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中热传。上海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过程中自燃。
后车的行驶记录仪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我数了一下,从冒出火星,到熊熊大火,只有短短10秒。
这都意味着,新能源车,需要更强的脱困性。但现实是,隐藏式门把手、电子门把手、隐藏式应急机械开关、夹胶玻璃等特点,共同降低了新能源车的脱困性。这是一个大问题。
更低的脱困性,这是缺陷吗?这个缺陷应该召回吗?这些问题都需要公共讨论。不过,这个问题我稍晚一些在写文分析,现在想说的是此次自燃之后的舆论。
首先是理想撒谎。
理想的事后出了一个声明,其中有“车门顺利打开”的表述。这显然是在撒谎。
随后,起火事件的车主委托律师发声明硬刚车企,投入战斗,明确指出,“后排电动车门无法立即开启”,坐在后排的人,是从副驾驶车门逃生的。明确驳斥理想“车门顺利打开” 的表述。这一点不难正视,有视频、有路人、有随后赶到的消防。
虽然车门打不开,是现在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同样出现了车门打不开的事,任何车企都会头大,想掩饰。但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层理性。
小孩子是单层理性,不想承认的事,就撒谎,从不想撒谎的后续。但一家车企,不能单层理性。起码要想两层。要想,我撒了这个谎,会引发什么后果。显然,说车门可以顺利打开,不利于车主,车主肯定是不会承认的,肯定要驳斥的。比如社交媒体上发声,总有媒体去采访。律师函比较正式,照片放上来,一目了然,传播效果就非常好。这里一个有趣的悖论就是,越是高端的车,车主越不好对付。
声明撒谎之后,是小道消息。
网上开始流传“电池包是磕碰过的”、“改动过小电瓶导致的起火”、“事故当天已经出现故障,下了拖车单但是车主没有去修”。这实质上就是说车主是一个对自身安全不负责的人,是车主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了自然起火。
小道消息,是微信聊天记录的形式,看起来是理想的工作人员。
如果是撒谎、造谣——毕竟,有“车门顺利打开”的先例在,所以不妨这么猜测。那么,这么去造谣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客户,的确让人大跌眼镜。希望车主追究到底。
如何不是造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车主是不对称的,关于事故原因,应该保持沉默。泄露出来是不合适的。泄露出来了,车企应该向车主道歉。不管事实如何,道歉是因为泄露,而不是具体的事故原因。
不妨再猜测一下,如果是主动出击,抢占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么做,直白的说,单次事件是有效的。毕竟,事故原因查出来的时候,热度过了,也没人关心了。但还是前面那个原因,当遭遇车主的高效反击的时候,就会有反面效果。更重要的是,让人寒心。
这些小道消息,传播得非常快。23日晚发生的自燃,24日下午车主就开始驳斥了。什么人在传播,大概是粉丝。品牌有粉丝很正常,良性互动本身就是消费者和企业相互促进的途径。粉丝为了自己品牌说话,容不得别人说不好。这样的某种程度上的“饭圈化”也可以理解。就拿摄影来说,索尼党、佳能党、尼康党,在摄影论坛中,总是吵来吵去,说自家的好。这种心态其实背后的原因很多,有空可以分析一下。但记住,是你买车,不是你卖身。
最后感叹一下,当某些品牌的新能源车车主真难,出了事,死里逃生,得不到祝福,反而需要即刻投入战斗。太难了。无论如何,车企、行业、社会,都不能忘记一个初心:发展新能源车是为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是用人民去成就新能源车行业的繁荣。
刘 远 举
央视网、第一财经、光明日报、腾讯大家、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FT中文网、澎湃等特约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关注时政、财经、科技话题,以深度、专业、理性的态度,去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论一等奖
第28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腾讯大家年度作家奖
新浪最有价值专栏作家奖
红辣椒评论年度佳作奖
中国科技自媒体50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