、操控、空间、重量,各项指标都不突出,但也没硬伤。而这台“房车PCX”,属于典型的“偏科生”,优点炸裂,缺点致命。
从行业角度看,这种创意也反映了当前两轮出行的一个趋势:用户不再满足于“代步”功能,而是追求“生活方式的延伸”。就像汽车领域的房车热,摩托车圈也开始有人琢磨“移动生活空间”。国外早有类似尝试,比如德国的Ujet One,模块化设计,能快速更换座垫、储物单元;日本也有厂商推出带折叠帐篷的电动踏板。“个性化+功能扩展”正在成为两轮车的新赛道。
但回到现实,这台“PCX房车”大概率不会量产。原因很简单:成本、法规、实用性三座大山压着。造这么一个复杂车尾,模具费用高,产量低,单价必然上天;安全法规对车辆外廓尺寸、灯光、稳定性都有要求,这种“超规”设计很难通过;最后,市场够不够大?毕竟愿意为“储物空间”牺牲操控的车友,恐怕是少数。
所以,与其说它是“新车”,不如说它是个设计师的脑洞提案,一个提醒行业“用户需求还有空白”的信号弹。本田看了会怎么想?我猜,他们可能一边摇头说“太夸张”,一边默默记下“用户想要更大储物空间”这条需求,然后在下一代PCX上,悄悄把座桶再深5厘米,加个USB充电口,再优化下后扶手——用稳妥的方式,回应激进的想象。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如果你有一台PCX,你最希望它在哪方面“魔改”?是续航翻倍?还是能自动泊车?或者,真给你一个“小房车尾箱”,哪怕骑起来费劲,你也愿意尝试吗?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下一个爆款创意,就来自你的一句话。
(P.S. 有老铁问我能不能搞到这台车的试驾?我只能说:等它过完工信部公告再说吧,现在连车是不是真存在都存疑。但我已经托广东的朋友去打听那家新能源公司了,有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