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毕竟这几家都是半个新势力了,定位上也比较近。结果它一出来预售价就直接压在20万以下,这让人有点懵。想想理想L系列和问界M5,价格起步都在20万以上,这风云T11直接破局,真是挺吸睛。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风云T11跟银河M9这两款车放一块儿比,配置上风云T11明显更丰富。数据显示,风云T11公开的配置清单里,中控大屏、全景天窗、甚至主动安全系统都给足了,银河M9在用料上倒是强一点,但配置上没那么扎实。风云T11的第三排设计让我有点怀疑——那个第三排进出台阶太吓人了,感觉完全是牺牲了第二排的舒适去换空间,坐满七个人那感觉不大好。你觉得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挺反人类的?我一开始还以为第一排和第二排都让步,结果第三排卡这么死,真是犯二。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有驾

别急,这地方我得收住口,毕竟平时谁坐第三排啊?销售张姐昨天跟我聊的时候就直言:第三排真的就凑活着用,长途拉人绝对痛苦。说得我想笑。说实话如果风云T11能把第二排做得更舒服,第三排轻点牺牲也能接受,我能理解。不过你说电动车,这空间利用还能怎么样呢?定位就是家用MPV,主要是第二排和前排得靠谱。难怪有人说买T10的那帮人太冤了,配置的确差了不止一点点。

说到动力,厂家宣传0-百公里9.4秒,感觉跟三大妈一个级别——那个大家常说的20万级家用电动车群里差不多水平。我估算了一下,官方没详细说两驱电机功率,但从续航和加速感受来看,不会超过160千瓦,个人猜测(样本少,纯属估算)。这也是它价格能低的一个原因:两驱电机功率太小。销售小刘跟我说,厂里有人在推选装6座甚至7座版本,但我也得说,这选项得让用户自己掂量,毕竟电机功率和续航受影响都挺明显。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有驾

这让我想到个事,风云T11的价格骨子里还是得感谢华为智驾系统吧。业内同行李工告诉我:华为智驾虽然没法跟特斯拉比前瞻性,但系统调校更接地气,成本也低,所以成了降低售价的秘密武器。说白了,用华为智驾逼着对手用更高成本的方案,那价格上风云T11自然能更硬核。华为智驾这个东西没那么受大妈欢迎,技术派喜欢,消费派觉得麻烦,但它真能把价格拉下来。这才是风云T11实打实撬动市场的底气——没了华为加持,这价格铁定没这么低。

我这中间还没说到供应链。你知道风云背后那个研发团队,今年遇到的零部件供应链紧张,尤其是电池芯片和电机控制器。用个生活比喻吧,供应链就像咱们厨房做饭,锅少了,刀不好用,菜再好也难做出味道。风云研发团队能压价也不简单,巧妙协调多个供应商,挤时间提高产能。说白了,这些锅和刀的组合,决定了风云T11能不能真干活儿。不过我还是觉得用料这块永远解释不过去。厂家说用的都是高端材料,但你问我,看上去还是塑料感十足,这里得靠身份认证(修理工曾经跟我感叹:你知道这塑料件1年后会不会变成脆渣吗?),最后得靠市场检验。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有驾

另外友情提醒一下,风云T11正式上市可能会再降两三万,这点从D19价格策略看出来的,16.88万起步的D19直接秒杀很多爆款。这压价策略让风云T11的竞争力更足,银河M9敢压价也得算算成本了。我猜如果风云T11上市价低于19万,那它能卖过银河M9销量一半都算有戏。你觉得这个目标太保守,还是太激进了?我觉得这得看渠道跟供应链稳定情况,毕竟卖得多、货得准。

对了,我和朋友刚刚吵起来,他说风云T11其实就是冲问界来的,没啥大不了。哈哈哈,我当时还反驳:你这是没看懂,这价格战略和配置组合完全是挑明了想抢市占。他倒也没辩驳,嘿嘿,赌徒的自信嘛。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有驾

我不得不说,风云T11的两驱电机功率太小了,这点可能会许多人诟病,毕竟这级别动力表现不够硬核。虽然车身轻巧让起步还算敏捷,但高速超车、爬坡等场景中明显力不从心。选装6座7座会怎么影响动力和续航呢?没细想过,但估计也就是折中,毕竟罢工车队也没帮。

说实话,风云T11有没有可能成为爆款?话说回来,如果华为智驾不给力,或者供应链紧张再加剧,那这个价格优势会不会没了?不过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以为风云T11是瞄着理想跟问界来的,结果预售20万以下售价真实吸睛,同比对手银河M9在配置上更胜一筹但也有槽点-有驾

你心里有谱了吗?如果你是买家,是不是会为那个第三排的台阶纠结?我反而挺想知道,风云T11这设计,到底是聪明的妥协还是难以言说的尴尬?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