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新能源SUV销量榜一公布,长安启源的团队大概要开香槟了。 启源Q07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车型,以7559辆的成绩挤进TOP20榜单第16位,成了榜单里最扎眼的“中位玩家”。
要知道,这份榜单前12名全是月销过万的狠角色,启源Q07卡在6000-10000辆的第二梯队里,从比亚迪、吉利这些大佬手里撕下一块肉。
这辆国产车的突围只是冰山一角
整张榜单最刺眼的数据是:国外品牌只剩两根独苗。 特斯拉Model Y以超3万辆的绝对优势稳坐冠军,丰田铂智3X勉强挤进榜单尾部。 算下来,国外品牌在TOP20中只占10%的席位,剩下的18个位置全被国产车包圆。
特斯拉Model Y的冠军宝座坐得并不轻松
它7月狂卖3万多辆,比第二名问界M8高出整整1万辆,背后是连续3个月的降价轰炸。 2025年初Model Y起步价还是28万,7月已跌到24万区间。 即便如此,它的队友们全部消失无踪,Model 3、Cybertruck无一上榜。
丰田的铂智3X更尴尬,作为榜单上唯一的合资传统品牌,具体排名未公布,但销量被甩在极氪009后面(极氪009以6680辆排末尾),被网友戏称“陪跑员”。
国产车的屠榜架势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
比亚迪直接派出7款车组团冲锋,从单价10万的元PLUS到30万的仰望U8,把各价位段塞得滴水不漏。 宋PLUS和元PLUS分列第3、第4,销量都在1.5万辆以上。 吉利也不甘示弱,银河L7、极氪001/X三箭齐发,其中银河L7以1.2万辆冲到第7名。
最让人意外的是零跑,这个新势力品牌靠C11、C10三款车集体卡位第10-14名,硬生生把合资车挤出决赛圈。
细看榜单的销量断层,简直像新能源市场的“阶级分化”
第一档只有Model Y,3万+销量断崖领先;第二档是问界M8孤身守着2万辆关口;第三档从第3名比亚迪宋PLUS到第12名理想L6,全部月销1万辆起步。 到了第四档的6000-10000辆区间,就成了启源Q07这类“潜力股”的厮杀战场:深蓝S7、小鹏G6和它缠斗在第13-16名,销量差最小仅百辆。
理想汽车的处境格外微妙。 曾经包揽榜单的“蔚小理”,如今只剩理想L6一根独苗排第12名。 问界M9抢走30万+市场,比亚迪瓜分20万以下市场,把理想的生存空间压到最低。 反倒是长安启源Q07这类车型靠错位竞争杀出血路。 这款A+级纯电SUV定价15万左右,全系标配L2辅助驾驶和宁德时代电池,7月销量环比暴涨20%。 在10-20万价位段里,它已经稳居细分市场前三。
竞争激烈的具象化表现是“你死我活”的贴身肉搏。 问界M9和理想L9在30万档缠斗半年后,7月M9以2.1万辆把L9踢出榜单;比亚迪用海狮07 EV贴身阻击特斯拉Model Y,暂未超越,但已分流近5000辆订单。 连榜单第20名的极氪009都随时可能被踢出局,它和未上榜的蔚来ES6销量差距不足千台。
价格战的硝烟始终弥漫
零跑C10年初定价18万,7月促销价降至15万;比亚迪给宋PLUS追加8000元置换补贴;连刚上榜的启源Q07都推出限时免息政策。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SUV平均折扣率达12%,每卖一辆车车企倒贴1.5万元。 这种疯狂内卷下,丰田铂智3X的26万定价显得格格不入,网友吐槽“这价格够买两台Q07”。
这场国产车的狂欢背后是地方经济的暗战。 比亚迪7款在售车型全部上榜,带动西安基地产能拉满;问界M9的2万辆订单让赛力斯重庆工厂紧急扩招;而启源Q07的热销直接让南京江宁区追加了新能源补贴。 工信部数据侧面验证:7月国产新能源SUV产量同比增长33%,出口量却同比下跌8%。
行业的共识很直接:卷得越狠,活命机会越大。 四家车企用多车型饱和攻击(比亚迪7款、吉利/零跑各3款、问界2款),没上榜的车企如蔚来、小鹏已有车型销量跌破5000辆生死线。
连特斯拉都传出了上海工厂减产消息,榜单里那些6000-8000辆的玩家们,下个月的名字随时可能被替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