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扭亏为盈,赴港介绍上市,销量大涨是关键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前两年还在烧钱亏损榜上赫赫有名的汽车新势力,怎么就能突然之间,像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摇身一变,不仅扭亏为盈,还火急火燎地要去敲响港交所的钟声?

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幻,甚至带着一股子“资本故事”的味道?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十一假期的余味里,岚图汽车,这个背靠东风集团的“创二代”,就这么冷不丁地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岚图汽车扭亏为盈,赴港介绍上市,销量大涨是关键-有驾

10月2日,一纸公告,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你敢信吗,从东风集团放出风声说要让岚图单飞,到这白纸黑字的申请书摆上台面,前后也就一个多月。

这速度,简直比他们家电动车的百公里加速还快。

资本市场立马就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东风集团股份的股价应声上涨,那叫一个红光满面。

可问题来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岚图究竟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能让财务报表上的数字,从刺眼的红色亏损,变成了喜庆的黑色盈利?

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咱们今天就来当一回福尔摩斯,扒一扒这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袭背后,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线索和秘密。

要解开这个谜团,咱们得先把时间线往回倒一倒,看看岚图这两年走过的路。

很多人对岚图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东风的亲儿子”、“含着金钥匙出生”、“不差钱”的层面。

没错,有个“大东风”这样的爹,确实是岚图最大的底气来源。

在新能源车这个堪称“烧钱无底洞”的赛道里,多少新势力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下,前途、拜腾、威马……这些名字仿佛还在昨天,今天却已是过眼云烟。

岚图能活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滋润,东风这个“超级奶爸”功不可没。

他提供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的输血,更重要的是一整套成熟的工业体系、供应链资源和技术沉淀。

说白了,当别的初创公司还在为某个零部件的供应焦头烂额时,岚图可以直接从“爹”的仓库里拿。

当别人还在为建厂、铺设生产线发愁时,岚图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就是所谓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但这只是故事的A面,是岚图能够承受巨额亏损而不倒的“生存密码”。

真正让它实现逆袭的,是故事的B面——它自己在这片血海里杀出了一条路。

咱们来看看这组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

2022年,岚图年销量还不到2万辆,净亏损高达15.38亿元。

当时市场上对它的评价,说得客气点是“高开低走”,说得难听点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可你再看,到了2023年,销量猛增到5.03万辆,亏损收窄到了14.96亿元,虽然还在亏,但势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而到了2024年,仅仅前8个月的数据,销量就达到了8.01万辆,亏损更是奇迹般地缩减到了0.9亿元。

最炸裂的是,财报里清清楚楚地写着,2024年前7个月,岚图汽车录得净利润4.34亿元。

岚图汽车扭亏为盈,赴港介绍上市,销量大涨是关键-有驾

看清楚了,是净利润!

从一年亏掉15个亿,到7个月赚回4个多亿,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案就藏在另外几个关键数字里:毛利率。

2022年,岚图的毛利率只有可怜的8.3%。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每卖一辆车,去掉基本的制造成本,几乎就不剩什么钱了,更别提覆盖研发、营销、管理等一大堆费用了。

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21%,甚至在前7个月达到了21.3%。

这个毛利率水平,已经可以和行业里的头部玩家掰掰手腕了。

毛利率的提升,背后是规模效应的显现。

当你的年销量从2万辆级别跃升到接近10万辆级别时,你跟供应链谈价格的底气就完全不同了。

单个零件的采购成本下来了,生产线的分摊成本也下来了,整车的成本控制自然就上去了。

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典型案例。

当然,光会省钱还不行,你得有能卖得出去的东西。

这就不得不提岚图的产品布局了,堪称“快准狠”。

“三年三品类,四年四款车型”。

这个节奏在求稳的传统车企里,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先是推出了SUV岚图FREE,主打一个科技和性能,算是敲门砖,在市场上探了探路。

紧接着,一招险棋,推出了高端MPV岚图梦想家。

要知道,MPV市场一直被别克GL8这样的老炮儿牢牢把控,新能源MPV更是个新物种。

很多人都觉得岚图这步棋走得太冒险。

可谁能想到,梦想家精准地切中了高端商务和家庭出行的双重需求,愣是在这个小众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成了岚图的现金牛。

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推出了轿车岚图追光,完成了SUV、MPV、轿车三大主流品类的全覆盖。

这种产品矩阵的打法,虽然在初期会分散资源,但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却能有效地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

你总有一款能打动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而且,他们把价格带牢牢锁定在20万到50万这个区间。

这个区间,向上可以够到BBA的门槛,向下可以和一众新势力贴身肉搏,是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升级的主战场。

可以说,岚图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

销量上去了,成本下来了,产品矩阵也完善了,财务数据自然就好看了。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前几年一直在扎马步、练内功,虽然看起来笨拙,甚至被人嘲笑,但根基打得异常牢固。

一旦内功练成,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岚图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递表港交所,而且还是“介绍上市”,这步棋就显得格外高明了。

什么是“介绍上市”?

简单说,就是只上市,不发行新股,不从市场上圈钱。

这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那些现金流非常健康、不差钱的公司。

岚图这波操作,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爷不差钱,就是来给各位亮个相,让大家看看我的肌肉。

”这既是一种自信的展示,也是一种聪明的策略。

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强行IPO融资可能会导致估值不理想。

而通过介绍上市,可以先获得一个上市公司的身份,规范公司治理,提升品牌形象,等未来时机成熟了,再进行增发融资,那时的议价能力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像是谈恋爱,不是一上来就猴急地要结婚,而是先处个朋友,让大家互相了解,展示自己的优点,等感情到位了,一切就水到渠成。

所以,谜底揭晓的时刻到了。

岚图汽车的惊天逆袭,根本不是什么一夜暴富的魔幻故事,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厚积薄发的阳谋。

这背后,是“国家队”的雄厚实力与市场化运作的灵活身段的完美结合。

它既有传统车企的稳健和资源,又有新势力的冲劲和效率。

它用持续的亏损换来了宝贵的时间和市场空间,通过精准的产品卡位和规模化效应,硬生生把成本打了下去,把利润挤了出来。

这场逆袭,是战略耐心的胜利,也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

它告诉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这场马拉松里,起跑快不一定能赢,能持续奔跑、懂得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和节奏的选手,才能笑到最后。

当然,成功递表港交所,仅仅是拿到了下一场更残酷比赛的入场券,绝对不是终点。

摆在岚图面前的,是一个年销20万辆的宏大目标。

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个新势力来说,都是一座需要奋力攀登的高山。

要知道,市场不会因为你刚刚盈利就对你温柔以待。

竞争对手们,无论是“蔚小理”这样的前辈,还是小米、华为这样的跨界巨鳄,没有一个是善茬。

未来的路,只会更加“卷”,更加考验一家企业的综合实力。

上市之后,岚图将从一个在“父亲”羽翼下成长的孩子,彻底变成一个要独自面对资本市场风风雨雨的成年人。

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它的每一份财报,都将牵动无数投资者的心。

压力,前所未有。

但机遇,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

岚图的故事,给所有还在泥潭中挣扎的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它证明了,即便是在最内卷的赛道里,只要战略清晰,执行到位,背靠强大的支持体系,就有可能实现绝地反击。

岚图汽车扭亏为盈,赴港介绍上市,销量大涨是关键-有驾

那么,你觉得岚图这波操作稳吗?

它立下的20万辆年销目标,究竟是触手可及的果实,还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