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你哼着二手玫瑰,感觉生活又支棱起来了。突然,前面一辆电动爹,屁股上亮起一抹幽幽的、仿佛来自冥界的蓝色小灯。你心里咯噔一下,方向盘都差点没把稳。这是啥?赛博朋克进现实了?还是车主刚看完《阿凡达》,正在跟他的车进行灵魂链接?别慌,也别凑上去看热闹,那抹蓝色不是装饰,那是一张贴在移动骨灰盒上的“生死符”,上面用代码写着:本人正开小差,后果自负。
这玩意儿,官方说法叫“智能驾驶状态指示灯”,听着就特正经,特有科技感。但讲真,你得用我们中年人听得懂的话来翻译。这蓝灯一亮,意思就是:驾驶位上那个人,灵魂已经出窍,肉身正在摸鱼,车子现在由一个刚考完科目一、还在实习期的AI代驾。车企们把这玩意儿搞出来,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到科技的光,但他们没告诉你,有时候光太刺眼,会闪瞎你的眼。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型社会实验,车企不装了,摊牌了,它们把所有车主都变成了小白鼠,把马路变成了实验室,而那个蓝灯,就是实验员挂出来的“内有猛兽,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你以为它在跟你说“我很先进”?错了,它是在用一种极其嚣张的方式告诉你:“我的精神状态不是很稳定,随时可能发癫,你要是敢惹我,我就敢带着我的冤种车主一起渡劫飞升。”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宣言。在当下这个车圈的黑暗森林里,活下去不是靠你技术多牛逼,而是靠谁比谁更颠。那个小蓝灯,就是一种“颠”的具象化,它把一种不确定性,一种薛定谔的驾驶状态,明晃晃地摆在了你面前。它在赌,赌你不敢撞,赌系统不出错,赌后面的车都买了全险。
小蓝灯一亮,风险就不是暗流涌动了,那是直接在你面前表演大坝决堤。首先,那个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本质上就是个缝合怪。它的世界观,是由无数代码、传感器和摄像头构建的,但它没有人类的直觉,更没有中国马路特有的那种江湖智慧。你觉得它能识别行人?是,它能。但它能识别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手里还拿着把韭菜的大爷吗?它能理解一个骑着“老头乐”、走位如同鬼魅、转向基本靠缘分的大妈吗?
我跟你讲,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根本不在硅谷的实验室,就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那里,才是真正的修罗场,是所有AI的“天劫”之地。一辆亮着蓝灯的所谓高科技座驾,在“老头乐”面前,就是个战五渣。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标准,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AI的算力再强,也算不出人性的复杂和路况的魔幻。所以那个蓝灯亮着,就意味着这辆车正依赖它那套脆弱的、书生气的“天机”系统,在最混乱的、最不讲理的现实世界里裸奔。它就像一个刚出新手村的玩家,直接被传送到了最终BOSS的面前,就问你怕不怕?
更要命的是,这蓝灯还会传染一种叫“懒”的病毒。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特斯拉的人,深有体会。当你把驾驶权交给机器,你的警惕性会断崖式下跌。刚开始你还正襟危坐,手扶方向盘,眼观六路。十分钟后,你开始抠手机。半小时后,你甚至想在车里吃顿火锅。这时候,你和那个AI,属于是卧龙凤雏,双向奔赴,一个敢给,一个敢要。一旦系统突然罢工,说一句“坏了菜了,爷不干了”,你猜猜你那被手机和短视频麻痹的反应神经,需要几秒才能接管车辆?黄花菜都凉透了。
所以,路上看见那个泛着鬼火的蓝灯,你该怎么办?第一步,深呼吸,默念三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稳住心态。别骂,也别好奇。然后,默默地,像个受了气的小媳-…不,像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一样,拉开距离。多远?我的建议是,拉开到你能完整看完一集新闻联播的距离。这距离,不是为了让你反应,是为了让它的“爆炸半径”覆盖不到你。离它远点!听见没!会变得不幸!
其次,你要把它当成一个正在渡劫的修仙者来观察。看它的走位是不是飘忽,速度是不是忽快忽慢。如果它开始在车道里画龙,或者无缘无故来一脚刹车,那恭喜你,你可能正在见证一位道友“走火入魔”的现场。这时候,千万别想着超车,你不是去超车,你那是去“应劫”的。最好的办法,是打个双闪,把速度降下来,让后面的车也知道,前面有个“雷电法王”在施法。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他加的料就从来没准过,但就是好吃。这可能就是玄学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特别贴切?车企赋予了机器“灵魂”,却没给它配说明书,也没教它怎么做“人”。它们把一堆堆由“触手”和摄像头组成的钢铁怪物放到路上,用一盏蓝色的灯作为唯一的沟通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道诡异仙”的事情。它们把车变成了压缩毛巾,看似一小片,扔到社会的水里,立刻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安全问题。
所以,当你做完这一切,减速、观察、拉开距离,你以为你就安全了吗?不,你只是把自己的生死,从完全交给对方的AI,变成了百分之五十交给对方的AI,百分之五十交给了自己的运气。本质上,都是赌博。那个小蓝灯,是科技进步的勋章,更是悬在我们每个交通参与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不是在说“看我多牛逼”,它是在说“离我远点,否则我们一起上社会新闻头条”。同意我的,说明你是个正常人。不同意的,祝你路上遇到的每辆车,都亮着那迷人的小蓝灯。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