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咱们国内的新能源车一直在创新发展,插混、增程和纯电这三种技术路线都渐渐成型。大部分人在挑选新能源车的时候,不免会在这几类之间纠结一下。毕竟,每种车型各有利弊,很多朋友买车时,总是想要“又要又要还想要”,这个想法没啥不对的,只是厂商们还搞不到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罢了。
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里,比亚迪可以说是个领头羊,这不仅仅表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普惠性方面。大家都知道,在插混车领域,比亚迪是第一个把“可油可电”车型的亏电油耗降到3L以下的厂家,也是在纯电动车方面率先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的企业。再者,还是第一个把高速NOA和全场景智能泊车这些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都装到包括10万以下车型在内的全系列车型上的厂家。这些动作都在实实在在地推动国内新能源车的不断进步和升级,让新能源车快速变成了市场的主流。
以前,比亚迪宣布经过一次OTA升级后,5.0插混系统车型的最低油耗已经降到2.6L,比去年刚推出的时候的2.9L少了0.3L。很多朋友觉得,这样的变化对于插混车型来说,实在没有多大意义。毕竟,随着市场的不断竞争,电池越来越大,纯电续航也越来越长,用纯电模式行驶的场景会越来越多。而厂商们该重视的,还是提升插混和增程车型的充电速度,而不是单纯追求降低油耗。
可能不少朋友还没完全搞清楚比亚迪等车企的算盘,实际上像兆瓦闪充这种技术,目前短时间内还别想用到10万级别的插混车里。原因也挺简单,结构、技术和成本这三大方面的限制,导致在10到20万的插混车型上,油耗亏损的问题依然挺关键的。
我们一直觉得,比亚迪一直在搞一件挺“贴近当下”的事情,那就是靠油电配合,让插混和纯电车的界限变得模糊点儿,尤其是在使用成本方面。举个例子,2.6L的亏电油耗,每百公里只用了2.6升油,按照现在92号汽油7元一升的价格算,每公里油费大概是0.18元,差不多跟不少纯电动车的平均每公里花费持平。像我用的理想L8,在电费平均每度电0.8元的情况下,纯电行驶的每公里成本也差不多这个水平。
比亚迪把插混车在亏电情况下每公里的用油成本压到和纯电车一样,这其实就是想减少大家对用油的担心。毕竟,有些插混和增程车型的油耗挺高的,跟纯电相比会出现差距,所以很多人习惯用电、少用油。这样一来,油电混合车既没有续航焦虑的优势,还会让纯电续航压力变大。比亚迪的插混车在亏电状态下油耗能降到3L以下,让大家开着油车跑得像开纯电那样没负担,还能跑得更远。
不少小伙伴 probably都知道,比亚迪的技术研发套路基本上就是“量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也就是说,现在用了快两年的DM 5.0技术,估计很快就要换代了。而DM6.0可能已经研发完毕,基本具备量产条件了,最快明年就能换上新款!很明显的一点是,DM6.0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大概率会比现在更低。那么,到那时,插混车在用电和用油上,花的钱基本没差了。作为车主,开着插混车,出门就算用纯电,也能跑个一千多公里,完全没压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