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从70多万跌至60多万,月均销量接近3000台,奔驰GLE确实挺受欢迎
2025年10月,豪华SUV市场又炸了!奔驰GLE狂降十万还能热卖,这是在下什么棋?
最近刷汽车资讯,发现一个"反常识"的现象——2025年10月中旬,奔驰GLE的终端行情数据显示:这款官方指导价70多万起的豪华SUV,落地价居然已经跌到60多万区间!
更离谱的是,根据最新进口车销量数据,2025年1-5月奔驰GLE累计销售14739辆,月均接近3000台,在进口豪华SUV市场稳居第二名。
要知道,在"豪车降价=品牌力受损"的传统认知里,这波操作按理说应该把消费者吓跑才对——"降这么多,是不是卖不动了?""会不会质量有问题?"但现实却是:越降越卖得欢!
评论区分成两派:"早买早享受党"在骂街,"等等党"在狂欢。
那问题来了:奔驰GLE这波"自降身价"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降价十万还能保持热销,背后藏着什么门道?今天咱就来扒一扒。
第一部分:奔驰GLE终端优惠——从70万跌到60万?奔驰GLE这次到底降了多少真金白银?
先把这笔账给大家算得明明白白。2025年10月份的最新市场行情摆在这儿,奔驰GLE 350 4MATIC动感型这款车,官方指导价标着69.98万,结果到了4S店实际落地价杀到62万上下,这一下子就是7到8万的优惠砸下来。
中配的GLE 350 4MATIC时尚型,指导价74.88万的车,终端价格只要65万出头,综合优惠接近10万块!就连那些买高配的土豪也没被落下,GLE 450 4MATIC豪华型指导价87.78万,现在也能便宜8万左右拿下。
当时好多人看到这数字都傻眼了,有人在论坛发帖:"这还是那个端着架子的奔驰吗?怎么就怂成这样?"
可你再看看2025年前5个月的销量数据,这才是真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根据进口车型销量榜单,1-5月奔驰GLE累计销售14739辆,月均接近3000台,在豪华中大型SUV进口车市场仅次于雷克萨斯ES,稳居第二名。
这就奇怪了不是?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豪车降价应该会让已经买车的老车主气得跳脚,想买车的新客户反而会心里犯嘀咕"是不是有啥问题才降这么多",结果奔驰GLE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越降价反而越好卖?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藏在三个节点上。第一个节点是抓住了"金九银十"这个传统购车旺季的窗口期。
2025年的9月到10月本来就是每年车市最火的时候,老百姓手里攒了一年的钱,国庆长假出去玩一圈回来,购车欲望蹭蹭往上涨。奔驰聪明就聪明在年初就开始释放降价信号,各地经销商开始大幅度让利,到了9月10月正好形成"降价潮+购车季"的双重叠加效应,这销量想不爆都难。
第二个节点是地硬刚宝马X5的"错位竞争"打法。你看宝马X5虽然已经国产,但国产版售价也在61.5到80万区间。
奔驰GLE虽然是进口车,但把价格打到62万起步,这等于用"准60万级"的价格去抢宝马X5那些"70万级"客户的钱包。原本预算70万想买辆X5撑撑门面的人,看到进口的奔驰GLE便宜了整整10万,心里那杆秤马上就开始摇摆了——同样是豪华SUV,同样有面子,为啥不选便宜10万的奔驰?
第三个节点才是最核心的,就是清库存迎接新款的"以价换量"策略。业内流传的消息说,奔驰GLE将在2025年开始国产化进程,国产版本会提供加长轴距、六座七座选项以及中国专属配置。
现款进口车趁着国产前的这段空档期狠狠降价,一方面能快速把进口库存车清出去,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又不会影响国产版的定价体系。等国产版出来再卖75万以上,消费者反而会觉得"这价格合理啊,毕竟空间加大、配置升级了"。
说穿了,奔驰这次玩的根本不是什么"降价崩盘"的套路,而是用"短期牺牲点利润"换来"市场份额扩大+库存周转加快"的组合拳,属于典型的商战里"以退为进"的高明打法。
---
第二部分:奔驰GLE机械素质——奔驰GLE凭啥值60多万?这车到底有啥真功夫?
可能有人心里要犯嘀咕了:就算降到60多万,奔驰GLE凭什么跟那些国产40万级新能源SUV抢客户?
你看理想L8、问界M7这些车,智能化配置吊打传统豪车,空间也大得能装下全家老小,价格还便宜20万,奔驰GLE拿什么跟人家竞争?这就得扒一扒奔驰GLE手里攥着的几张"硬通货"了。
先说机械素质这块老本行,这是传统豪华品牌压箱底的看家本领。奔驰GLE全系标配的是纵置后驱平台搭配全时四驱系统,这套底子跟国产那些横置前驱平台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越野脱困能力、高速行驶稳定性、底盘的高级质感,这些方面能把一众新势力品牌甩出好几条街。GLE上搭载的4MATIC四驱系统能实现前后轴0到100的动力自由分配,配合上空气悬架的自适应调节功能,离地间隙能升降60毫米,遇到轻度越野路况、雪地脱困这些场景完全不带虚的。
反观国产新能源SUV那些四驱系统,多数都是靠"电子限滑+前后双电机"凑出来的,应付城市里的铺装路面没啥问题,可一旦遇到烂路越野,马脚立马就露出来了。
再看动力储备这一块。拿GLE 450这个型号举例,搭载的是2.5T直列六缸发动机配48V轻混系统,最大马力能爆发出367匹,峰值扭矩500牛·米,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需要5.7秒。
虽然账面数据看起来不如那些新能源SUV动不动就吹的"3秒俱乐部",但胜在动力输出线性平顺,高速再加速储备充足。跑高速超车、爬坡拖挂这些场景都游刃有余,不像纯电车那样跑高速续航骤降、冬天打对折。
品牌溢价这张"面子牌"是奔驰的杀手锏。咱实话实说,60万买台奔驰GLE,停在写字楼地下车库、带着客户出去谈生意,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老板有实力、靠谱"。
可你要是开台理想L8、问界M7去谈生意,客户心里可能会嘀咕"这老板挺潮、挺会追新东西,但不知道到底赚没赚到钱"。在商务应酬的场景里,BBA这三个字母的品牌认知度依然碾压所有新势力品牌,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或者传统行业的客户眼里,"奔驰=成功人士的标配"这个等式根深蒂固,这是40万新能源SUV短期内怎么学也学不来的东西。
保值率这道"经济账"值得好好算算。根据2024到2025年二手车市场的真实交易数据,奔驰GLE的三年保值率能维持在60左右,也就是说60万买进去,三年后转手还能卖36万上下。
再看新能源SUV那边,三年保值率普遍低于50,比如理想ONE的三年保值率只有45左右。你再算上油费的差价,GLE百公里油耗大概10升、每公里8毛钱,新能源车每公里2到3毛钱,假如年均行驶2万公里、用车五年,GLE的总体使用成本其实跟新能源SUV相差不了太多,可卖二手车的时候能多回血10万往上。
当然了,奔驰GLE也不是十全十美没短板。车机系统还是传统的MBUX那一套,操作逻辑跟新势力那些流畅的车机比起来确实有代沟;辅助驾驶功能只到L2级别,高速领航、城市NOA这些花活一个都没有;后排娱乐配置也比较弱,缺少大屏幕、冰箱、按摩座椅这些现在流行的"奶爸三件套"。
可对于那些看重机械品质、品牌调性和长期保值的客户来说,这些短板都算不上致命伤。毕竟买豪华品牌的人,看中的从来就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而是开出去有面子、用起来靠谱、卖出去保值这些实打实的硬通货。
---
第三部分:奔驰GLE降价策略——降价热销背后,豪华车市场到底在经历什么变局?
奔驰GLE这波"降价不降温"的神操作,其实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变化——传统豪华品牌正在被国产新能源汽车"逼着"进行痛苦转型。
从大环境来看,2025年的国内豪华车市场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BBA躺着都能赚钱"的黄金时代了。一边是理想、问界、蔚来这些新势力品牌用"40万就能买到豪华体验"的策略疯狂抢客户,理想L系列每个月稳定3万台以上的销量,蚕食掉BBA在中大型SUV市场的大块份额;另一边是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买豪车主要看品牌和面子,现在看重"智能化程度+性价比"这些实打实的东西。
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宁愿买40万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国产车,也不愿意多花20万去买那些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古董级别"的BBA。
奔驰的焦虑其实很好理解。如果继续端着"百年豪华品牌"的架子死守价格不松口,市场份额就会被新势力品牌一口一口蚕食掉,最后变成"温水煮青蛙";可如果大幅度降价促销,又会严重伤害品牌调性和老车主的信心,搞不好会引发品牌形象崩塌。
左右为难怎么办?
奔驰选择了一条"分层应对"的策略路线。
第一层是用"进口老款降价走量"来稳住基本盘。比如现款进口GLE降到62万出头,先把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要豪华品牌撑门面"的客户兜住,保证销量数据和市场曝光度不至于掉队太远。
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先守住阵地不丢,哪怕暂时吃点亏也要稳住局面。
第二层是押注"国产版高端化拉价值"的长期策略。据内部消息透露,奔驰GLE即将实现国产化,国产版本将提供加长轴距、六座七座选项,以及中国专属的舒适和科技配置。
到时候再以"空间升级+本土化优势"为由把价格拉回75万往上,既迎合了中国市场对大空间的需求,又维护住了品牌应有的溢价空间。这招玩得好,就能实现"短期让利换空间、长期升级抢回来"的完美转身。
第三层是依靠"服务网络和品牌生态"构建护城河。奔驰在全国有600多家授权经销商,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率远远超过任何一家新势力品牌;同时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延保服务"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的品牌粘性。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的软实力,才是新势力品牌短期内怎么砸钱也学不来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底,奔驰GLE这次降价热销不是"认输投降"的信号,而是在给自己争取宝贵的转型时间——用短期牺牲掉的一部分利润换来战略缓冲空间,等国产版推出、配置跟上主流水平之后,再定义"豪华车到底该卖多少钱"这个游戏规则。
这招能不能成功,就看国产版GLE的产品力够不够打、能不能真正打动那些在传统豪华和新能源之间摇摆不定的消费者了。整个豪华车市场都在盯着这场转型大戏,奔驰能不能守住老大哥的位置,就看接下来这一两年了。
---
第四部分:奔驰GLE购车建议——网友都在争啥?这些灵魂拷问你也想问吗?
奔驰GLE降价热销的消息一传开,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拍大腿喊真香,有人捶胸顿足说早买亏大了,还有人在那儿冷眼旁观等着看好戏。
咱挑几个最典型、讨论最激烈的问题来聊聊。
第一个问题,早买的车主是不是血亏?
奔驰会不会给点补偿?这个问题底下的回复能排出好几百楼,确实有不少去年底今年初提车的老车主在骂街,说"刚提车半年就降价10万,奔驰这是把我们当冤大头耍"。
但实话实说,厂家基本上不太可能给补偿,这是汽车行业的惯例,降价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又不是质量问题召回。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早买的车主多享受了大半年的使用时间,而且当时购车可能赶上了低利率贷款、置换补贴等优惠,把这些因素综合算进去,未必就亏得那么多。
真正最倒霉的是那种"刚提车还没开出4S店就听说降价"的人,这种情况确实憋屈,可以找经销商好好谈谈,要点精品补偿比如全车贴膜、脚垫、行车记录仪之类的,多少能挽回点心理损失。
第二个问题,60多万买奔驰GLE,还不如加点钱上宝马X5,或者干脆买国产新能源SUV?
这个问题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如果你主要是商务用途,经常需要带客户出去谈生意、重视品牌调性和面子工程,而且打算长期持有这台车开个五年以上、看重保值率,还喜欢燃油车那种畅快淋漓的驾驶质感、不想操心充电桩和续航焦虑这些破事,那GLE在这个价位段确实挺香的。
可如果你主要是家用场景,带着老婆孩子出行比较多、重视后排的舒适性和空间表现,追求智能化体验比如车机要流畅、辅助驾驶要好用,而且年行驶里程比较高很在意用车成本,那理想L8、问界M7这些国产新能源SUV可能对你的胃口。至于宝马X5,产品力跟GLE基本上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就看你个人喜欢奔驰那种优雅从容的气质,还是宝马那种运动激进的风格了。
第三个问题,奔驰GLE油耗高、保养贵,后期养车会不会压力山大?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的。GLE 350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大概在9到10升之间,市区拥堵路段能飙到12升,高速巡航能降到7到8升,按现在95号汽油8块钱一升的价格算,每公里大概要花7到8毛钱。
小保养就是换个机油机滤大概2000块,大保养包括空滤、空调滤芯、火花塞这些加起来得5000到8000块,平均每年保养成本在5000到10000块之间,看你的行驶里程。确实比国产新能源车贵不少,但在同级别豪华燃油SUV里属于中等水平,宝马X5、奥迪Q7都差不多这个数。
如果你年收入在50万以上,或者公司能报销用车费用,这点养车钱真不算啥;可如果预算比较紧张,还是老老实实考虑新能源车省心省钱。
第四个问题,现在买进口版会不会成接盘侠?
万一国产版出来价格便宜怎么办?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奔驰GLE确实计划在2025年开始国产,国产版会提供加长轴距和配置选项。如果你不着急用车、能再等个半年到一年,可以等国产版上市后再做决定,到时候既能享受大的空间,价格可能也会有竞争力。
但如果你近期就急着用车,现在62万左右的进口版价格已经算比较合理了——进口车的品质感和做工精细度还是有优势的,而且提车之后就能马上享受用车的便利,不用再苦苦等待。至于保值率的问题,进口版和国产版各有优劣,进口版可能保值一些,国产版则胜在配置丰富,真算不上谁吃亏。
---
结语:奔驰GLE市场表现——奔驰GLE这波操作,给豪华车市场"上了一课"!
从2025年奔驰GLE"降价热销"这一仗就能看出来,传统豪华品牌早就不能再端着架子装高冷了。人家现在玩的是"以退为进+狙击"的高级打法——用进口老款降价来稳住销量数据和市场份额,同时倒逼自己在国产化和本土化配置上加速推进。
这哪里是简单的"甩卖清库存"?
分明是给整个行业立了个标杆:豪华品牌想在这个时代继续活下去,就得学会"该硬的时候硬起来、该软的时候软下去"——品牌调性和核心价值不能丢,但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必须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最后来个灵魂拷问:如果你手里有60到70万的预算准备买台SUV,你会选择"降价版"的进口奔驰GLE,还是加点钱等国产加长版,或者干脆转投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品牌的怀抱?
每个人的用车需求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答案肯定也不一样。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想法,看看大家到底是怎么选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