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极狐阿尔法T5把800V干到12万这个价位,这事儿吧,你不能当一个普通的新车发布来看。
这不叫发布,这叫自爆。
或者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主题是“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以前大家玩儿价格战,还讲点武德,像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你降八百,我送脚垫,点到为止,充满了中年人的克制与体面。现在极狐这一手,属于是直接不讲道理了,等于是在所有人的牌桌上,直接引爆了一个煤气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极狐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同行看了也得傻,心里就一句话:坏了菜了,这哥们儿心态爆了,开始发疯了。
我们总以为高端技术下放,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过程,像温水煮青蛙。但现实是,根本没有什么温水,都是开水,直接往头上浇。什么北汽自研三电,什么供应链成熟,什么电池成本下降,这些都是给正常人看的逻辑。
真正的逻辑是黑暗森林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极狐这一招,就是典型的修仙小说里,主角被逼到绝路,然后掏出了一本魔道功法,开篇就是八个大字:“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他先把自己的利润和品牌定位给割了,然后拿着这本神功问遍所有对手:就问你怕不怕?
简直不是人,是魔鬼!
这几年,车企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整花里胡哨的”。给你一个巨大的屏幕,恨不得能当家庭影院。给你配18个喇叭,让你能在堵车的时候听郭德纲相声都有环绕立体声。再给你搞个50瓦无线快充,让你那本来就过热的手机可以直接原地火化。
这些东西叫什么?我管它叫“电子压缩毛巾”,看着配置单上密密麻麻一大包,真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这些功能的唯一价值,就是让你在跟不懂车的朋友吹牛逼的时候,显得你很有钱,很有品位。但你自己开车的时候,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是CarPlay,是那个能让你手机顺利连上车的玩意儿。
一个十几万的车,最核心的竞争力,居然是能让你好好用手机导航和听歌。这事儿本身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
所以你看,极狐这次算是开窍了,悟了。它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放一边,直接端上一个硬菜:800V。
虽然我知道,你现在去马路上随便抓个人问800V是啥,他八成会以为是什么新型电击棒。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词听起来就很“典中典”。它就像一个开关,按下去,就把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给变了。大家不再问你这车有几个喇叭,而是问:你几V?
这就把技术问题,变成了一个身份问题。
然后就是另一个玄学话题:终身质保。
现在车圈的“终身质保”,就跟理发店的Tony老师让你办卡时说的“保证让你变帅”一样,充满了薛定谔的不确定性。2023年十几个品牌都在喊,但你仔细去看那个条款,密密麻麻的小字,比我大学时候的期末复习资料还厚。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只要我们公司还活着,而且你满足了我们法务部制定的九九八十一难,那这个“内丹”坏了,我们“也许”会给你修。
我最近在研究怎么用空气炸锅做烤冷面,发现原理和这个800V快充有点像,都是猛火急攻,但一个不小心就糊了。
车主最烦的不是续航焦虑,是维修焦虑。技术越复杂,能修的人就越少。你那个高精尖的800V平台,楼下修车铺的王师傅肯定整不明白。到时候真坏了,你只能去4S店,然后看着报价单,开始怀疑人生。
所以,极狐能不能扛住这个承诺,就看它后续的配套服务能不能跟上,别到时候卖车像闪电战,修车像便秘。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有些品牌是不需要讲这些道理的。
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你跟奔驰车主聊800V,他只会轻描淡写地问你,你这个V,是V8的V吗?他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不需要跟你解释”的资格。
再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是毛坯房,他说这叫极简主义;你跟他说单踏板反人类,他说你没开悟。这已经不是消费了,这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圈现在发生的事,比我这个比喻蠢多了。
极狐阿尔法T5这一颗“炸弹”,炸出来的不是一个赢家,而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所有人,2025年的中型SUV市场,比的不是谁的配置单更长,也不是谁的价格更像做慈善。
接下来比的是什么?
是当所有车都成了“精神时光屋”,谁的系统更稳定,别开着开着突然给你来个“机你太美”蓝屏重启。
是当所有人都承诺“终身质保”,谁的售后网点能让你在一百公里内找到,而不是让你开车去省城。
是当所有技术都拉平了,最后比的是不是谁的销售更能忽悠,谁的直播间灯光更亮?
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反正极狐已经把刀架在所有人的脖子上了,下个月销量一出来,我们就知道,是大家一起体面地死,还是只有极狐自己成了那个行为艺术家。
卷死他们!给我往死里卷!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