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的诱惑,究竟让你心甘情愿“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吗?
最近,比亚迪秦PLUS的“进取型”上市,消息一出,那叫一个“风起云涌”。
特别是那些当初没赶上“好时候”,买了低配版的车主们,这下可是坐不住了。
谁不爱那长长的续航里程?
谁不希望自己的爱车能跑得更远,摆脱那挥之不去的“续航焦虑”?
这“进取型”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跃跃欲试,那心情,比我当年第一次拿到驾照还激动!
可作为一名在汽车圈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炮儿,我得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先别急着欢呼雀跃!
这“进取型”虽然在续航上玩了个“加法”,但在其他一些关键配置上,比亚迪却玩起了“减法”,这所谓的“优化”,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反向操作”,很可能让你原本不错的驾驶体验,变得“大打折扣”。
档位“怀”念,中控“空”留遗憾
还记得秦PLUS那曾经让人爱不释手的电子档把吗?
那种精准、直接的操作感,简直是人车合一的绝佳体现。
可现在呢?
“进取型”为了所谓的“跟风”,直接把档位换成了怀挡。
这操作,让人不禁要问:比亚迪,你这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是真心觉得怀挡更“高级”?
诚然,怀挡确实能腾出一些中控台的空间,看起来似乎是更“简洁”了。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亲身体验,这怀挡的上手难度,对于不少新手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误操作的几率大大增加,而那腾出来的所谓“宽敞”空间,除了放个手机,似乎也找不到太多“高价值”的用途。
这不禁让人想起“画蛇添足”的典故,多此一举,反而破坏了整体的协调。
智驾“阉割”,停车“失色”
想当年,比亚迪“全民智驾”的口号,可是响彻云霄。
即便有人吐槽那NVIDIA DRIVE Orin N芯片算力只有84,觉得“也就那样”。
可笔者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也就那样”的智驾系统,在实际用车场景中,尤其是停车环节,能提供多么大的便利!
想象一下,在狭窄的车库里,面对一个刁钻的停车位,有了智驾的辅助,何愁不能“游刃有余”?
然而,到了“进取型”,这场“全民智驾”的盛宴戛然而止。
连那曾经被吐槽的84算力芯片,都未能幸免,直接被“一刀切”了。
这无疑是给追求便利性的车主们,泼了一盆冷水。
少了智驾的辅助,停车这种本应轻松的任务,又重新回到了考验车主“技术”的时刻。
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选择,不是吗?
轮毂“变形”,安全“打折”?
第一眼看到“进取型”的熏黑轮毂,说实话,笔者也曾眼前一亮。
那设计,似乎比原先的超越型铝合金轮毂,更添了几分“冷峻”的风格。
然而,当笔者仔细辨认后,才发现这并非简单的熏黑处理,而是实实在在的“铁质轮毂”。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强度上的差距,不言而喻。
铝合金轮毂轻便、坚固,能有效提升操控性和安全性。
而铁质轮毂,虽然成本低廉,但在强度和耐用性上,无疑是打了折扣。
笔者不禁要问,为了节省一点成本,牺牲掉轮毂的“品质”,这是否会成为日后行车安全的一个“隐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怎能忽视这些细节?
屏幕“缩水”,审美“跑偏”?
车主最看重什么?
除了动力和空间,越来越大的屏幕,绝对是提升“视觉享受”和“科技感”的关键。
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在文章中强调,屏幕尺寸的“视觉冲击力”,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砝码。
当年,顶配的12英寸屏幕,笔者都觉得“意犹未尽”,渴望更大的尺寸。
可“进取型”倒好,直接给塞了个10.1英寸的屏幕。
这“缩水”的尺寸,不仅让成本得以控制,也让吸引力“大打折扣”。
笔者猜想,这背后,或许是比亚迪对消费者“审美”的某种误判。
在一个追求“大屏化”的时代,选择“小尺寸”屏幕,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离“更智能、更沉浸”的用车体验,又远了一步?
空调“简配”,舒适“打折”
PTC空调本身并非“劣质”,但“进取型”在空调配置上的“简配”,却让人有些遗憾。
双区独立控温,曾是笔者认为秦PLUS的一大“亮点”。
想象一下,夏日炎炎,副驾驶的家人想要一丝清凉,而你则希望保持温暖,这时,双区空调就能精准满足各自的需求,营造出“宾至如归”的舒适感。
如今,这份“体贴”被取消了。
虽然从维修成本的角度看,这或许能省下一笔开销,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而言,舒适度的“牺牲”,是否真的值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成本与舒适之间,比亚迪似乎选择了前者。
“痛点”的“惊喜”:天窗的“告别”
当然,凡事皆有两面。
在笔者列举了诸多“反向优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进取型”在某些方面,确实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其中,最让笔者“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天窗的“消失”。
曾几何时,顶配秦PLUS的天窗,在笔者眼中,简直是个“鸡肋”的存在。
夏天,它仿佛是个“小型桑拿房”,热气腾腾;冬天,又成了“冷风直吹”的源头,让人瑟瑟发抖。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体验,着实让人难以忍受。
而“进取型”的这一“绝情”举动,反而让笔者松了一口气。
没有了天窗的“烦扰”,车内空间似乎也变得更加“纯粹”和“宁静”。
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老话:“少即是多”。
4G信号的“回归”,5G的“沉思”
关于5G信号,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技术崇拜”的误区。
诚然,5G在理论速度上远超4G,但在实际应用中,其信号的“穿透力”和“稳定性”,却常常不如4G。
尤其是在一些地下停车场、隧道等信号“屏蔽区”,5G的“掉线”或“卡顿”现象,比比皆是。
“进取型”回归4G信号,在我看来,并非是技术上的“倒退”,而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4G信号的稳定性,在车内语音交互等场景下,能提供更可靠的联网体验。
笔者曾多次在自驾游中,因5G信号不佳而导致导航或音乐播放中断,那滋味,真是“百爪挠心”。
因此,对于4G信号的“回归”,笔者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
结语:理性消费,方得始终
那么,面对这款“续航提升,配置缩水”的秦PLUS“进取型”,我们该如何抉择?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理性”。
如果你是一个对续航有着极高要求的“里程党”,并且对怀挡、小屏幕、无智驾等“妥协”能够接受,那么,“进取型”或许能满足你对“跑得远”的渴望。
毕竟,对于一些长途通勤者来说,续航的提升,直接关乎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但是,如果你更注重驾驶的“质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并且对“细节”有着一丝不苟的追求,那么,笔者建议您不妨再仔细斟酌一番。
或许,寻找一款在各项配置上都更为均衡的车型,更能满足您对“完美用车体验”的期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购车这件事上,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比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配置”,来得更为重要。
希望我的这番“肺腑之言”,能为您在购车决策上,带来一丝清明的指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