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前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出来了,我扫了一眼,差点把手里的枸杞保温杯捏爆。
比亚迪,1到9月份,卖了326万辆。
你先别急着喊666,我们先琢磨一下这个数字的性质。这不叫销量,这叫战报。一份由王传福老师亲自签发的,针对整个汽车旧世界的“闪电战”总攻令。这份战报的核心思想翻译过来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饭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现在干的事儿,就是把桌子掀了,凳子踹了,最后还要把吊灯打下来当伴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然后你再看排在后面的上汽和一汽,一个319万,一个238万。数据挺好看,对吧?但这个好看,就像加了十层美颜滤镜的网红,你把滤镜一关,发现全是“水分”。什么上汽大众、一-汽奥迪,这些都是他们最后的金钟罩铁布衫。我作为一个经历过燃油车时代辉煌的中年人,对这些品牌是有感情的,但感情不能当饭吃。在新能源这个全新的修仙副本里,你燃油车时代的百年修为,顶不住人家直接开挂。人家不跟你拼内力,不跟你讲武德,上来就是一个元婴期大圆满的自爆卡车冲脸,就问你怕不怕?你那一身肌肉,在高达面前,真的有用吗?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所谓的“目标达成率”。
说吉利完成了72%,排第一。哇,好厉害,掌声在哪里?每次看到这种KPI游戏,我就想笑。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画个靶子,然后闭着眼睛开一枪,最后宣布自己射中了靶子所在的那个房间吗?典中典了属于是。我今天给自己定个目标,活着,你看,我100%达成了,我是不是也该上个榜?这种行为艺术,是表演给资本看的,核心是四个字:情绪稳定。
但坏了菜了,朋友们,现在的车圈,最不需要的就是情绪稳定。
需要的是发疯。
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整个市场已经不是存量游戏了,而是黑暗森林,是大型吃鸡现场。最好的防御不是做什么技术迭代、用户口碑,那些都是花里胡哨。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一起去废墟里捡面包渣。你看比亚迪,它悟了,它开窍了。它用价格和配置告诉所有人,什么叫不务正业,什么叫降维打击。
写到这我得说一句,我把这些车企拟人化成这样,他们公关看到了估计想顺着网线过来打我。但没办法,这个世界本来就比我的比喻更魔幻。
你看长城、广汽这些,销量在百万级别挣扎,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时代变了。这就好比你在武侠世界里苦练了三十年铁砂掌,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加特林。你掌法再精妙,能快过子弹吗?你内力再深厚,能挡住RPG吗?你跟人家讲江湖道义,人家跟你讲火力覆盖。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决定未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实验室里的先进技术。我早就说过,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不在华为的ADS,而在于中国马路上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那才是最极致的混沌场景,是所有AI的终极试炼场。只要老头乐的大爷躺得够快,你那套价值十几万的激光雷达和算法,就得乖乖认栽。技术最终要回归到人,回归到最不讲理的现实。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这些品牌自带玄学光环,是信仰,是宗教。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你跟一个特斯拉粉丝说它内饰简陋,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科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一辆车,而是维护自己信仰的合法性。你不能跟信徒讲科学,这是基本常识。
所以,第四季度会怎么样?谁能完成目标?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看着这些车企打来打去,我突然有点饿了,感觉他们争的不是市场,是最后一个鸡腿。
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个武器库里什么配置都拉满的车企,也不是那个年终目标完成得最漂亮的车企。在这场大型“道诡异仙”cosplay现场,谁能疯到最后,谁的精神状态最稳定,谁就能活下来。最后的胜利者,可能不是车卖得最好的那个,而是心态最好的那个。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也很有冠军相。毕竟,能直面风暴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